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文章简短有力
1 喜结金兰: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
2 相濡以沫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3 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4 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5 胸无城府: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谋算。
6 烜(xuǎn)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烜赫,气势很盛。含贬义。
7 虚与委蛇(wēi yí):对人虚情假义,敷衍应酬。虚,假意;委蛇,敷衍。
8一蹴(cù)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蹴,踏。
9、 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傅,教导;咻,喧闹。
10 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11 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贻,遗留。
12. 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极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13 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14. 以邻为壑:拿领国当作排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灾害转嫁群众给别人。
15 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16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丰富多彩。
17 养尊处优:处于尊贵的地位,对着优裕的生活。
18 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9 寅吃卯粮:寅年吃了卯年的粮。比喻入不敷出,预先借支。寅、卯,地支的第三、四位。
20 杳如黄鹤:比喻一去不见踪影。语出崔颢《黄鹤楼》。杳,见不到踪影。
21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鸩,一种毒鸟。
22 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23 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卖。
24 越俎代疱: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语见《庄子》。俎,祭器;疱,厨子。
25 在劫难逃:原指命中注定要遭受灾祸,想逃也逃不了。现在有时借指不可避免的灾害。劫,佛教把天灾人祸等厄运称为“劫”或“劫数“。
26 昭然若揭: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昭,明显;揭,举。
27 振聋发聩(kuì):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聩,耳聋。
28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29 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童,秃。
30 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得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31 紫气东来:表示祥瑞,语出《列仙传》。紫气,祥瑞之气。
170. 罪不容诛:判死型还抵不了他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诛,判处死罪。
32 自怨自艾(yì):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艾,治理,改正。
33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34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5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36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37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38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39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40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41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42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43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44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45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46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47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48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49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50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
51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52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53 翻然(幡然)悔悟:翻(幡)然,大转变的样子。形容很快悔改醒悟。
54 翻云覆雨:比喻耍手段,弄权术,反复无常。
55 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56 方兴未艾: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57 防微杜渐: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开端。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58 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来指一般人想不到的人。后来指思想离奇。
59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60 飞扬跋扈:飞扬,放纵;跋扈,蛮横。多指蛮横放肆,目中无人。
61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形体。行动没有拘检。旧指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62 焚膏继晷:焚,烧;膏,油脂,灯炷;晷,日光。点着灯炷接替日光来照明。形容夜以继日的工作或学习。
63 浮光掠影: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轻轻擦过,闪过。水面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64 俯仰之间:在头一低一抬的时间里。形容时间极短。
65 风起云涌:大风起来,乌云涌现,雷电交加。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
66 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指全部烧毁。也说付诸一炬。
67 瓜田李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原诗字面的意思是: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在结着李子的树下,不要举手整地帽子。意思是让人们要注意自己所处的地位,避免嫌疑。而瓜田李下就是指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68 高山流水:[gāoshānliúshuǐ]《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69 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仰望,向往。常与“景行行止”连用,合为“高山景行”(语本《诗·小雅·车辖》。高山,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喻行为正大光明。后因以“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止。都为语气词。
70 鬼使神差:使、差,派遣,指使。比喻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差,音chai
71 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情愿、乐意;饴,麦芽糖。把它看得像糖一样甜。比喻乐意从事某种辛苦的工作,勇于承担最大的牺牲。
72 过犹不及:犹,如、同;不及,赶不上。过头了同不及一个样。
73 隔靴搔痒:在靴子外面搔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也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解决问题,徒劳无功。
74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高超,不像人工所制成。
75 功败垂成:垂,接近。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含有惋惜的意思。
76 刚愎自用:刚,强硬;愎,任性;自用,只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行事。
