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名单?电子烟为何在疫情好转时,走势见好与消费有关吗_电子_尼古丁_烟民

但大部分电子烟含有尼古丁,电子烟不在其规定的烟草专卖品种类之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

315曝光名单

1.医疗废物黑色行业

应该严格监督的医疗废物从医院流向市场。来自Henan,Shandong,Shaanxi,Hebei和其他地方的非法加工厂已将医疗废物和压碎材料加工到再生材料中,并将其卖给下游行业。)在市场上,造成环境和安全的隐藏危险。

2.危险的辛辣条

许多辛辣的酒吧在甘西,匈奴,河南和其他由校园周围辛辣酒吧生产的地方销售,生产了“虾”,“爱王子”,“大刀肉”和其他辛辣条。已经添加了各种非法添加剂,并且不能保证食品安全。

3.“化妆”地球鸡蛋

河北,河北和其他地方的农场使用“斑点黄色”作为食物添加剂,使蛋黄的颜色从黄色到红色,因此笼子鸡的鸡蛋将变成具有两倍价格的土壤鸡蛋,“高价和“高营养价值””营养学家说,许多人一直在误导商人。SO称为的土卵与普通鸡蛋的营养不同。

4.智能骚扰电话

向电话营销公司出售智能机器人,而不是打电话大量骚扰电话。

这些数据是由Winghe Technology,Caishen Technology,萨摩耶 Gold Service和其他公司使用“探针盒”等公司使用的,该公司秘密地放置在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办公楼等中,并在下面获取用户用户的情绪未知的感觉。这些信息已成为企业的盈利工具。对于第三方公司,例如房地产,贷款,教育和培训,使用商业营销目的,例如致电骚扰电话。

5.自由资格证书”

许多药房和诊所都花钱租用“职业药剂师证书”和“医师实践证书”。实践药剂师的证书被挂在商店中,但药剂师不在工作中,有些甚至直接悬挂了标志“药剂师缺席”。

这种行为实际上已经形成了灰色行业。校对机构通过出售专业资格证书获得了高利润。除了制药行业,建筑行业还存在“安装”的问题。

6.不卫生的卫生产品

在生产一种时间卫生产品(例如成人尿布,女子和幼儿)时,由废弃卫生产品制成的卫生泥浆不符合标准,价格低和霉菌诸如原材料。卫生”,存在隐藏的危险。

7.电子香烟

电子卷烟市场的入口门槛很低,缺乏监督。它被证实超过了尼古丁含量,烟雾含有有毒气体。电子卷烟的长期吸收也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电子卷烟的危害不少于吸烟。

8.在线贷款“ 714高枪”

在线贷款应用程序使用“小”贷款方法来吸引消费者向他们贷款,收取高过期费用和“贷款”“贷款”。没有资格,迫使客户授权他们访问通讯录和使用侮辱来构成一项运动,以威胁客户的个人信息威胁以减轻贷款。

9.银行卡“闪存付款”功能的隐藏危险

银行卡的“秘密付款”功能,即,Flash支付功能具有安全漏洞,POS机器可以在10厘米内通过POS机器刷卡。消费者运行时的闪存支付功能。

10.在家庭设备行业 - 萨莱斯服务程序之后

维护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出售不必要的不必要的配件。在维护过程中,“小型疾病修复”和“虚假维护”用于“闪烁”客户收取高维护费用。所谓的“返回到工厂”的家用电器的猫是大量的猫油腻。

