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 || 灵渠游记原创 雪峰文艺 雪峰文艺 前天
【2021年第267期●总第1363期】
吴邦银 - 琵琶语.mp3音频:00:00/04:17
灵渠游记
文/唐嫦
说起桂林,如雷贯耳的是那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兴安灵渠,对于孤陋寡闻的我来说,却是机缘巧合,初次相遇。
紧跟着讲解员的步伐,我才明白,原来灵渠是秦朝人民杰出的智慧结晶。回想起初到兴安看到了秦始皇的一尊塑像立在广场中央时,心中曾存的那一团疑惑,而这个疑惑此刻也自然迎刃而解。“北有长城,南有灵渠”,这是秦始皇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开创的两大历史奇观。
灵渠,位于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全长36.4公里,连接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主要由南渠、北渠、大小天平坝及铧嘴、陡门、泄水天平5部分组成。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了伐越,开启了灵渠的建造。它的建成不仅成就了秦始皇统一全中国的雄图大业,也成为了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枢纽。它改变了华夏文明和中国历史的走向,首次完成了人类华夏中原地区黄色文明与太平洋地区蓝色文明的融合,是秦文化历史遗存的瑰宝。
我觉得它之所以称为灵渠,除了因为它的构建巧夺天工外,主要还因为桂林山水的灵气所在。桂林的山与家乡的山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家乡的山是独立而寂寞的,各自耸立又延绵相连,至亲至疏。不似桂林的山,山与山像是密不可分的挚友亲人,山重山,山叠山,重山丽影,像是谁也离不开谁。如影相随的重山叠影像是一幅幅泼墨的山水画,写意而洒脱。而落入画中的水也变得婉转而柔情。汤汤漓江,涓涓灵渠,无一不诉说着时光流长,静谧美好。渠边林间有一女孩正在写生,初晴的日光透过树叶洒在画板上,微风拂起衣角,女孩挥笔的倒影映在水中,水天一色,浑然天成。我不由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这片宁静祥和。
泛舟过江,我们去看了天平坝遗址一带,江中的水草依稀可见,繁茂修长。随着船桨的前后拨动,摇曳多姿却也温柔可人,迎着我们一双双陌生、观望的眼睛,从容而淡定。地图上的遗址都在,只是交通要道处多了一片人工种植的沙滩植被,再也不复当年南来北往军事、交通要塞的气吞山河之势。掩没于世的繁华鼎盛,不禁让我想起七年前曾去过的另一个地方——龙潭。那里龙潭夜雨能祈金榜题名和王昌龄感念村民的西崖洞口留诗的传说,卸下城池护甲、万人莫开英雄气概后的护城河遗址,无一不是相似的辉煌历史,无一不是过眼的往事云烟。正应了那一句前景繁华如梦,徒让后人感叹回味。
对于灵渠而言,我既是游客,更是过客,匆匆偶遇又匆匆离别,来去匆匆的我自是无法领略它的灵魂所在。可是,那惊鸿一瞥处心灵的颤动于我而言却是一个永久的印记。我相信,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这亦是一个让我温暖的故事。
【作者简介】唐嫦,系洞口电信职员。笔名乌久,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在“红袖添香”《邵阳日报》《当代商报》《湖南电信》等文学网站、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七十余篇。著有散文集《尘埃里的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