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武:读《中国宪法故事》宪法是国家主权意志的庄严表达
好书推荐
宪法是国家主权意志的庄严表达,是国家性质、历史、经验、理念的高度凝练。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和不懈探索,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扫除一切旧势力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制定的全新的宪法。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现行宪法。这部宪法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适应了我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要求。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五次对宪法作出修改,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保证宪法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更好推动和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我们愈加感到,我国宪法同党和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创造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同党和人民开辟的前进道路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紧密相连。”①
我国宪法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统一意志和共同愿望。为了制定好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毛泽东同志率领宪法起草小组在杭州西湖边工作了77个日日夜夜,他说:“搞宪法是搞科学。”“宪法的起草是慎重的,每一条、每一个字都是认真搞了的。”②当时,1.5亿多人参加了1954年宪法草案大讨论,宪法通过后,人民群众自发游行庆祝,抒发当家作主的喜悦自豪之情。1982年宪法草案交付全国人民讨论时,有80%到90%的成年公民参加,一位内蒙古的工人用月工资的四分之一发出一封关于宪法修改意见的电报,成为宪法人民性的一个生动缩影。在最近一次宪法修改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党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几上几下、反复修改、凝聚共识,并专门召开一次中央全会通过修宪建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克服了一切旧宪法只代表少数人意志、为少数人利益服务的弊端,因而得到最广大人民拥护和遵行,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③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确认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领导核心作用,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指导思想、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和一系列制度、原则、规则、大政方针,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彰显中国特色、日益健全完善,“一国两制”构想写入宪法并付诸实践,依法保护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这些宪法实施的成就,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全文
宪法有“居庙堂之高”的宏大叙事,也是饱含温度的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现行宪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调整到“国家机构”之前,2004年宪法修改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充分体现了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的宪法精神。从选举权到生存权、发展权,从扫盲运动到希望工程,从推动男女同工同酬的申纪兰到促进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张海迪,我国宪法为保证公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的落实,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提供了坚实而可靠的根本法保障。
我国宪法全力支持和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入1993年宪法修正案。小岗村分田到户的“生死状”在宪法关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规定中得到确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都在宪法中得到体现。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已经实施十四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规划,一茬接着一茬干,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宪法的独特优势,充分彰显了宪法对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宪法实施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推动宪法全面实施,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设立国家宪法日,实行宪法宣誓制度,依据宪法作出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作出特赦决定,积极稳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坚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等等。这些新理论新实践,让新时代的宪法日益彰显生机活力。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我国宪法的创制、发展、实施,有着一系列精彩动人的故事。我到人大工作后,愈发深刻感受到,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我国宪法深深植根于中国土壤,在推动国家发展、维护人民权益方面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具有显著优势和强大生命力,需要全体人民倍加珍惜、精心呵护、自觉贯彻。现在有一种现象,有的人言必称西方,谈起他国宪法掌故头头是道,对我国宪法一知半解;有的食洋不化,拿外国宪政模式生搬硬套,总认为外国月亮比中国圆。所以,讲好中国宪法故事、弘扬中国宪法精神,是各级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要任务,也是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坚定“四个自信”的重大课题。
2022年是现行宪法颁布施行40周年。我们编写这本《中国宪法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施宪法的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向读者呈现我国宪法的光辉历程和巨大功效,让党政干部和人民群众领悟到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宪法。通过讲好中国宪法故事,推动宪法深入人心、走进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宪法意识和宪法自信,自觉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沿着宪法确定的道路和方向坚定前行,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为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
①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②毛泽东:《关于宪法草案的修改问题》(一九五四年九月十四日),《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文献选载》(一九五三年一月——一九五四年九月),《党的文献》1997年第1期。
③习近平:《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0日。
【杨振武: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注:授权发布,本文已择优收录至“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客户端“长安街读书会”专栏同步),转载须统一注明“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出处和作者。
责编:郭鑫;初审:程子茜;复审:李雨凡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好书」长安街读书会年度推荐干部学习书单(经典篇、热门篇)
「党建阅读」长安街读书会“2021年度优秀合作单位”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2015年长安街读书会微信公众号发布至今,始终坚持“传承红色基因,用读书讲政治”的宗旨,关注粉丝涵盖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累计阅读量达到了近亿次,其中通过朋友圈转发量千余万次,参与互动人数近千万人,平台产品质量高,针对性强,受关注度较好。并在中央相关宣传网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相继同步入驻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北京日报、新华网、央视频、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北京时间、澎湃政务等新闻客户端,形成了系列的长安街读书会理论学习平台,累计影响全国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等受众数亿人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现正面向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各省市县(区)等所在的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单位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党建阅读学习活动。近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已正式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证监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定点帮扶地的有关单位加入“长安街读书会”党建阅读合作机制,并联合承办“长安街读书会”系列读书学习活动。
关注公众号,回复:【申请入会】【百科】【党建阅读】【智库】【好书推荐】 【干部培训】【免费赠书】 【直播】【新书报送】查看更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