电子烟为何在疫情好转时,走势见好与消费有关吗

2019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市场分析:竞逐千亿市场规模风口,国标出台即将推动行业洗牌电子烟国标年内有望出台现代电子烟自2003年诞生于中国,到如今已经16个年头,正处于“青春期”的电子烟也迎来了其生长最快的阶段。但是进入2019年,杭州、深圳等多地将禁烟令升级,加上央视315晚会的曝光,令电子烟受到了诸多质疑。不过青春期的电子烟有望在年内告别“野蛮生长”状态。目前,电子烟国标已经进入“正在批准”阶段,有望在年内正式发布,行业将迎来洗牌。深圳市控烟协会副会长庄润森对此表示:“除了对有毒物质的限制,还期待即将出台的《电子烟》国家标准对商家的营销宣传做出限定,推动行业良性发展。”抢滩千亿元风口 年初资本密集涌入对于烟草行业这么一个利税万亿元,拥有3亿消费者的巨大蛋糕,电子烟即便只达到10%的转化率,市场利润都能上千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型烟草制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11556亿元,同比增长3.69%;上缴国家财政总额10000.8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工业增加值7877亿元,同比增长4.88%;全年实现烟农种烟总收入550亿元,户均种烟收入5.4万元,帮助4.1万户贫困烟农实现脱贫。在电子烟市场规模方面,目前中国电子烟市场规模在40亿元左右。作为全球拥有烟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电子烟的渗透率极低,消费规模不及电子烟最大消费国美国市场规模的15%。虽然中国电子烟渗透率低,市场规模小。但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烟生产中心。全球电子烟市场的发展也为中国电子烟生产制造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电子烟监管规范化发展后,未来中国电子烟市场也将得到迅速扩展。2013-2018年中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总额统计及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3-2018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市场销售额统计情况及预测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而最近一次和电子烟有关的是,据天眼查显示,5月30日,浙江天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发生变更,仅新增了“电子烟”销售(含网上销售)一项。烟油生产商创享国际华北大区总监高俊鹏表示,因电子烟结构简单,门槛较低,目前市场确实涌入不少热钱。电子烟国标或年内出台 行业迷雾待解就在资本进入电子烟行业如火如荼之时,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关于电子烟存在的问题,称其会释放有害物质,危害吸烟者及被动吸烟人群健康,同时也会产生对尼古丁的依赖。专业烟油生产商,深圳昱朋科技的国际销售总监王永中告诉记者,现在的电子烟都是小功率工作,已不具备甲醛产生的条件,几乎不存在315晚会所说的甲醛超标情况。国盛证券研报则认为,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产品(HNB)工作原理并不相同,国内对电子烟监管的趋严,有望使 HNB 成为最佳替代品,HNB仍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315 虽点名电子烟,但并非对新型烟草行业的全盘否定,仍应客观看待新型烟草。根据中国《烟草专卖法》规定,电子烟不在其规定的烟草专卖品种类之中,不属于烟草制品,也不是医药产物,所以尚没有部门出台针对电子烟生产及销售的具体监管和限制法律法规。庄润森告诉记者,目前电子烟整个行业目前还处于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与无安全评价的“三无”状态,处于监管空白, 除了对有毒物质的限制,还期待《电子烟》国家标准对商家的营销宣传做出限定。他表示,现在很多商家在宣传中赋予了电子烟很多功能,比如宣扬无毒无害或者戒烟功能,但大部分电子烟含有尼古丁,无毒无害的说法很容易误导青少年使用并染上烟瘾。而戒烟的功能,若没有医务人员的帮助和控制,大部分人都无法成功戒烟甚至会加重烟瘾。此外,在加热中,电子烟零部件可能产生别的毒素,很多商家也未如实告知消费者。《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电子烟》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于2017年10月11日下达,目前项目状态显示为“正在批准”,按公示信息项目周期24个月计算,目前项目正式结束时间只剩下4个月左右,届时中国电子烟生产流通将依据国家标准要求执行。多家上市公司布局电子烟产业上下游报告显示,近年中国出口的电子烟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电子烟的生产制造在中国已经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体系,使中国成为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地。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蒸汽型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目前,A股上市公司亿纬锂能是这类蒸汽型电子烟较大的受益者。其参股公司麦克韦尔近九成的电子雾化器产品直接出口欧美等海外市场,为奥驰亚等大型国际烟草公司供货,2018年麦克韦尔实现营收34.34亿元,净利润达7.85亿元,亿纬锂能因此确认投资收益超过3亿元。同时,亿纬锂能也凭借其锂电池技术介入电子雾化器锂电池,并成为国际烟草巨头如菲莫国际(PMI)等公司的电子雾化器锂离子电池供应商。2018年,亿纬锂能用于电子雾化器的锂离子电池净利润约为0.12亿元,占当年净利润比例约为2.07%。另一种类型的电子烟是加热不燃烧电子烟设备(HNB),目前市场上的代表品牌是万宝路母公司菲莫国际的IQOS。自2014年起,A股上市公司盈趣科技就成为菲莫国际电子烟产品的二级供应商,为其提供IQOS品牌电子烟精密塑胶部件产品的研发及生产。2018年全年,盈趣科技以电子烟产品为主的创新消费电子板块收入18.45亿元,占总营收的66.39%。科森科技在2018年年报中也隐晦表示,公司新增某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品牌客户,为其提供金属支架等产品,产品于2018年下半年顺利进入量产。对此,对电子烟有深入研究的深圳君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研究总监万军表示,加热不燃烧的电子烟,使用的是真的烟丝,而国内烟草是国家控制,要在国内销售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必须抱紧烟草公司的大腿,去年8月劲嘉股份开始和中国烟草合作,等于拿到了通行证。

