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石头上睡觉把钱丢了,包拯命人打石头40大板,结果破案了_包拯_糍粑_大石头

说起我国历史上的断案高手,除了唐朝的狄仁杰,恐怕就属北宋包拯有名了。他因为为官清廉且断案如神,所以被百姓称为包青天。而包拯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最后擒获凶手的破案过程也一直被百姓津津乐道。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件包拯破获的奇案。

话说在北宋仁宗年间,包拯一行因公干路过端州城。在一大石头旁,包拯发现一小孩儿正在哭泣。包拯平时最见不得人受冤屈,便问小孩发生何事。小孩哭着对包拯说:“我叫张小友,今年十岁,家住端州城郊,父亲以卖炸糍粑为生。今天天气好,我便帮着父亲卖糍粑。可能是大家看我生活不易,纷纷来向我买糍粑。在中午时分,我一篮子糍粑便已卖完。在回家的过程中,我突然发困,便在大石头上睡了一会儿。可等我醒来,我卖糍粑的三十几枚铜钱便不在了。我遍寻不着,只好放声痛哭,这才惊扰了大人。”

包拯听完此事,心中便有了个大概,然后命人带着大石头和张小友上了公堂。端州城百姓听说包拯要审案了,纷纷前往观看。公堂之上,包拯一拍惊堂木,原告张小友和被告“大石头”纷纷上了堂。包拯先是让张小友重复了一遍案情,然后对着大石头说:“苦主张小友在你身上睡觉,醒来后铜钱丢失,定是你偷了。你认是不认?若不从实招来,休怪本府大刑伺候。”

现场的衙役和围观的百姓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石头怎么会偷钱呢?更别说让他开口说话了。这包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众人正疑惑间,只得包拯继续说道:“你这石头,冥顽不灵,既然不承认,休怪本府无情了。来人呐,打它四十大板。”捕快虽不知道包拯到底要干啥,但还是照做了。

包拯打完石头四十大板后,对众人说:“列位父老乡亲,这顽石偷了钱却死不承认。我看张小友着实不易,不如大家一人捐给他一个铜板如何?”围观的群众说:“好”。然后包拯让王朝、马汉弄了一只装满水的水桶放在县衙门口,并带头玩桶中扔了一枚铜钱。围观群众纷纷慷慨解囊,一枚、两枚、三枚…,突然一个人投完后包拯大喊,此人就是凶手,捉起来。

老百姓又是一脸懵,不知发生何事。包拯解释说:“张小友以卖糍粑为生,所以他摸过的铜钱必定会有油花。我观此人衣裳整洁,并不从事油炸、屠夫一类的工作,所以他必定是那偷钱贼。”那人吓得面如土色,只好向包拯坦诚了罪行。当然此事还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小偷不去现场的话,那包拯破案的难度就又会增加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