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大北京晚上能看到啥?北京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司空见惯,外地人觉得匪夷所思的_北京_中国_的是

雾霾大北京晚上能看到啥

当然是对每个人的健康影响最大啦,请看下文:百度文库专业资料自然科学天文/地理
美国网友对北京雾霾的神评论 看完泪奔 这几天,北京再度连续遭遇严重的雾霾天气。于是,和以往一样,大家都忙着在社交网络上传自 己拍的北京雾中奇景,调侃这是“仙境”,甚至有公众账号开始教大家“如何在雾霾天拍出好看的照 片”,各种搞笑的段子也在疯狂流传。 似乎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默认了,接受了,这就是我们必须生存的城市。大概,中国人真的是世 界上最擅长忍耐和苦中作乐的民族。 可是,对不起,我拒绝加入调侃的行列。几千万人的生命在遭受着威胁,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呼吸 的空气变成了毒气,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好笑的事情。 幽默和自嘲有时是一种力量,可是另一些时候,当它化身轻浮的调侃或者自欺欺人逃避现实的乐 观,却变成了一种毒素,麻痹了我们感知痛苦和危险现状的本能,瓦解了我们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当北京上一次遭遇这么严重的雾霾时,《赫芬顿邮报》刊载过一组图片,震惊了许多美国人。那 篇文章有超过 1000 则留言。 和中国门户网站新闻的留言不同, 美国新闻网站上的留言几乎没有任何骂 人或者口水帖,每一条留言都是在认真地探讨问题,所以能够达到几百甚至上千条留言的新闻并不多 见。 我翻译了其中一部分的留言,你可以看看——那些思考,原本,应该是我们自己应该做的。 @VeryAverage:怎么会有人住在这种地方? 回复 1@abbienormal:不幸的是,他们没有选择。 回复 2@throwcautiontothewind: 癌症和新生儿缺陷的发病率在中国许多工业城市是天文数字。 @aztecpa: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制裁。当地人口不可能不受癌症和出生缺 陷的影响。我小时候加州的环境也很差,但至少能看到和感觉到太阳。 @dsouthard:难以置信。几年前我去过北京,当时并没有这么糟,但太阳总是笼罩着薄雾。我 回家后整整用了一个星期才把鼻子里的硫化物排干净。 @Openeyes:这可能要比计划生育减少的人口还要多。 @rallen26142:我想知道哮喘和肺气肿的发病率。当然更不用提咽喉癌和肺癌了。 @I see stupid people:这是谁的错呢,中国?看看你对自己的国家做的一切。中国还有哪一个 地方没有变成一个化粪池吗? @WoodyCPM:上帝啊,人怎么能活在那样的地方? 回复@PeaTarty: 这要看你怎么定义活着了。太恐怖了。 @Tikiman: 世界上只有一个大气层。 他们的污染最后不可避免地会变成我们的污染。 致命的污染。 @doctor pangloss: 中国很快会需要数百万的心脏病学家, 因为烟雾是产生心脏疾病的主要原因。 @zquad:一个有趣的事实:实际上的污染要比图片更加严重。为了拍这些照片,摄影师们不得 不吹进干净的空气,使用高功率摄影灯,还 PS 了其中几张照片。 @throwcautiontothewind:我们刚刚接待了一个中国来的交换学生,我女儿之前在她家住了一 段时间。这个中国学生看到美国人在河里和湖里游泳感到很震惊,因为污染,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 @WesterlyWind:但是现在中国有机会过上了和西方一样的生活! @Gus DiZerega:看,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天堂。不用怕烦人的法律规 定增加经营费用。 回复 1 @Oscar Verywilde:事情要复杂得多。他们对煤太过依赖,而且可能他们的大众交通很糟 糕,考虑到他们是一个中央集权国家,这颇具讽刺意味。 回复 2 @Seppowatcher:中国的大众交通很不错,至少在大城市如此。虽然出租车司机总是需 要开个会才能弄清你到底想要去哪。 @Dangaio:取消管理,取消对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拨款,再过几十年,美国就会变成这样。 @Thomas Pain:看起来中国正在经历一场肺部疾病造成的慢性自杀。 @zquad:让我们感谢上帝,我们的国家环保局和政府把人民放在企业之上,同时无论如何把人 民放在利润之上。 @akasidney:这些图要胜过那些认为“美国政府是问题所在”的人的无数谎言。这些图也形象地 说明了,共和党所谓的“现任政府杀死了工商业”之类的废话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这就是他们希望 美国城市变成的样子吗? @xswqazxsw:美国也曾经是这个样子的,直到工厂都搬到了中国。没有这些图这么严重,但真 的非常严重。 @obinna000:每年 8%-9%的 GDP 增长。真值得吗? @BeasleysMom:发言的各位,你们是不是知道中国面临如此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原因是他们 没有相应的政府法规?污染者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些想要一个小到一个浴缸就可以装下的小政府 的人,你们是不是希望美国和美国的下一代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Seppowatcher:我想一个间接的问题是没有财产权,而不是缺乏法规。再加上用商业自由去弥 补政治自由的缺失。中国有足够的法规,但问题是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改。 @DrCardio:这是长期政府关门才会造成的结果。 回复@EricWB:或者共和党上台。也就是说,不要法规。 @KOisGod:仅仅看着这些图,我都感到眼睛灼伤开始咳嗽了。这是放任无节制的工业化的代价。 只要有利润,谁需要干净的空气呢? @gaydood:我们给中国送去了 67000 家工厂 1000 万个工作岗位,但是没有把控制污染的工具 送过去!!!67000 家工厂 7 天 24 小时不停地生产东西,他们只给工人每个月 29 美元! @brotherskeeper:公司企业不需要空气就能生存,他们只要你的钱。不幸的是,雾霾造成的每 年几百万人的死亡,是中国愿意付出的代价。中国的顾客们(想想美国的公司)是中国人低劣生活质量的 受益人。 @opendiscourse:根据之前的一篇报道,恐怕这只是冰山的一角。中国目前没有能替代煤的能 源——国内石油产量有限,进口天然气的成本要远高于煤。 @SueEll 1354:最让我震惊的是,人们戴上口罩去对抗污染,而不是去坚持要求更干净的空气。 他们真的戴上了口罩。