麦克电子烟有危害不

《深烟》,是燃财经旗下的电子烟深度报道栏目,每周一期,聚焦烟事,解读真相。本文为第1期。作者 | 黎明 | 魏佳电子烟最近不是很太平。美国接二连三的电子烟相关致死案例,给国内风头正盛的电子烟行业浇了一盆冷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称,截至10月8日,美国发现的与使用电子烟有关的肺损伤病例已达1299例,死亡人数达到26人。而在半个多月前,这两个数字还分别为500人和8人。“电子烟有毒,新闻里说了,我们不卖。”北京国贸地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的老板对燃财经说。此前,他从未接触过电子烟。这种朴素的认知,在当下非常有代表性。政府部门也频频发声。7个月前,315晚会点名电子烟;3个月前,国家卫健委表示,电子烟的危害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但与此同时,国内的电子烟创业者们,口径一致高呼电子烟能够“减害”。他们认为,相比卷烟,电子烟“更健康”、“更安全”,是烟民更好的选择。他们引用了英国公共卫生部(PHE)发布的数据称:电子烟比传统烟草的危害程度小95%。各方立场不一,说法迥异,更增添了大众对电子烟的疑虑。电子烟究竟是否有害?燃财经将这个问题拆解成不同维度,为你展示各方立场,以求找到答案。要点速览:以产品中的有害成分为基础进行排序,传统香烟>IQOS类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Juul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Juul类即为我们所熟知的电子烟;世卫组织指出,虽然与电子烟相关的具体风险水平尚未最终估算,但电子烟无疑是有害的,因此应当受到监管;行业标准的不规范,导致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参差不齐。用料是否安全合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香料、枸杞、人参、虫草等不合规的添加剂,也会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在市场竞争中,还存在着品牌商随意添加尼古丁、标识模糊等问题。电子烟有哪些有害物质?电子烟真正进入主流媒体视野,是在2019年初。在1月的聊天宝发布会上,罗永浩为福禄电子烟站台,他的底气正是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减害95%”的研究报告。这份2015年发布的报告,将评价的坐标系建立在跟传统香烟对比的基础上。传统香烟对人体有害,这是早已被论证的常识。传统香烟会产生尼古丁、焦油、甲醛、苯、铅、丙二醇、二氧化碳等各种化学成分和已知致癌物。电子烟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香料等物质,这些物质并非全部都直接有害。天风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蒋梦晗告诉燃财经,丙二醇和甘油在食品或护肤品领域作为有机溶剂来进行使用,在相应的行业或产品标准要求范围内正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香精香料也是类似,可以分为日用、食用、烟用等用途的香精,在允许含量范围内使用都是合法合规的。单纯从成分结构来看,电子烟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小于香烟。业内达成的共识是,电子烟因为采用了雾化技术,省去了燃烧环节,所以不会产生焦油,而焦油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元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以产品中的有害成分为基础进行排序,传统香烟>IQOS类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Juul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Juul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电子烟。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烟就是完全无害的。