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源古镇,没有丽江古城的喧嚣,文艺风范浓郁,适合你来发呆打望_古镇_大邑_游客

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在成都待了多年,没承想第一次随旅行团出游是去的斜源古镇和药师岩。

网上报的名,工作人员确认信息后告诉我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候车。

9月25日一大早我(老伴身体不舒服没同行)就从成渝立交万科魅力之城赶往海椒市。达到指定上车地点,车还没有来,不敢走远,呆呆的在电线杆下立着。

7:45,旅行社的大巴到达,30多人的载客量实际只卖出20多个座位,车上空位不少。

打量了一下车上的游客,全是大爷大妈,一个个精神抖擞,多数人与导游小刘十分的熟悉,一直在打招呼。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旅行团,没敢吱声,成了热闹喧嚣中的看客。

7:50的车,因等候迟到的游客,8点钟才出发,结果迟到的游客还是没能赶上这趟旅行。

先在城区里穿梭,后走了一段高速,在大邑下高速后往西岭雪山方向行进。

走了近2个小时到达斜源古镇。

斜源古镇位于大邑城西北,距成都100公里,离大邑县城23公里,是西岭雪山“进山第一镇”。

展开全文

导游告诉我们:中午饭自己解决(古镇里有很多的特色馆子),12:40集中去下一个旅游景区。

背上行李,我一个人就扎进了古镇的大街小巷。

这是一个翻建的新古镇,处处都洋溢着现代的气息。

新建筑样式统一,但装修风格各异,处处体现着文艺范儿。

这里的店名,散发着文人的气息。“我和TA”、“遇见”、“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麻子和他的朋友们”,怀旧又时尚。

徜徉在这样的街道、巷子里,一间铺、一堵墙,都让你赞叹,古镇像是画在纸上的图画,美轮美奂。

游人不多,商铺也还没全部打开,街边一条小沟里的水哗哗地流淌穿城而过,古镇就鲜活了起来。

一位美女在推销当地白酒,一看名字吓了我一跳:“为人民服务”!这是酒的名字,斜源古镇的人就敢这样直来直去冠名。

一位大姐在招呼游客,来来来,免费品尝,正宗的小米锅巴,舒、脆、香。那香味让你不得不停下脚步去品尝,甘愿掏钱捎上一袋。

“太平影院”在飞凤街的尽头。海报上全是经典的电影作品,见名字就能回忆起电影的片段,这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不知道有无人去看,这样的存在已经颠覆了我的想象。

影院门前有一大哥安静地坐在遮阳伞下的休闲椅上,一杯茶、一部手机,在这里发呆打望街景。

古镇安宁、休闲的生活被他诠释了出来。

九龙桥上聚集的多半是当地人,他们晒着太阳,打望着桥上的游客来来往往,观赏着斜江河滔滔而来又滔滔而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呆呆地打发着时光,就如这小镇的存在,亘古不变。

其实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向往的生活,但要想得到却非常非常的困难,因为我们被城市困住了,被没完没了的工作和生活拖累着,这成了一种奢望。

飞凤街是斜源古镇的一条主街,四通八达的小巷以此辐射出去,就如一棵参天大树,主街是主干,小巷是树枝,遮蔽着斜源古镇和这里的人们,独享这份恬静。

古镇的房子极具特色,都是不高的楼房,一楼为门市,二楼以上全是民宿、客栈,一点不浪费。

夏天来此避暑的游客很多,房屋出租生意十分的好,赶上旺季,会出现一铺难求。

我探问了一下价格:平时包吃住每人每天100,周末130,节假日150,基本上是古镇的通价行情,也觉划算。

斜源古镇有两个人性化设施让我十分赞赏,一个是“直饮水”的设置,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一个是“共享书橱”的建立,免费为游人提供了帮助。

这些不是摆设,间隔不远就会出现一个,打造者可谓是走心了。

兜兜转转来到斜江河边,与山水亲密接触,这里是小朋友们玩水的理想之地。

试试水温有些冷浸,但有小朋友们在玩耍,互相追逐打水仗。

有成年人在水中游泳,可能是经常来此的常客,熟悉了这里的气候环境,没有任何的畏惧,一个“猛子”扎下去,在很远的地方才冒出水面来。

河床被人工修建了三个台阶,水流一级级往下流淌,台阶与台阶之间形成了水帘,很是壮观,成为游人前来打卡的景点。

“美食街”经营着很多特色饭店,有本地人,也有外地来经营的,一到饭点街道上就热闹了起来。

价格还能接受,比一些知名的古镇便宜不少,没有宰客的现象发生。

一个人就餐撇脱,一碗面条就解决了问题。

小店是一对年轻人开的,告诉我红烧排骨、红烧牛肉都卖完了,只有杂酱。没得选。

10元的面条满满一大碗,色香味都有了,麻、辣、烫让我吃出了一身的大汗,畅快至极。

看看时间不早了,慢慢悠悠往回走。

来到下车时的集中地,同车游客也陆陆续续回来了。

大包小包,看样子收获不小,很多游客都买了笋子,新鲜、便宜。

难不成她们专程坐车100公里是来买菜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