77 刚正不阿 : gāng zhèng bù ē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78 沽名钓誉:沽,买;钓,骗取。故意做出或用某种手段以骗取名誉。
79 蛊惑人心 gu3 蛊惑:迷惑。指用欺骗引诱等手段迷惑人,搞乱人的思想。
80 毁家纾难:毁家,分散家财;纾,缓解,缓和。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注意读音nan4
81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汗牛,指用牛拉车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指书堆满了屋子,一直顶到房梁。
82 含英咀华:口中含着花慢慢地咀嚼。比喻细细地玩味和体会文章的精华。
83 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就溶解了。比喻疑虑、误会很快就消除了。
84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得不到好处。
85 祸起萧墙:祸乱就发生在内部。萧墙,宫室内的照壁,比喻内部。
86 厚此薄彼:重视优待这个,轻视、冷淡这个。形容不平等相待。厚,优待、看重;薄,看不起;彼,那个。
87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88 讳莫如深:讳,隐秘不说;深,事件重大。后来形容瞒得很紧,惟恐别人知道。
89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比喻天下太平。
90 含糊其辞:故意把话说得不清楚,不明确。
91 吉光片羽:古代神话中的神马名;片羽,一种羽毛。比喻残余仅存的古代文物。
92. 激浊扬清: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原来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现在比喻发扬好的,去除坏的。
93 既往不咎: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加罪。对过去做错的事不再责备。
94 积重难返:积重,积习深重;返,回头。长时间形成的习惯,不易改变。多指恶习、弊端发展到难以革除的地步。
95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现在多用贬义。
96 间不容发:间,空隙,隔开。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下一根头发。Jian1 fa 4
97 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98 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99 精卫填海:精卫,神话中的鸟名。比喻意志坚定。
100 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101 开门揖盗:揖,作揖,表示欢迎。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102 涸辙之鲋:干困在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涸,水干枯。
103 开源节流:源,水源。比喻经济上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104 开宗明义:宗,旨,指文章的主题,行动的目的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把主要意思点明。
105 侃侃而谈:侃侃,从容不迫的样子。不慌不忙的谈。
106 苦心孤诣:用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别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苦心,刻苦的用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107 刻鹘类鹜:鹘,天鹅;鹜,鸭。刻画天鹅不像,但还像个鸭子。意思是仿效得虽然不太逼真,但还相似。Hu2 wu 4
108 脍炙人口:脍,细切的肉;炙,烤肉。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109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110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111 流言蜚(飞)语: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污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112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风行一时
113 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多形容音乐。柔弱、颓废、萎靡不振的音乐。Mi 3
114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为纯熟的地步。
115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16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117 貌合神离:表面关系密切,而实际怀着两条心。
118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比喻本质不好,而装扮得很像样。
119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等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120 萍水相逢:比喻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1 披沙拣金:披,分开。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细心挑选,去粗存精。也形容工作的繁难。蚍蜉撼树:蚍蜉,蚂蚁;撼,摇动。比喻力量很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
122 皮里阳(春)秋:形容表面不批评别人而心中自有褒贬。
123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基础上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
124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125 恰如其分(fen4)形容说话办事正合分寸。
126 韬光养晦:韬,隐藏;晦,隐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27 552. 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128 曲突徙薪:突:烟囱。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禾,避免发生火灾。比喻事先预防,以免发生危险。
129 千夫所指:受到众人的指责。形容众怒难犯。指:指责。
130 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处境困穷,诗就写得好。工:巧妙。
131 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令:美好)。
132 鹊巢鸠占:喜鹊的巢被斑鸠所占住。比喻坏人强占别人的住处。
133 奇货可居:指商人把难得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比喻人有某种独特的技能或成就,拿它作为要求名利地位的本钱。
134 囚首垢面:形容久未梳头和洗脸,仪容、衣着不整齐。
135 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136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37 韦编三绝:现用来形容勤奋刻苦的精神。
138 颐指气使:形容居高临下的傲慢态度。
139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迁巨大。
140 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141 莘莘学子:一批学子。 “莘莘学子”四个字一摆,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语 。
142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对象是相对运动的景物、人或事情。
143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144 回肠荡气:形容文艺作品或表演非常动人,耐人寻味。
145 众口铄金: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146 有口皆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牌。比喻人人称赞。
147 无所不至:原指没有什么达不到的地方,后指什么坏事都做。
148 五光十色: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149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繁多。
150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或陈设华丽精致,光彩耀目。
151 门可罗雀:大门前面可张网捕雀。形容宾客很少,家里很安静,或社会交往很少。
152 门庭若市:门庭如同闹市。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客众多,非常热闹。
153 望尘莫及:仰望后尘,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154 鞭长莫及:本意为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上。后用以比喻力不能及。
155 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可见这是一个贬义词。
156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适用范围比“应接不暇”小。对象是静止不动的物品。