世界卫生组织同时指出,虽然与电子烟相关的具体风险水平尚未最终估算,但电子烟无疑是有害的,因此应当受到监管。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向燃财经表示,电子烟里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和丙二醇等化学成分,在加热后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产生甲醛、镍铅等重金属有害物质。因此他认为电子烟是不安全的。国内的电子烟创业者对外宣传的重点,都放在电子烟相比香烟能够减害。他们的逻辑是:电子烟并非无害,但危害比香烟小得多,所以相比之下,电子烟是最好选择。对于电子烟而言,论证其危害性的过程,是一个将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需要时间检验。一份由苏格兰国民健康服务机构发布,并由爱丁堡皇家医学院签署的声明此前称:“可能还需要很多年,医学界才能有足够的证据对电子烟的利弊做出绝对的判断。”“害”从何处来?就像十年前的山寨手机,如今的电子烟市场,因为缺乏行业统一规范、政策监管滞后,导致行业鱼龙混杂,乱象频出。一位深圳的电子烟创业者告诉燃财经,从成分构成而言,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很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物质。“这种行业不规范导致的个案,却成为了电子烟行业的把柄。”如果将电子烟的生产流程进行拆解,我们便可以一窥行业乱在何处。首先在源头的选材上,用料是否安全合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如果用了很低劣的材料,那么在加热过程中,很有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甲醛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超标。”铂岚电子烟创始人兼CEO孙海铭对燃财经说。其次在安全性检测上,目前大部分电子烟品牌并不具备自我检测能力或是设置自我检测环节。未经检测的电子烟产品流入市场,加剧了行业乱象。“你说电子烟有害,那也得看你检测的是什么电子烟,就像奶粉,有些不是也有毒吗?”一位电子烟品牌创始人反问。另外在成分添加上,不合规的添加剂,也会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具体而言,在生产环节,厂家可以决定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在使用环节,对于开放式电子烟,用户可以DIY进行添加,这增大了电子烟所产生物质的不确定性。“最近美国出现的致死事件,就是因为开放式的电子烟,有些用户在烟弹中自己注入了CBD大麻油,产生了新的有害物质。”孙海铭说。几乎所有的电子烟创业者,都会将电子烟目前出现的乱象归结为行业问题,而非电子烟本身。孙海铭做了一个比喻:刀本身没有错,要看刀在谁手里。如果是在正义之士的武侠高手手里,这个刀就能杀富济贫守护和平;如果是在匪徒手里,那就会杀人并伤及无辜。“归根结底,还是行业标准的不规范,导致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参差不齐。”添加剂会致命吗?针对近期美国频繁出现的电子烟相关肺病案例,业内纷纷把矛头指向了添加剂。由于缺乏统一规范,五花八门的添加剂诞生了。香料、枸杞、人参、虫草、槟榔、大麻……各种稀奇古怪的物质,被部分电子烟厂家添加到烟油中,甚至还被冠上了保健的噱头。但这些物质在混合加热的情况下,会产生哪些新的有害物质,大部分厂家不知晓,也并不关心。电子烟通过设备加热,将烟油雾化成烟,由吸食者将尼古丁吸入肺部,达到解瘾的效果。在电子烟之前,这种雾化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医疗行业。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子烟代工厂麦克韦尔,曾经的主营业务就是做医药雾化和大麻雾化。因此,电子烟和大麻等物质有着天然联系。当这些添加剂,尤其是大麻,跟电子烟结合时,风险随之而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现,电子烟相关肺病患者使用的电子烟都含有大麻成分,如四氢大麻酚产品(THC)。