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_自己的_学习_阅读

本文目录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
  •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 初中都有那些语文课程了
  • 初中语文课每周课时是多少
  •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21部编版是什么
  • 初中语文课程特点
  • 2020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 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总结: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是互动的过程,这样学生们学到的才会记忆深刻。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对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怎么样,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性学习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上面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知识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哦。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口语交际

下面是对语文口语交际的内容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讲解的内容。

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

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

7.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通过上面对口语交际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写作

关于新课程标准中写作的内容讲解,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

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上面对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写作的知识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的哦。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阅读

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是对语文阅读的相关课程标准知识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

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通过上面对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知识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上面的内容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初中语文第四阶段新课程标准之识字与写字

下面是对语文识字与写字知识的课程标准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

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通过上面对识字与写字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知识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中心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初中都有那些语文课程了

初中(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三)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希望能帮到你!!!

初中语文课每周课时是多少

教育部规定,初中三年的语文周课时都是5节,各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语文课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学好语文课程,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有一定的审美性与实用性。

语文课程,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

深味人间真情,在语文课程的乐章上谱写爱与美的赞歌;体悟人生真谛,在语文课程的妙笔下闪耀理性的熠光;历经社会百态,在语文课程的书卷上嬉笑怒骂;徜徉自然之乐,在语文课程的天堂里展现钟灵毓秀的奇绝。

走进语文课程,感受名著文化的熏陶魅力,语文课程温馨的人文关怀。

走进语文课程,触摸每位吧友心灵的欢乐与哀伤,语文课程独特的视角期待着您。

走进语文课程,丝丝书卷气与忱忱关怀心撞击你的思想与胸臆,语文课程浓缩千年文化积淀陶醉着您。

走过一段长长的路,背后弥漫的是模糊的云烟。品品语文课程,寻找逝去的岁月,释放跃动的心声,拨开云雾见日月,畅想前所未有的高远境界。丝丝问候与关怀融化了你的烦恼与忧愁,点点滴滴的积累与记忆成就了你质的飞跃。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21部编版是什么

2021部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如下: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

推荐

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及教学和评价建议。

2005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新一轮改革正式启动。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了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初中语文课程特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
1、“文体学习”成为阅读和写作的主线
七年级教科书不强调文体,试图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类诗文,对不同的文体都能尝鼎一脔。八年级教科书阅读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各类文体阅读为核心,包含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两方面,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以及实用类文本的能力;活动探究单元更是要深入研究与文体有关的各种过程性、实践性问题。
在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文体的特点也较为突出。以八上教科书为例,第三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均为汉魏古诗,与课文《唐诗五首》(均为律诗)形成呼应;第六单元后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均为宋词,且均为小令,使学生通过诵读了解小令的特征,为后面学习篇幅较长的中调做准备。
八年级教科书的写作部分也突出了文体写作的重点,除“语言要连贯” “表达要得体”这两个培养一般写作能力的专题和“学习仿写”这个改编式写作专题外,其他写作专题(包括活动探究单元的写作部分)均为文体写作。一般写作能力专题中的“表达要得体”,也基本上围绕着实用类文体展开。
2、活动探究单元改变教科书的单元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活动探究单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组织方式,它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以写作为落脚点,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综合实践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活动探究单元也试图改变学生以课文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在这里,学习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基本特点,把握其阅读策略,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实践活动,则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开去,或实施采访,或模拟演讲,或朗诵鉴赏,或揣摩台词、排演戏剧。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利用课文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并自主搜集、整理、建构相关知识。
3、口语交际专题为“说”的教学提供了抓手
统编教材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呈现出阶段性安排的特点。七年级教科书主要将口语交际的内容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一般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等。
八、九年级教科书则以口语交际专题的形式对包括讲述、复述、转述、应对、即席讲话、讨论、辩论等常见的口语交际类别进行分项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动探究单元中也包含了相对独立的口语交际专题,如八上第一单元的“新闻采访”、八下第四单元的“举办演讲比赛”等。

2020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是什么

2020编版初中语文课程标准: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培养爱国主义感情、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尊重多样文化, 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 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 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 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 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 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 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