北京有哪些东西是本地人司空见惯,外地人觉得匪夷所思的

如临仙境,云雾缭绕
路上行人,雌雄莫辨


北京有下面一些本地人司空见惯,外地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东西:

北京雾霾

南方没有雾霾这个东西,但是在北京却司空见惯,北京空气质量很差,一到冬季,经常被雾霾环绕,看不清四周。

关于北京儿化音

例如::后门与后门儿的区别。我们北方人说话,结尾喜欢带个儿化音,许多外地的人第一次到北京,打上一辆taxi,跟司机说:“司机,去后门儿”,司机经常听不懂,你是要去哪一个后门儿?“就是宣武门旁边的后门儿”,“哦,你说的那叫后门,不是后门儿”。还有,天安门和崇文门,宣武门,东直门等门,都是不可以叫门儿的。所以,不要乱用儿化音,用错了容易闹笑话,不懂的话就不说就好啦。

关于北京小吃

烧饼夹油饼,奇怪的搭配,看图片,怪吧?

传统豆腐脑,有辣的有咸的,好吃极了。

炒肝,炒肝是最有名的北京小吃。别的地方吃不到,具有香味十足,肥而不腻的特点。以猪肝、大肠为主要原料,再配大蒜等配料为辅料

驴打滚,也可以叫豆面糕,它是北京最久远的风味小吃之一,去北京的人最喜欢吃这一道。它是用黄米粉蒸的,和面时候稍微加一些水和软面。将黄米煮熟轧成面粉,做成团抹上黄豆粉。然后把红糖撒在上面。

糖油饼+豆浆,甜的配甜的,北京人觉得好吃极了,南方人“emmmmm”。

柴静拍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昨天写完那篇《《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的错误》以后,有小伙伴追问:那《穹》片到底有没有科学上的错误呢?
这么说吧——
1. 煤铁石油医疗等行业的问题我不懂,不过在大气科学领域,柴静已经出示的数据(请注意“已经出示”四个字)是没有硬伤的——这一点必须要首先阐明!
2. 在数据选取方面,我认为柴静带有某些偏向性——或者,至少是比较随意吧。

比如在第二章,柴静携带PM2.5采样仪24小时,然后把采样结果送去,我相信这24小时的数据她肯定不会造假的。问题在于——
(1)这24小时到底是哪一天?是北京雾霾最严重的一天?还是北京空气最干净的一天?还是北京空气状况最具代表性的一天?
那什么叫最具代表性呢?比方说,我们先对北京全年的空气质量做一个整体评估,假设我们发现它大部分时候都处于轻度污染的状态,那么我们就找轻度污染的一天来做这个24小时的采样,这一天的代表性就比较强。而如果你随便找一天,或者故意找最槽糕的一天,或者故意找最干净的一天,那其实是不太有说服力的。但是,从视频上看,我们并不知道柴静找的是哪一天,更不知道这一天到底有多大代表性。

(2)在作24小时采样时,你都处在什么环境中?你是在有空气净化器的室内呆着?还是在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呆着?还是在尾气呼啦啦排放的大街上站着?
从视频来看,有几个短促的镜头,似乎表明柴静分别在办公室、超市、厨房、马路、地铁、卫生间、卧室,基本是符合普通市民活动范围的。不过有一点,请注意厨房。中国常见的烹饪手段,比如炒煎炸,分分钟就能让室内PM2.5飙升。我可以说得极端点,假如柴静不是在北京,而是在北欧某个空气质量巨好到无敌的小城,只要去厨房里按照中国烹饪习惯爆炒上3个菜呆上15分钟,出来以后把采样膜送去检验,里面一样也会有各种致癌物。而这显然跟这个小城整体的空气质量无关。
再比如,柴静在展示NASA提供的卫星图片时,说“这是2012年,北京的上空”——可是图片却是2012年1月10日的。
2012年1月份是北京乃至整个华北雾霾最猖獗的时候,用这个时段的图片来代表整个2012年的状况,是否存在误导性?
在这句话之后她,接着说“2011年,12月的北京”(配图为2011年12月10日),“2010年,华北上空”(配图为2010年1月18日),“2009年,华北上空”(配图为2009年10月28日)。
请读者自行判断。

