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讲透,初中生如何写出高分作文_作文_孩子_老师

一儒语文

高效课堂

很多初中家长提起孩子的作文,往往是唉声叹气或无能为力。反馈得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读了很多书,还是不会写作文

2、小学作文还不错,初中作文分很低

3、从初一到初二,作文永远在二类文

4、学校每月都练习作文,似乎没有提升

5、不会写作文,只能网上抄作文

首先懂得写作的底层逻辑

这篇文章其实回答了家长的困惑。想要写好作文,我们必须从作文的底层逻辑谈起。说到作文的底层逻辑,离不开这四点:1、阅读 2、阅历 3、练习 4、修改 这四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写作的规律一:阅读量是前提,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大脑中没有储备一些素材,注定写不出好文章。因此每一位作家都会说:“我看过很多书。”所以大量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条件,这一点毋庸置疑。

有的家长不禁要问,阅读多少课外书就能写好作文,这没法界定。同读一本书,有的人能吸收80%的养分,有的人只能吸收20%的养分,吸收力强的同学,他只是读了几本书,就摸清了写作的规律。所以同样是读书,效果却相差千里。

展开全文

怎么才能读出效果,方式很多,以前做过分析,这里不展开说。举例说,背诵、仿写、做批注比随便翻翻效果好。因为动脑筋读,反复读,容易读出效果来。

写作的规律二:生活阅历是基础。我们常说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我们在书本上读到的苏州园林和我们实地去观察苏州园林,一定有所不同。如果有知识的铺垫,再亲身体验。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将更深刻。诗人陆游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很多孩子只是读书,没有生活阅历,作文必然会有书卷气或者是匠气。北大教授曹文轩曾说:“《草房子》里的故事,我的小学同学都经历过,但只有我能写出来,因为为我有大量阅读的基础,又上了北大系统学习写作理论。可见,生活的阅历和知识的储备缺一不可。

这里有家长会问,每年都带孩子去过好多地方,可是孩子还是不会写,那是为什么呢?和刚才读了很多书,不会写作文一样。做事目的性不强,缺乏思考总结,当然达不到效果。

举例说,去西湖游玩,先在家和孩子做攻略,对景点有粗略的认识。游玩时,有目的的观察,做好记录。游玩后,家长给予孩子必要的指导,这样做收获一定大。当然每个孩子的悟性不一样,父母指导的方式不一样,也会呈现不同的效果。

写作的规律三:大量的练习是核心。阅读容易,丰富阅历也不难,唯独练习是孩子们最不情愿做的。因为练习时,需要调取他的生活阅历,又要调取知识,进行再加工,当然有难度。从某方面说,作文也是一种发明,一种创造,一种从无到有的精神创造。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看书的时间有限,丰富阅历的时间有限,练习作文的时间更有限,想要写出好作文,当然就成问题。

有的家长立刻会问,这样说来,我们的孩子就没救了,当然不是,如果希望孩子下笔入流,的确需要时间积累,如果只是希望孩子考场能拿高分,当然还是有办法,待会我会讲策略。

写作的规律四:作文不改不进步。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但是落实同学很少。曹雪芹完成《红楼梦》时,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那娜》前后经过十二次精心修改才完成。可见好作品一定是反复修改出来的。

发现问题,改正问题,才能进步,这是学习的底层逻辑。作文也一样。

说到修改,首先是谁来改的问题,很多父母可以改小学生的作文,改不了初中生的作文。指望学校老师改也不现实,学校老师要教一个班的学生,教学任务繁重,批改作文只能是点到为止,没法做到一对一修改。很多老师为了提高孩子修改能力,让孩子回家自己修改,可把孩子给难倒了,说出问题容易,想要按照老师的要求修改好却不容易。

还有的老师为了提高修改作文的效率,采用同学间互相批改的方式,但是同龄孩子的水平相差无几,修改效果往往不能如愿。

所以很多家长会花钱请专业的老师改,这种方式比较费钱,但是效果最好。孩子看到修改的稿子,看到了差距,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这边也提供作文修改,不仅给孩子精修作文,还写上修改建议,还给孩子语音点评作文问题。

了解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

相信有家长听说过,语文老师批改作文,20秒批完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批改的速度这么快?老师是不是没有认真看?显然不是这样,语文老师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显然高于学生,老师看孩子们的作文,就如同初中生看小学生的作文一样。

举例说,一篇600字的作文,10秒钟浏览全文,立刻明白你的想法。先打出一个起步分,再用10秒浏览你的作文亮点,再进行加分。比如40分的满分,基本完成要求,25分是起步分,作文有三个亮点,就加6分,你的作文就是31分,这是大部分老师批改作文的习惯。

什么是亮点,老师有评分标准吗?当然有,这个标准批卷老师人手一份,但是孩子和家长并不清楚。我们看一下官方公布的一类文评分要求:1、中心明确 2、结构完整3、文体规范3、内容充实 4、条理清楚5、语言通畅 6、观点鲜明7、分段恰当、8、没有语病。附加:字数不够、错别字、书写潦草酌情扣分。

老师阅卷时并不是一项一项核对,语文不同于数学。而是整体打分。所以民间传闻老师批改作文只看开头结尾书写,显然有一定道理。老师阅读速度快,10秒钟已经看完了全文,再用10秒看孩子的书写、开头结尾来判定孩子的作文分,基本不会误判。

考场作文拿高分三点提醒

1、明确阅读对象。

很多同学写作时并没有考虑阅读对象是语文老师,不是家长,也不是同学。批卷人可能是你的语文老师,可能是学校的某位语文老师。你要思考语文老师喜欢什么样的作文,语文老师经常把哪些作文当范文来念,这些作文有什么共同点?你写的这篇作文,语文老师能产生共鸣吗?

