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接待斯诺采访,斯诺写出红星照耀中国,反响强烈_斯诺_苏区_洛川

在保安,毛泽东尽管很忙,还是抽出时间来,和斯诺进行了几次长谈。毛泽东先谈了抗日战争的形势,后谈了中共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问题。最后又谈了自己的革命经历,和长征的主要经过情况。毛泽东按照斯诺的要求和所提的问题,凭记忆侃侃而谈。此时,双方的会谈,由黄华担任翻译。

关于毛泽东所谈,他的个人革命经历部分,斯诺按毛泽东要求,整理成英文书面材料,由黄华译成中文。毛泽东仔细审阅并做了一些修改,又由黄华以英文照改之后退给斯诺。

斯诺又采访了周恩来,和红军司令员彭德怀。他几乎走遍苏区,从后方到前线,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从地里干活的农民,到游击队办的小工厂工人;从前线红军指战员,到人们亲切地称之为小鬼的司号兵和小勤务员。他逢人就提出问题,进行自由的交谈。

陕北苏区本就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这时候受到国民党军队的严密封锁,经济更加困难,人们的生活也很艰苦,接待外宾的条件很差。

:李克农领导的中联局就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力的安排好斯诺的生活。斯诺对此是理解的,他特别感谢苏区的慷慨而亲切的款待。他在苏区和军民一样吃小米、睡土炕,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情况,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心情舒畅。

展开全文

斯诺在苏区和李克农接触多了,关系比较密切。一天在保安的外交部里,斯诺想自制巧克力蛋糕来解解馋,就请李克农为他写了一份正式的申请书,要求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区政府主席博古,分给他家藏的二两可可粉,粮食合作社又为他提供了一些其他材料,比如代替黄油的猪油、面粉、白糖和鸡蛋。可惜蛋糕没有发起来,底层又烤焦了,上层仍然粘糊,但是斯诺对李克农等人的帮助,还是很感激的。

斯诺在保安的时间比较长,采访之余还参加一些文娱、体育活动。他白天有空的时候就骑马、游泳,或者打网球。晚上常在外交部的俱乐部里打扑克。

这付扑克是斯诺自己带来的。斯诺在报道中回忆这个情况的时候,说:我的土炕成了保安上层人物的聚会场所。博古、李克农、凯丰、洛甫那样的体面人物也常来打扑克。

在保安,联络局还安排斯诺观看了人民抗日剧社的一场露天演出,节目有三个小时。演出有短剧、舞蹈、歌唱、哑剧。有两个中心主题,抗日和革命。

这种把艺术搞成宣传的做法,并没有使斯诺反感。斯诺看了以后表示欣赏,并指出对中国的人民大众来说,艺术和宣传是划不清界限的。斯诺对演出生机勃勃、幽默风趣,演员和观众打成一片,特别感兴趣。斯诺对同志之间,观众相互叫喊、点唱的情况感到新鲜。他被拉拉队叫唱的时候,也唱了一首“荡秋千的人”。看来这场演出,对斯诺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至于斯诺,他来苏区本I就是只做短期采访的。到十月上旬,他采访收集的材料已经差不多了,但是他担心走不了。因为这时候蒋介石准备,从南面和西面对苏区发动一次新的围剿,已经命令南京军队大批开入陕西和甘肃。凡是在东北军和红军对垒的地方,都逐步代替了东北军。

李克农立即给斯诺做好动身回白区的安排。通过东北军在洛川附近和红军毗邻的一条防线出去,这是当时唯一的出口了。十月中旬,斯诺离开保安,李克农以及博古、陆定一、杨尚昆等人都来送行。联络局的一些小鬼,还陪他走到保安城墙根。10月20号,斯诺安全的经过了无人地带,到了东北军防线的后面,第二天乘马进了洛川,第三天从洛川乘卡车到了西安。

10月底,他带着在苏区采访时记录的许多笔记本,和拍摄的大量胶卷回到了北平。首先他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于1938年1月在美国出版,轰动了西方世界,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美国评论家认为:这本书目击报道的节奏、发表的时机又很好,因为适逢日本侵华战争,引起西方关心的时候。

1938年,漂泊在上海租界内的一群抗日救亡人士,在一部分中共地下党员的领导下,以副社名义集体翻译、印刷、出版、发行这部书的中译本。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说明改为“西行漫记”作为掩护。

这本书出版之后,轰动了国内及国外华侨所在地,指引着成千上万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毛泽东看了这本书的中译本之后,曾经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议上,提到这本书,是外国人报道中国革命的,最成功的两部著作之一。

斯诺到苏区的采访是成功的,主要是由于他追求真理的精神。诚如毛泽东后来提到斯诺的时候,说:他是在没有别人愿意来的时候,来到我们这里,了解我们的情况,并提供事实帮助。他是头一个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所必须的,建立友好关系工作铺路的人。

苏区对斯诺的接待工作也是成功的。妥善的安排,使得他能够了解苏区人民,和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思想有了进步,成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这主要是由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十分重视,并确定了正确的接待方针。而李克农领导的联络局,贯彻这个方针,热情周到的接待,也起了重要作用。

斯诺是第一个到苏区的外国记者。这次接待的成功经验,对新中国成立之后接待外国朋友,特别是外国记者,起了指导和借鉴作用。

(谢谢阅读。未完,明天继续更新李克农的传奇人生。敬请关注、点赞、收藏和转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