纽约卫生部实验室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含有大麻成分的电子烟中,都含有极高的维他命E醋酸盐,这是一种添加剂。大麻在国内目前受到严格管制,但在美国政策相对宽松,而且美国有较为广泛的开放式电子烟用户,这为大麻产品流入电子烟提供了便利。悦刻首席烟油研发专家姜兴涛认为,“大麻烟导致死亡并不是因为大麻,而是为了大麻溶解性和抗氧化,添加了脂类成分,吸入导致了类脂性肺炎。”具体在国内,虽然无法添加大麻产品,但存在往烟油中添加槟榔碱和咖啡因的现象。今年7月,国内某电子烟品牌发布了一款名为电子咖啡的新产品,试图以电子烟的形式,帮助用户取代咖啡饮料。然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咖啡因允许使用范围是可乐型碳酸饮料,并不包括电子烟产品。另外,英国在2017年就禁止向电子烟添加咖啡因,欧盟委员会也在2014年作出了对咖啡因的限制规定。“尼古丁是生物碱,作用是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但是咖啡因和槟榔碱是刺激肾上腺素,加上个体差异和快速吸收,安全风险极高。”姜兴涛称。除此之外,往烟油中添加维生素C和胶原蛋白的厂家不在少数,这种添加剂在国外市场上大多以能量棒的形态出现。实际上,维生素C在温度达到80摄氏度时就会被分解,而电子烟的雾化温度在200多度,“胶原蛋白大分子在电子烟中根本无法雾化。”姜兴涛说。疯狂的添加剂,增加了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风险,也让这一新兴产品面临更大的舆论质疑。尼古丁有多大危害?另一个争议的焦点在尼古丁。尼古丁是烟草最核心的成分。张建枢将其定义为剧毒化学品。“如果有20毫克吸入人体的话,足以致一个成人死亡。有的敏感人群,5毫克就可以致人死亡。”他认为,电子烟将尼古丁浓缩,可以被一下吸入人体内,所以非常危险。电子烟品牌HIMOP、北京海曼普公司总经理余磊持不同意见,他对燃财经表示,尼古丁不会由人体全部摄入,新陈代谢会消耗大部分,直接对人体起作用的微乎其微。一位烟油烟气专家对燃财经称,尼古丁具有成为毒品的潜质,但烟草之所以没成为毒品,是因为人体对尼古丁有一定的免疫力。“当尼古丁摄入达到一定程度,人体会出现恶心头晕等现象,从而阻止继续摄入尼古丁。”在市场竞争中,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品牌商随意添加尼古丁,标识模糊,甚至尼古丁超标。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指出,许多电子烟产品所含的尼古丁浓度标识模糊,容易导致使用者吸食过量。另外,央视315也曝光了烟液尼古丁浓度值标识不规范的现象,如“60毫升的烟液,标注含量6毫克,只有含量数值没有表达单位”。尼古丁最大的争议,是在于其成瘾性。尼古丁能让人上瘾。电子烟形态的诞生,以及尼古丁盐技术的运用,使尼古丁的摄入更加高效便捷,且保留了真烟的口感和体验。因此,电子烟被称为“尼古丁传送设备”。这种简单粗暴的尼古丁摄入方式的诞生,引发了新的质疑。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尼古丁会对发育中的大脑产生长期影响,并且存在尼古丁成瘾的风险。这可能导致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摄入更多有害形式的尼古丁或烟草消费品。就像是一块敲门砖,尼古丁帮助那些从未接触烟草的人,扣开了烟草世界的大门。而在这群人中,既包括非烟民,也可能包括未成年人。“尼古丁致成瘾,青少年吸食电子烟,将来都会成为烟草的吸食者。”央视在315晚会中提到。从这个角度来看,尼古丁所产生的间接危害,是长期而不可逆的。电子烟替烟是一句谎话吗?因为尼古丁的成瘾性,电子烟的目标人群被业内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烟民,一类是新型烟民(由非烟民转化而来)。在公开宣传里,所有电子烟品牌都宣称产品只面向传统烟民,不面向非烟民群体,更不向未成年人销售。此前各品牌主打的卖点是替烟,少部分品牌曾宣扬过可以协助戒烟。然而,电子烟面临的最大质疑之一是,这种新型的尼古丁传送设备,可能吸引非烟民甚至未成年人吸烟。首先在口味方面。国内几乎所有的电子烟品牌,都在经典烟草口味之外,推出了水果口味,以最受热捧的绿豆、西瓜等口味为代表。多位传统烟民告诉燃财经,烟草口味才是烟民所需要的,水果口味并非烟民刚需。这意味着,电子烟将可能吸引非烟民尝试烟草。其次在宣传方面。