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蟾折桂,舍我其谁”是什么意思
攀蟾折桂
词义:攀登蟾宫,折取月桂。比喻科举登第。
出处: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当日个废寝忘食,铸铁砚长分磨剑的水;到今日攀蟾折桂,步金价才觅着上天梯。”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休为那约雨期云龙氏女,送了个攀蟾折桂俊多才。”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考试高中
舍我其谁
词义: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到该做的事,绝不退让。舍:除了。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经常与学生们谈论一些治理国家的问题,他把儒家学说加以发挥,认为君主要仁爱,以仁治天下就像运转一个小泥丸一样容易。学生问他为什么有些不愉快,孟子回答:“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明朝攀蟾折桂出自哪里
攀蟾折桂【出处】元朝 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当日个废寝忘食,铸铁砚长分磨剑的水;到今日攀蟾折桂,步金价才觅着上天梯。”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休为那约雨期云龙氏女,送了个攀蟾折桂俊多才。”
近义词蟾宫折桂
出 处
《 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昆山之片玉。“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 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 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
相传蟾宫中有桂树, 唐以来牵合两事,遂以“ 蟾宫折桂”谓科举应试及第。
蟾宫折桂,也有一些传说和掌故。其中以明初 宋濂的《重荣桂记》所叙最详。
文章说江西庐陵周孟声与其子学颜都是读书人,在当地很有名气。其家在 吉水泥石村,院内有棵大桂树,枝叶繁荣,树荫可遮盖二亩地面。元末动乱中房屋被焚毁,树也被烧死,树枝被砍做烧柴,只留下光秃秃的树干。到明初天下安定,老树干竟发出新芽,不几年,便又郁郁葱葱。有人说,此树经火之后,外焦内枯,现发新芽,事出反常,恐非好兆。也有人说,草木无知,却得风气之先。当年 寇准病故,人们为凭吊他插下的竹枝竟都生笋,田氏兄弟闹分家,其家的 荆树无故 枯萎,兄弟和好不分,树又复荣,可见周家又将复兴。不入,学颜之子仲方考中进士,人们就都认为此树重荣是祥瑞了。祥瑞之说本出迷信, 牵强附会的以自然现象解释社会现象,毫无可取,但从老树重荣中,亦可看到桂的顽强生命力。
汉晋以后,又有月中桂树的传说盛行,《 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到了唐代,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则进一步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有一位吴刚因学仙术违规被罚在月宫砍桂,每砍一斧,桂树的创伤就会立即愈合,因此吴刚常年在月宫砍桂而始终砍不倒树。关于月中桂树的传奇故事被古人演绎附会得五花八门,尤其以唐宋两代为盛。月中桂树又被命名娑罗树、骞树,月中桂树的果实每年四五月后飘落人间,称“月中桂子”。反映了古人对月中桂树的确深信不疑,文人学士每当中秋望月,吟诗作赋,都把月中桂树、桂子作为常用的典故。因有月中桂树的传说,所以人们又称月亮为“ 桂月”、“桂宫”、“桂窟”、“ 桂轮”等。
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场,每年秋闱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中林黛玉听说 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表现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攀蟾折桂和蟾宫折桂,折桂读音为啥不一样
你的问题提得很有典型意义。
“折”读zhé或shé时,都有动词“断”的意义。不过,两种读音的“折”,词汇意义与语法功能差别很大。
读zhé,表示一种施加的动作,通过这种动作,使其断,是及物动词,可以组成支配式动宾短语,如折花枝、折柳。
读shé,表示一种状态,已经被折断,属于不及物动词,不能支配宾语,通常用作谓语,如“手断腿折”,它的形容词意义更多。
那么,“折桂”可以有两种解释,表示已经被折断的桂花枝,读作shé;表示用动作去折断桂花枝,必须读zhé。
根据前面的“攀蟾”(攀上月宫)是支配式结构,其联合形式,“折桂”(折取桂花枝)也必须是支配式,只能读zhé。
《康熙字典》:之列切,?音浙。拗折也。又:?食列切,音舌。【说文】断也。【广韵】断而犹连也。这种解释可以佐证我上述分析。
那为什么两个地方读音不同?我分析是古今读音习惯不同,按现代汉语读音,两处都应该读zh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