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解读】八怪拜年,吉祥到家——“扬州八怪”的吉祥话_钟馗_幽兰_吉祥

在刚刚过去的癸卯兔年春节假期中,我们许多人在繁忙的走亲访友中互相问候,彼此祝福,空气中洋溢着的都是喜悦与祥和。辞旧岁,迎新春,大家都期盼着新的一年里有好的运气,新的发展,逢人说几句吉祥话——“恭喜发财”“兔年大吉”“万事胜意”——说者与听者都能感受到祝福与激励。

吉祥的话语不是今天才有,早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已经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刻在瓦片里,写在春联上,如汉代的“长乐未央”瓦当,五代时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早已印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到了清代,人们彼此祝福的方式更加多样,而饱读诗书的传统文人们送出的祝福就更加文雅可观,诗意隽永。 在旅顺博物馆“见怪不怪——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中,展出了五件与祝福和吉祥有关的书画作品,从中我们可以品读清代人新年问候时所说的吉祥话。

事事大吉

展开全文

高翔 事事大吉图

高翔的《事事大吉图》为纸本设色,纵68.5厘米,横38厘米。画面绘栗枝、柿枝,两枝分坠毛栗和柿子。构图简洁,用笔老辣苍劲,着色淡雅。作者在画面左上方自题:“事事大吉,西唐高翔写。”钤“高翔”印。栗谐音“利”,柿谐音“事”,两物谐指“大吉大利”“事事大吉”,寓吉利吉祥之意。在宋元杂记和明清小说中,还常见“利市”的说法,有吉利、钱财、好运的意思,至今在许多地方,人们还把红包称为“利市”。

年年顺遂

李鱓 稻鱼图

李鱓《稻鱼图》为纸本墨笔,纵27.6厘米,横36.7厘米。图中画一茎稻穗上穿着两条鲇鱼,两鱼一虚一实,昂首翘尾,活蹦乱跳,生动鲜活。作者在画面左侧自题:“河鱼美,穿稻穗,稻多鱼多人顺遂。但愿岁其有时自今始,鼓腹含哺共嬉戏。岂惟野人乐雍熙,朝堂万古无为治。”钤“大开笑口”印。此图运笔洒脱,用墨老辣且富变化,表现了画家高超的水墨技巧和造型能力。鲇谐音“年”,稻穗寓指“顺遂”,故此图有“年年顺遂”的吉祥寓意,表达了年丰人寿的美好愿望。

幽兰在谷,一手拿元

郑燮 幽兰佛手图

郑燮的《幽兰佛手图》为纸本墨笔,纵52.4厘米,横60厘米。画家在图的右上方画幽兰一丛,左下分画香橼(yuán)和佛手各一只,墨淡趣足,遥相呼应。画面右下方画家自题:“始则幽兰在谷,继则一手拿元。以是相望,即以此相贺矣。板桥居士郑燮。”钤“郑燮印”“克柔”二印。作者以其特色鲜明的六分半书题识,与画面融为一体,堪称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儒家传统教导我们要重视自身德行和能力的培养,为成就将来的伟大事业而积蓄能量。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元。香橼谐指“状元”。佛手谐指有福之手,寓意着智慧和力量。以有福之手取得状元,即“一手拿元”,前途无量。此画是为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所作,放在今天,用“幽兰在谷,一手拿元”来激励我们身边的莘莘学子,仍然具有一种古雅而深沉的韵味。

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

闵贞 刘海戏金蟾图

闵贞的《刘海戏金蟾图》为纸本设色,纵100.5厘米,横55.5厘米。图中画的是我国传统道教人物刘海。作者在画心左上角自题:“正斋闵贞画”,钤“闵贞”“正斋”二印。据传说,刘海曾从钟离权、吕洞宾学道成仙,被道教尊为全真教五祖之一。图中的刘海是少年形象,蓬发,面目仁慈,手捧金蟾而行,透出仙风道骨。金蟾为三足蟾蜍,寓意财源兴旺,幸福美好。民间视刘海为福神、财神,俗谚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之说。今天,我们虽然很少看到刘海的形象,但许多商家店铺的柜台上,还是经常能看到胖乎乎、亮闪闪、满身金钱的金蟾形象,它代表了我们对富足的美好愿望。

福在眼前

黄慎 钟馗图

黄慎《钟馗图》为绢本设色,纵99.2厘米,横65.7厘米。图中钟馗赤面蓬发,身倚松干,左手捋须,双目炯炯,注身着上方的蝙蝠。须发以尖笔根根绘出,神足气生。衣纹以粗笔勾画,简洁挺劲。作者在画面右侧石头上自题:“雍正十二年端阳日,闽中黄慎敬写。”钤“黄慎印”“恭寿”二印。作者时年48岁。钟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专司驱鬼辟邪之神,其形象高大凶恶,虬髯环眼,民间流传有钟馗为唐明皇李隆基驱鬼的故事。唐代出现了皇帝于新年将钟馗像赏赐群臣的事例。黄慎此图中的钟馗,不捉鬼,不凶恶,反而是一幅文人打扮,倚松而憩,似在沉吟思索之际被从天而降的蝙蝠吸引,颇感意外。与传统钟馗图式相比,可谓另辟蹊径,独具匠心。蝙蝠谐指“福”,故此图在辟邪之外,应该又有福在眼前、意外之福的寓意。

“扬州八怪”的五幅作品教会了我们五句吉祥话,也反映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吉祥、富足的渴望。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从天涯海角到街头巷尾都出现了新的气象,希望来自扬州博物馆的这五件富有吉祥寓意的展品,为广大观众带来“五福临门”。

展览详情

展览名称:见怪不怪——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

主办单位:大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承办单位:扬州博物馆 旅顺博物馆

展览地点:旅顺博物馆分馆二楼临时展厅

展览时间:2023年1月1日——4月11日

文字 | 闫建科

排版 | 王炫壹

审核 | 宋艳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