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电子烟品牌,被包装成时尚炫酷的风格,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电子烟甚至形成了一种小众文化,在年轻的用户中流行。一位电子烟创业者向燃财经透露,对新口味和新型消费方式的好奇,确实让很多原本不吸烟的年轻人尝试电子烟。“美其名曰是为了帮助烟民获得更好的口感和体验,但如果砍掉所有的水果口味,很多新型烟民就很难被吸引和转化,其实就失去了非烟民这块巨大的市场。利益面前,都有原罪。”上述创业者说。电子烟的头号玩家Juul,在美国面临的最大指控就是将市场拓展到了青少年群体。今年9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禁止所有非烟草味的电子烟,美国卫生公共服务部长Alex Azar称美国有500万青少年使用水果味的电子烟,FDA将会很快发出从市场上移除水果味电子烟的监管指南。孙海铭认为,电子烟对烟民的转化是比例问题。因为电子烟行业早期技术不成熟,导致尼古丁很呛嗓,用户体验不如传统香烟。随着技术提升,电子烟对香烟的还原度会不断提高,所以对传统烟民的转化比例也会持续提升。电子烟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用户对烟草的使用可能增加。多位电子烟用户对燃财经说,使用电子烟后,自己的吸烟量明显增加了。因为“使用太方便,没有场景限制”。行业规范还要等多久?对于电子烟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公共卫生界有很多争议,英国表示支持,美国态度摇摆,中国目前还处在商议阶段。近年来,对电子烟行业强有力的支撑,主要来自于英国。英国支持电子烟,鼓励传统烟民向电子烟转化。英国有900万烟民,超过三分之一都是电子烟使用者。罗永浩使用的减害95%的报告,就是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但和中国不同的是,英国建立了完善的电子烟监管体系,并对尼古丁含量进行严格管控。自 2016年以来,英国一直遵循欧盟的烟草制品规定。该规定对广告宣传进行了限制,并严格限定了电子烟液中尼古丁浓度最高上限为20mg/mL。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烟草成瘾教授Ann McNei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国市场已禁售可疑添加物的烟油,与电子烟相关的广告规范也比美国更加严格。英国电子烟的现状,为国内电子烟行业提供了一个样本。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子烟行业还处在粗放的发展期。国内的电子烟玩家不仅尚未拿到“准生证”,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这让一些头部的电子烟品牌承担着行业教育的责任。国内电子烟行业一直翘首以盼的电子烟国家标准,按照项目周期推算,原计划将在今年10月发布。多位电子烟创业者告诉燃财经,这项标准将对加大行业规范有非常大的正面作用。但从目前进度来看,年内发布的可能性较小。在电子烟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却接连爆发疑似与使用电子烟有关的死亡病例。美国多地接连出台禁售电子烟的法律。2019年6月,美国旧金山和加利福尼亚州率先禁售电子烟;此后马萨诸塞州和蒙大拿州颁布了为期约4个月的电子烟禁售条例;9月,纽约州、密歇根州均宣布禁售香味电子烟。9月18日,印度政府宣布将全面禁售所有电子烟产品。政策传导到电子烟市场,对电子烟玩家造成了冲击。沃尔玛上月宣布在美国门店停售电子烟,阿里巴巴和京东随后表示,将暂停向美国买家销售电子烟,美团点评在7月新增了电子烟零售的经营范围,但10月美团发生经营范围变更,不再包含电子烟零售。蒋梦晗认为,从全球的监管趋势来看,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未来将大概率划为烟草同体系产品进行监管,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未来可能按照一般消费品进行管理。然而,烟草行业的利益关联盘根错节,国内的电子烟行业正处在无序的疯狂扩张期,如何平衡烟草集团和电子烟玩家的利益,在烟草体系和卫生监管部门之间找到平衡,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题图及文中图片均来源于视觉中国。