说到这里我有必要强调一下:
第一,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否认北京的空气质量很糟糕,事实上这已经无法否认除非你瞎了同时咽喉和鼻腔也都失灵了。
第二,这种偏向性的数据选取,其实也还在我的接受范围之内。因为,这部片子不是科教片,它不需要非常严谨;也不是中国空气质量年度调查报告,不需要非常全面;它的所有素材选择,毫无疑问都是为了主题服务——但是这也没什么不可以。这就像一个人写文章表扬某地社会风气好,列举了很多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的故事来烘托主题,他也不用非要加一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去年我市的犯罪率有XX%,同时在拾金不昧的人里有一位其实是老公捡了老婆的钱包……”之类的话来保障严谨。当然了,这种一切为主题服务的片子,肯定会让一部分人感到略微甚至严重的不适感,不过我个人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一种——额,类型片!
3. 在数据解读方面,有一个明显的逻辑暗示,我认为是不适当的。柴静给出一幅图,然后解释说:“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

什么叫“随之”上升?就是说,因为PM2.5上升了,所以人群死亡率也上升了,这就叫“随之”上升。

但是,请注意:
第一,两个都在上升的数据,是否真的具有显著相关性,这还不一定。
第二,两个具有显著相关性的东西,是否具有逻辑因果性,这更不一定!

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里再用一遍:

某学生宿舍楼长大妈长期观察男生楼某男生和女生楼某女生,发现他们俩经常都在早上7点50分出门。楼长大妈兢兢业业统计了整整一学期的样本量,基本如此(高相关性)。天呐这说明神马?

楼长大妈一分析,这有如下几种可能(逻辑因果性):
1. 因为女生要出门,所以男生才出门(矮油好甜)。。。。。。。。。。。。。。。。
2. 因为男生要出门,所以女生才出门(你想得美)
3. 因为男生和女生都要去上课,走到教学楼10分钟正好8点打铃,所以出门时间恰好一致(世界真无趣)
4. 不知道(大妈忙着呢)
然而,楼长大妈二话不说毅然决然就选择了第一种可能,四处八卦这男生狂追这女生……——对于生活中的逻辑荒谬,大部分人还知道躲,但涉及科学问题,则总有人前仆后继地往“相关性=因果性”的大坑里跳。
举例完。

当然,有人说,那柴静也没说“PM2.5上升导致人群死亡率上升”啊!
是的,她没说。
但是,请你把“当PM2.5值升高的时候,人群的死亡率是随之上升的”这句话,连上后面的“前卫生部长陈竺的测算结果是,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而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在这场跟人类的战争当中,我们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和父母”,一起读一遍。
你要非说她毕竟就是没这个意思,那我也没办法。

出现这样的逻辑问题,有两种可能:
第一,柴静的确不懂得【相关性≠逻辑因果性】的道理,这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这是个非常常见的逻辑误区。

网络上盛传的各种诸如“因为近年来沙尘暴少了,同时雾霾多了,所以是三北防护林挡住了大风来吹散雾霾”,“因为某人吃了某药,并且某人死了,所以是某药把某人药死的”之类的,无不尽出于此。柴静不需要在所有问题上比所有人高明。

第二,她懂,但她打了个擦边球,一方面保证自己并没有明确表达,另一方面充满了意味深长的暗示。我希望不是这种。

最后我要说的是,
1. 《穹顶之下》这部片子,在大气科学方面的数据、结论和引述,不存在硬伤。在数据的选取上存在偏向,在数据的解读上存在逻辑问题。
但是,对于柴静这样一个外行来说,能把片子做到这个程度,我认为已经非常难得了,即使存在上述问题,也完全当得起“瑕不掩瑜”四个字。

2. 我个人对这部片子的态度,是“有保留地支持”。一方面,我赞同她总体上符合科学事实的论述,略有瑕疵也在我的承受范围内。同时,我佩服她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广泛传播和深入影响——毕竟雾霾问题的确很严重,而且的确损害人体健康,而且的确需要尽量多的民众都来重视、有所行动。在这一点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比她取得更大影响效果!
另一方面,我不太赞同的是,她在延伸观点部分,过于强调环保的正当性,而忽略了经济成本的复杂性,这一点我已经在前面文章中说过,不再赘述。
——不过这属于价值判断,见仁见智,无需强求。我虽然表示不太赞同,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她所代表的这种立场在中国彻底消失的话,那会更加可怕。

至于,说到某些“风格”问题——各位,类型片一定有其特定受众,是不是我自己其实并不重要。最后的最后,我想跟某些人说,你们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环保,而是把自己的阅读水准扩充到10个字以上,这样就不会一看见《《穹顶之下有什么科学上的错误》的错误》酱紫的标题,就跳出来蒙眼抡王八拳大骂我为什么不支持你们的神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