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考试:文学常识选择题如何快速选出答案?听听老师怎么说_作品_错误_作家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考试也是一样。只有充了解所考的内容,所考的知识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复习和应考,才能取得高分。语文这门学科想要考及格很简单,但是想要考高分却不容易。想要考高分最基本的基础积累的题型是不能丢分的。

在日常的考试中,基础题型分为两个小部分,第一小部分为六个选择题:前三个选择题的知识考点分别为字词的音、形、意;第四个选择题为语病题或标点符号的使用考点;第五个选择题为排序的考点,第六个选择题为文学常识的考点。第二小部分为古诗文默写。今天山村来谈谈文学常识题如何才能快速的选出正确答案。

其实文学常识的知识没有捷径可走,因为它考察的就是文学常识的内容。想要解答好文学常识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而想要记住文学常识的内容,主要的方法就是背诵。当然,背诵是有技巧的,不是胡乱地背诵。我们在背诵的时候可以讲究一些技巧,可以把要识记的内容分类整理出来,可以按朝代、作品体裁、作品风格等等,把相关联的作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记忆。例如:我们在识记宋代的那些有名的词人时,我们可把宋代词人划分为两个流派,一个为豪放派;一个为婉约派。豪放派词人以苏轼、辛弃疾等词人作为代表人物;婉约派以李清照、柳永等词人为代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这些作者的生平简介及作品成就做成一本笔记或卡片便于记忆。

展开全文

当然,记住以后只是做题选出正确答案的一个保障,一个基础而已。要做到快速精准地找出正确答案,还需要注意以下这几点:

在考试中,文学常识的考察容易出错的地方有:

1、作家作品搭配错误

作家作品搭配错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张冠李戴”,例如:“国外作家莫泊桑被称之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他的小说集《羊脂球》,他的代表作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在这个例子中,前半部分没问题,但是后面的代表作中就有问题了,《巴黎圣母院》、《九三年》不是莫泊桑的作品,而是雨果的作品。这种就属于作家和作品搭配不当。所以当我们在做题时候,看到这种选项,第一时间就要核对下所给选项中的作家和作品是否正确。

2、作家、国别及所处时代错误

这种错误就更好理解了,例如:“《关雎》选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天净沙.秋思》是明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在这个例子中,后半部分的《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散曲大家,并非是明朝人。这属于作者及所处时代错误。

作者和国别搭配错误:“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外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等”。在这个例子中,莎士比亚是国外人,并非是国外人。

所以在做题时,见到这类选项,第一时间关注点在作家和国别及所处时代的搭配上。

3、作品体裁归类错误

作品体裁归类错误最典型的就是把散文归类为小说,最爱考的就是鲁迅先生的文学常识及作品。例如:“《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五猖会》、《猫.狗.鼠》、《二十四孝图》都选自这部作品”。在这个例子中,《朝花夕拾》是属于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而非小说集。鲁迅先生的小说集为《呐喊》、《彷徨》。所以在做题时看到选项中有类似的句子时,一定要注意判别题目所给的信息中,作品的体裁和它所归类的体裁是否正确。

4、对作品人物分析错误

这一错误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作品及人物的了解。例如:“《简.爱》中塔普尔小姐出身贫寒,从小极具反抗精神。她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在这例子中,如果考生没有读过《简.爱》,考生是很难分辨得出选项的对错。但是读过作品的考生都知道。例子中所阐述的对象并非是塔普尔小姐,而是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

以上四种错误就是在考试中文学常识考点部分最容易挖“陷阱”让考生跳的地方,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陷阱”,避免丢失不必要丢失的分值。希望对家有上初中的孩子有所帮助。如果喜欢,请关注“山村老师看教育”,每天为您分享一些初中语文知识或写作技巧。

(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山村老师看教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