|

《深烟》,是燃财经旗下的电子烟深度报道栏目,每周一期,聚焦烟事,解读真相。本文为第1期。作者 | 黎明 | 魏佳电子烟最近不是很太平。美国接二连三的电子烟相关致死案例,给国内风头正盛的电子烟行业浇了一盆冷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称,截至10月8日,美国发现的与使用电子烟有关的肺损伤病例已达1299例,死亡人数达到26人。而在半个多月前,这两个数字还分别为500人和8人。“电子烟有毒,新闻里说了,我们不卖。”北京国贸地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的老板对燃财经说。此前,他从未接触过电子烟。这种朴素的认知,在当下非常有代表性。政府部门也频频发声。7个月前,315晚会点名电子烟;3个月前,国家卫健委表示,电子烟的危害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但与此同时,国内的电子烟创业者们,口径一致高呼电子烟能够“减害”。他们认为,相比卷烟,电子烟“更健康”、“更安全”,是烟民更好的选择。他们引用了英国公共卫生部(PHE)发布的数据称:电子烟比传统烟草的危害程度小95%。各方立场不一,说法迥异,更增添了大众对电子烟的疑虑。电子烟究竟是否有害?燃财经将这个问题拆解成不同维度,为你展示各方立场,以求找到答案。要点速览:以产品中的有害成分为基础进行排序,传统香烟>IQOS类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Juul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Juul类即为我们所熟知的电子烟;世卫组织指出,虽然与电子烟相关的具体风险水平尚未最终估算,但电子烟无疑是有害的,因此应当受到监管;行业标准的不规范,导致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参差不齐。用料是否安全合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香料、枸杞、人参、虫草等不合规的添加剂,也会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在市场竞争中,还存在着品牌商随意添加尼古丁、标识模糊等问题。电子烟有哪些有害物质?电子烟真正进入主流媒体视野,是在2019年初。在1月的聊天宝发布会上,罗永浩为福禄电子烟站台,他的底气正是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减害95%”的研究报告。这份2015年发布的报告,将评价的坐标系建立在跟传统香烟对比的基础上。传统香烟对人体有害,这是早已被论证的常识。传统香烟会产生尼古丁、焦油、甲醛、苯、铅、丙二醇、二氧化碳等各种化学成分和已知致癌物。电子烟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香料等物质,这些物质并非全部都直接有害。天风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蒋梦晗告诉燃财经,丙二醇和甘油在食品或护肤品领域作为有机溶剂来进行使用,在相应的行业或产品标准要求范围内正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香精香料也是类似,可以分为日用、食用、烟用等用途的香精,在允许含量范围内使用都是合法合规的。单纯从成分结构来看,电子烟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小于香烟。业内达成的共识是,电子烟因为采用了雾化技术,省去了燃烧环节,所以不会产生焦油,而焦油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元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以产品中的有害成分为基础进行排序,传统香烟>IQOS类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Juul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Juul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电子烟。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烟就是完全无害的。世界卫生组织同时指出,虽然与电子烟相关的具体风险水平尚未最终估算,但电子烟无疑是有害的,因此应当受到监管。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向燃财经表示,电子烟里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和丙二醇等化学成分,在加热后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产生甲醛、镍铅等重金属有害物质。因此他认为电子烟是不安全的。国内的电子烟创业者对外宣传的重点,都放在电子烟相比香烟能够减害。他们的逻辑是:电子烟并非无害,但危害比香烟小得多,所以相比之下,电子烟是最好选择。对于电子烟而言,论证其危害性的过程,是一个将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需要时间检验。一份由苏格兰国民健康服务机构发布,并由爱丁堡皇家医学院签署的声明此前称:“可能还需要很多年,医学界才能有足够的证据对电子烟的利弊做出绝对的判断。”“害”从何处来?