2、启发读者思考。

很多同学并不明白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考试而写作,显然拿不了高分。一篇高分作文,要么给老师讲了一个新奇的见闻,让老师也大开眼界;要么给老师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老师产生共鸣;要么讲述一个道理,引发老师思考等。

3、选材立意新颖。

语文老师都是反复强调选材立意的问题,但是很少有孩子能落实。我们在考场批改作文时,惊奇发现100篇初中生作文,有近50篇的选材竟然如此相似,基本上是作文书或网上作文改写版,缺乏新意和真情实感。这些作文只是完成了指定的任务,显然只有25~30分。

有近40篇作文写了亲身经历的故事,但往往内容俗套,如写亲情类作文:大部分同学会写考试没有考好,父母安慰自己。生病了父母照顾我们,每天早上母亲起得很早,给我们做早餐,晚上我作业写得晚,母亲给我端来一杯牛奶等,似乎永远跑不出这些话题。这些作文中,有的又有几个亮点,因此得分31~35分。而得分在36~40区间,永远是凤毛麟角。

考场高分作文的秘密

我们发现在考试中作文高分的同学,往往不是现场写作,而是有备而来。现场使用自己曾经写过的高分作文,中间的故事几乎没有改动,只是调整了头尾和部分细节。

在短短40分钟内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对于大部分孩子说的确有难度,现场写作往往是急中生愚,选材立意不新颖,病句错字不少,这样的作文,显然拿不到一类文。

有的老师建议孩子多背几篇作文选的范文,这样考试也能拿高分。可是文章是别人的,尽管勉强背下来,现场套作往往缺乏真情实感,结果是不伦不类,有时比自己写的分低。我们写过多年的作文,应当自己努力去写。只有自己去写,才能发现作文的难点,认真写好几篇作文,其实就掌握了作文的门道。

如果你翻看一下全国各地中考的作文题,大部分地区考记叙文。按活动空间,可分为:家里、学校、社会。按照热点话题,可分为:读书学习、传统文化类。因此我们可以准备这五类考题:家庭亲情类、校园生活类、社会见闻类、读书学习类、传统文化类。如果家长能盯住孩子完成这五类作文,请老师帮忙修改。考场灵活变通,孩子考场拿高分不是问题。

(一)如何使用准备好的模板

第一步:背诵或改写范文。目前处于二类文的同学,(假如30分满分,21-25为二类文)建议自己写,请老师修改为一类文。目前处于三类文的同学,参考范文改写,再请老师修改。

第二步:默写或背诵改写后的五篇范文,要熟记选文的故事,尤其牢记细节刻画的句子。

第三步:训练拟题和撰写开头结尾的能力,可以参照满分作文进行训练。

第四步:考试时灵活变通,将考题巧妙地对接到我们准备的范文上。通常考场上只需调整标题、开头结尾,适当点题,故事不作调整,就能在四十分钟内完成一篇高质量作文。

(二)使用模板注意事项

1、如果只是简单地看一下模板,没有背默地过程,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如果参考范文改写,一定要选用较好的范文,如高中生优秀作文比中考满分作文好很多。切记不要改写名家的作品,更不要直接背中考满分作文。因为中考满分作文老师都很熟悉,如阅卷老师发现是抄袭满分作文,有可能最低分。

2、作文要求不少于600字,建议在此基础上多100多字,即700多字,但格子不可占满,通常至少预留两行。书写占八成满,字迹潦草或卷面不整洁通常扣3到5分。

3、学会多种拟题和开头结尾的方法,考场才能灵活变通。开头通常不超过三行。题记,小标题式作文,对比式作文,考场更受青睐。

4、记叙文通常需要环境描写点缀。如果不会环境描写,可以从散文或作文书中挑选精彩语句背诵。初中生需要掌握的环境描写:春夏秋冬、日出、夕阳、夜晚、下雨、下雪、刮风等。

5、通过整理十年中考作文题,我发现80%的初中生考场作文写这五个主题:家庭亲情类、校园生活类、社会见闻类、读书学习类、传统文化类。如果超出此范围,不要生搬硬套。部分地区考议论文,可参照方法准备。

总之,写作能力是每个孩子都应具备的能力,会写作的孩子不一样,会写作受益终生。再次提醒使用模板套作,这种方式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我期待每个孩子能够理解作文的底层逻辑,早日成为写作高手。

为什么孩子都喜欢精读课,我的精读课探索之旅

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之痛,说说我的处方

初中阅读理解之痛,这里有你想要的处方

散文家梁衡,分享语文学习方法,值得收藏

从初三优等生的答卷中,我发现……

期中考试来了,语文怎么复习

初中语文期中考前复习范围及重要提醒

小学语文期中考前复习范围及重要提醒

读书方法很重要,中小学必知的三种精读法, 赶紧教给孩子吧

考场作文,丢分多,怎么办?

END

文章来源: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其他平台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开白名单。个别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