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不是春联而是信任-就城管撕春联的几点想法_公权力_老百姓_春联

近日,江苏沛县城管正月上门挨家挨户撕春联,又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在群众不理解,执法人员回应这是为了迎接文明城市创建的检查,如果不合理可以打12345投诉。这样的回复,更是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情绪,连央媒等都出来评论发声。

文明城市的创建固然是好的,老百姓也是欢迎的。城市的整洁干净,更是老百姓所需要的。但必须搞清楚文明城市的创建,文明才是核心,创建只是手段。我们绝对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让创建成为形式。

这两年,网络爆出各地政府部门类似这样的行为越来越多,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至于,为什么这样的行为层出不穷,和大家分享几点想法:

第一,公权力缺乏常识,特别是公权力的使用者缺乏常识。没有常识判断能力,注定是难以获得老百姓的认可的。什么是常识?春节贴春联就是常识,作为中国人有谁不知道春节要贴春联呢?这是我们中国人代代传下来的传统习俗,为的是喜庆,更为来年美好生活,有一个更好的期盼。在问道对城管撕春联行为的看法,有商户表示,至少也要等到过了正月再撕吧。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老一辈有这样的说法,没过正月,都还是年。所以,这位商户的回答多朴实,更是常识。为什么我们有些执法者,就没有常识呢?

第二,部分决策者、执法者立场错了,没有将心比心。他们不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看问题、做工作,而是屁股决定脑袋,唯上。特别对上级有关工作简单粗暴执行,甚至怕出错,变本加厉、变相执行,已经完全背离了工作开展的初衷和目的。就拿撕春联来说,试问这部分执法者,包括决策者,你们家门口春联没过正月,你会自己撕下来吗?又或者有其他人撕掉你家春联,你们怎么看?所以,很多时候,要出政策也好,做工作也好,要想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其实很简单,你就把自己当成老百姓,对于某个政策、某个工作,你会怎么看?怎么想?如果你都不认可,觉得不妥当,那就证明不可行,必须调整。

第三,部分决策者、执法者特别是基层,法治意识很薄弱。之前说过,公权力来自哪里?来自人民权利的让渡。人民为什么让渡?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好地做到这点,我们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法律就是我们公权力的范围。公权力的触角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对于老百姓来说,正好相反,法无禁止皆可为,只要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可以去做的,而且权利是要得到法律的保障。试问,有没有哪部法律禁止老百姓春节贴春联呢?如果没有,部分基层的决策者或者执法者,有没有反过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你们出台的政策有法律依据吗?

因此,在当下这样的形势下,经过了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一方面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但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和积累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初期,可能没有那么明显。但经济一旦慢下来,就会逐步凸显出来。所以,我想,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必须跟上需要,立场必须摆在老百姓这边,不能摆在利益、政绩等上面。要怀着敬畏之心,谨慎使用手中的权力。群众利益无小事,要知道每一项政策、一个工作、一个行为,都可能对老百姓带来大的影响。更要重视自身形象的树立,更加重视老百姓的态度,民心向背。就比如,撕春联,必须深刻认识到,春联撕掉的同时,老百姓的信任也被亲手撕掉了。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意味着失去了一切。群众的信任,才是最珍贵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