157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妨害。原来指悲伤不至于使人伤害身心。后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情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158 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农民。比喻残酷统治下到处都是呻吟呼号的农民。
159 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160 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161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乐道,以守道为乐。处于贫困境地,仍以守道为乐。这是儒家提倡的态度。
162 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163 安之若素:安,心安;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素,平常。对困窘的遭遇毫不在意,心情平静得跟往常一样。现在也指对错误的言论和行为不闻不问,听之任之。(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164 按部就班:部、班,就是门类、秩序;就,归于。原来指写文章结构安排得当,造句、选词合乎规范。现在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做事。有时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165 按图索骥:索,寻找;骥,好马。原来比喻办事拘泥于教条,现在也指照线索去寻找事物。
166 暗渡陈仓:指称作战时在正面迷惑敌人,在侧面突然袭击的策略;还用以比喻暗中进行的活动(多指男女间不正常的行径)
167 黯然销魂:黯然,心情沮丧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了躯壳。心情沮丧得好象失去了灵魂。形容极度的悲伤或愁苦。
168 百身何赎:百身,意为死一百次;何,怎么;赎,抵罪。意思为自身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比喻对死者极其沉痛的哀悼。
169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作品为稗官野史。
170 百无聊赖:聊赖,依赖,精神上的依托。后来表示思想情感没有依托,精神空虚无聊。
171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原指马陆这种虫子被切断致死后仍然蠕动的现象(《本草纲目·马陆》:弘景曰:‘此虫甚多,寸寸断之,亦便寸行。故《鲁连子》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用来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172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用以比喻道行修养到极高的境界。后来泛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满足于取得的成就,还要继续努力,不断前进。
173 闭门造车:原来是按同意规格,关起门来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后人反其意用之,比喻不问客观实际,不进行调查研究,单凭主观想象处理问题。
形容文章简短有力(短小精悍 )形容文章内容充实(言简意赅 )
形容文章风格独特(独树一帜 )形容文章简明扼要(要言不烦 )
形容文章见解深刻(独抒己见 )形容文章引证广泛(旁征博引 )
形容文章描绘生动(栩栩如生 )形容文章刻画逼真(惟妙惟肖 )
形容文章平平常常(平铺直叙 )形容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
形容文章文词沉长(冗词赘句 )形容文章文题不符(离题万里 )
形容文章罗嗦重复(千篇一律 )形容文章引用有误(以讹传讹 )
形容文章文辞仄长(拖泥带水 )形容文章没有起伏(平铺直叙 )
40个成语及意思出处,再造句简单点,越简单越好,谢谢各位好心人········
1.爱莫能助
【解释】:爱:爱惜;莫:不。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
【出自】:《诗经·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示例】:收到各处的回信,只是写些“~”之类的抱歉话。 ◎叶圣陶《得失》
2.爱屋及乌
【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出自】:《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示例】:对一个的优缺点要区别对待,不能~
3.按部就班
【解释】: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出自】: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示例】:搞科研要有创新精神,不能按部就班。
4.黯然销魂
【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自】: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示例】:“无言独上西楼”,深闺的空寥,弥漫在漠漠的冥色里,离情别绪,~! ◎郭枫《且饮一杯寂寞》
5.安步当车
【解释】: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示例】:爷爷完早饭,便一个人~,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6.安之若素
【解释】: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出自】: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示例】:小明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他,可是他还是~
7.唉声叹气
【解释】: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自】: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示例】:遇到问题要多想办法,不能总是唉声叹气。
8.稗官野史
【解释】: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出自】:《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示例】:读史书,要读正史,不能看那些稗官野史。
9.百花齐放
【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示例】: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各具风格。
10.百家争鸣
【解释】: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出自】:《汉书·艺文志》“凡诸子百八十九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说,以此弛说,取舍诸候。”
【示例】:自春秋末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得到一个极大的开放,呈现出一个~的局面。
11.班门弄斧
【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示例】:要虚心向人家请教,不要班门弄斧啊。
12.波澜壮阔
【解释】: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出自】: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示例】:秋收起义之后,各地分革命运动真可谓是~
13.筚路蓝缕
【解释】: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示例】:先辈创业,~,我们要好好珍惜。
14.拔苗助长
【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示例】: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
15.草菅人命
【解释】: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
【出自】:《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示例】:要有法必依,万不可~
16.才高八斗
【解释】: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自】:《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示例】: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
17.才疏学浅
【解释】: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出自】:《汉书·谷永传》:“臣才朽学浅,不通政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示例】:在下虽有此志,只是~,年纪又轻,经练更少。
18参差不齐
【解释】: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扬雄《法言·序目》:“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示例】:各个运动员因为参加活动的时间长短不一,所以水平~
19.参辰卯酉
【解释】:①参、辰,二星名。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参与辰,卯与酉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②犹是非曲直。
【出自】: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我觑着那珠翠金银,我可便浑如似参辰卯酉。”
【示例】:我们得有正义感,不能全不管~,只想出名。
20.残羹冷炙
【解释】: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示例】: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之辱。
21残兵败将
【解释】: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形容战败的部队。
【出自】:明·邵璨《香囊记·败兀》:“我如今连被岳家军杀败,收聚些残兵败将,济不得事,目下就要拔营回去如何?”
