清朝奇案:男子调戏女子反被杀,女子被判斩首,后来怎样了?_嘉庆_刑部_大理寺

喜欢调戏女子的人,在民间通常被称为“登徒子”。自宋、明以后,民间对女子的名节看得更加重要,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影响下,很多女子遭遇调戏非礼,也不敢说出口,反倒纵容了这些登徒子。不过,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的一桩奇案,却有些例外。

那时发生在川蜀一带的事情。川蜀本来远离京城,但人命大事,京城自然了如指掌。话说当地有个叫周得佶的闲汉,自小没读过几本圣贤书,只靠着给人打零工过日子。某天,周得佶经人介绍,去了财主家里打零工帮佣,财主姓李名成荣,家里有几房妻妾,正妻姓何。

何氏是当家人,平时也会安排这些雇工的生活日常,因此周得佶能够一窥女主人美貌。周得佶第一次见到何氏,便有些心痒难耐,苦于李财主常常在家,何氏身边又有丫环小厮伺候,一直没找到机会。过了几个月,周得佶终于寻着了间隙,趁何氏身边无人,先用言语挑逗。

但何氏却痛骂了他一顿,周得佶恼羞成怒,上前想抓住何氏,却被何氏挣脱。等李成荣回家后,何氏委婉建议将周得佶赶走,李成荣不知道真相,因为周得佶还预支了一笔工钱,便说等他做够了工,再辞掉。谁知周得佶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竟然趁夜来找何氏,想逼她就范。

周得佶又羞又气,当众说自己见官后,必定要叫何氏难堪。何氏听了这话,怒火攻心,再加上先前几次被此人调戏,一时情急,又抽出那把草刀刺向周得佶,令他当场去世。出了人命大事,官府立刻就知道了,当时的四川总督是蒋攸铦,他面对下属交上来的案宗犯了难。

展开全文

而刑部对蒋攸铦的判决持肯定意见。所有人都以为何氏必死,但大理寺少卿杨怿曾却改变了局面——他向嘉庆皇帝奏本,提出“明刑所以弼教,妇女首重名节”,何氏杀周得佶,是周得佶犯错在先,事出有因,不应该让何氏受到如此重判,应当思考更好的处理方式。

嘉庆皇帝看了刑部的意见奏本,认为刑部处理不当,大怒痛斥刑部尚书等人,又赞杨怿曾补充了刑部的不足之处。经过嘉庆皇帝和大理寺的重审后,何氏被从牢中释放,跟着丈夫回了家,这桩奇案从此在民间流传开来,后来清朝大臣断案时,常常以何氏之案为例进行处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