【示例】:解放初期,我国不少地方还有国民党的~
22.出尔反尔
【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示例】:我们说话要算数,不能~
23.差强人意
【解释】: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出自】:《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示例】:这件礼物还~
2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解释】: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出自】:《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示例】:测绘工作常是~,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25.超尘拔俗
【解释】:尘、俗:指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功夫深,已超出尘世。后多形容才德远远超过平常人。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穉,字儒子,豫章南昌人,清妙高跱,超世绝俗。”
【示例】: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可谓是~
26.超凡入圣
【解释】: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出自】:唐·吕岩《七言之二》:“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胜弗为难。”
【示例】:孔子学识渊博,已经称得上是~
2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解释】: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出自】: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示例】:我是个平凡的人,不幸生在不平凡的时代,“~”,无端惹出许多是非。 ◎柯灵《回看血泪相和流》
28.大材小用
【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自】: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示例】:他本来是班长,现在只能当组长。他认为这显然是~
29.大言不惭
【解释】: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出自】:《论语·宪问》:“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宋·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也。欲践其言,其不难哉!”
【示例】:他明明不懂这个,却~,说自己是专家。
30.当机立断
【解释】: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出自】: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示例】:做事情一定不能婆婆妈妈,要学会~
31.过犹不及
【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示例】:凡事总有个度,所谓~
32.等闲之辈
【解释】: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示例】:一看他就知他非~。
33.等米下锅
【解释】:等着米来下锅烧饭。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我在这衙门内已经三代了,外头也有些体面,家里还过得,就规规矩矩伺候本官升了还能够,不象那些等米下锅的。”
【示例】: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要杀我的巧。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34.得不偿失
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示例】: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了。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35.得寸得尺
【解释】: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出自】:《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示例】:你这人不能太得寸进尺啊!
36.度日如年
【解释】: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出自】: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
【示例】:考试的时候,他感觉真是度日如年啊。
37.独辟蹊径
【解释】: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出自】: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示例】:他独辟蹊径做出了这道难题。
38.独出心裁
【解释】: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出自】:明·李贽《水浒全书发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或特标于目外,或叠采于回中。”
【示例】:他的想法真可谓是独出心裁。
39.犯而不校
【解释】: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出自】:《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示例】:他很有涵养,总是犯而不校。
40.飞蛾扑火
【解释】: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出自】:《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示例】: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自讨死吃的。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如何用“犯而不校”造句
鲁迅说过“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
对那些以欺人为快乐之本的人,决不可犯而不校。
高老太爷听说有些年轻学生在外面印报纸,散布谣言,专跟他作对,在他看来,这简直是犯而不校,目无君长了。
像他这样宽宏大量、犯而不校的人是不多见的了。
要宽大为怀,对此事应犯而不校。
她经常遭到其他同辈的欺负,却总是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
读音:fàn ér bù jiào
释义:犯:触犯;校:计较。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出 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
近义词:
1.唾面自干 [ tuò miàn zì gān ]: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让它自干。形容受了污辱,极度容忍,不加反抗。
2.逆来顺受 [ nì lái shùn shòu ]: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反义词:
1.针锋相对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2.以眼还眼 [ yǐ yǎn huán yǎn ]: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