就像十年前的山寨手机,如今的电子烟市场,因为缺乏行业统一规范、政策监管滞后,导致行业鱼龙混杂,乱象频出。一位深圳的电子烟创业者告诉燃财经,从成分构成而言,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很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物质。“这种行业不规范导致的个案,却成为了电子烟行业的把柄。”如果将电子烟的生产流程进行拆解,我们便可以一窥行业乱在何处。首先在源头的选材上,用料是否安全合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如果用了很低劣的材料,那么在加热过程中,很有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甲醛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超标。”铂岚电子烟创始人兼CEO孙海铭对燃财经说。其次在安全性检测上,目前大部分电子烟品牌并不具备自我检测能力或是设置自我检测环节。未经检测的电子烟产品流入市场,加剧了行业乱象。“你说电子烟有害,那也得看你检测的是什么电子烟,就像奶粉,有些不是也有毒吗?”一位电子烟品牌创始人反问。另外在成分添加上,不合规的添加剂,也会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具体而言,在生产环节,厂家可以决定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在使用环节,对于开放式电子烟,用户可以DIY进行添加,这增大了电子烟所产生物质的不确定性。“最近美国出现的致死事件,就是因为开放式的电子烟,有些用户在烟弹中自己注入了CBD大麻油,产生了新的有害物质。”孙海铭说。几乎所有的电子烟创业者,都会将电子烟目前出现的乱象归结为行业问题,而非电子烟本身。孙海铭做了一个比喻:刀本身没有错,要看刀在谁手里。如果是在正义之士的武侠高手手里,这个刀就能杀富济贫守护和平;如果是在匪徒手里,那就会杀人并伤及无辜。“归根结底,还是行业标准的不规范,导致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参差不齐。”添加剂会致命吗?针对近期美国频繁出现的电子烟相关肺病案例,业内纷纷把矛头指向了添加剂。由于缺乏统一规范,五花八门的添加剂诞生了。香料、枸杞、人参、虫草、槟榔、大麻……各种稀奇古怪的物质,被部分电子烟厂家添加到烟油中,甚至还被冠上了保健的噱头。但这些物质在混合加热的情况下,会产生哪些新的有害物质,大部分厂家不知晓,也并不关心。电子烟通过设备加热,将烟油雾化成烟,由吸食者将尼古丁吸入肺部,达到解瘾的效果。在电子烟之前,这种雾化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医疗行业。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子烟代工厂麦克韦尔,曾经的主营业务就是做医药雾化和大麻雾化。因此,电子烟和大麻等物质有着天然联系。当这些添加剂,尤其是大麻,跟电子烟结合时,风险随之而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现,电子烟相关肺病患者使用的电子烟都含有大麻成分,如四氢大麻酚产品(THC)。纽约卫生部实验室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含有大麻成分的电子烟中,都含有极高的维他命E醋酸盐,这是一种添加剂。大麻在国内目前受到严格管制,但在美国政策相对宽松,而且美国有较为广泛的开放式电子烟用户,这为大麻产品流入电子烟提供了便利。悦刻首席烟油研发专家姜兴涛认为,“大麻烟导致死亡并不是因为大麻,而是为了大麻溶解性和抗氧化,添加了脂类成分,吸入导致了类脂性肺炎。”具体在国内,虽然无法添加大麻产品,但存在往烟油中添加槟榔碱和咖啡因的现象。今年7月,国内某电子烟品牌发布了一款名为电子咖啡的新产品,试图以电子烟的形式,帮助用户取代咖啡饮料。然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咖啡因允许使用范围是可乐型碳酸饮料,并不包括电子烟产品。另外,英国在2017年就禁止向电子烟添加咖啡因,欧盟委员会也在2014年作出了对咖啡因的限制规定。“尼古丁是生物碱,作用是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但是咖啡因和槟榔碱是刺激肾上腺素,加上个体差异和快速吸收,安全风险极高。”姜兴涛称。除此之外,往烟油中添加维生素C和胶原蛋白的厂家不在少数,这种添加剂在国外市场上大多以能量棒的形态出现。实际上,维生素C在温度达到80摄氏度时就会被分解,而电子烟的雾化温度在200多度,“胶原蛋白大分子在电子烟中根本无法雾化。”姜兴涛说。疯狂的添加剂,增加了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风险,也让这一新兴产品面临更大的舆论质疑。尼古丁有多大危害?另一个争议的焦点在尼古丁。尼古丁是烟草最核心的成分。张建枢将其定义为剧毒化学品。“如果有20毫克吸入人体的话,足以致一个成人死亡。有的敏感人群,5毫克就可以致人死亡。”他认为,电子烟将尼古丁浓缩,可以被一下吸入人体内,所以非常危险。电子烟品牌HIMOP、北京海曼普公司总经理余磊持不同意见,他对燃财经表示,尼古丁不会由人体全部摄入,新陈代谢会消耗大部分,直接对人体起作用的微乎其微。一位烟油烟气专家对燃财经称,尼古丁具有成为毒品的潜质,但烟草之所以没成为毒品,是因为人体对尼古丁有一定的免疫力。“当尼古丁摄入达到一定程度,人体会出现恶心头晕等现象,从而阻止继续摄入尼古丁。”在市场竞争中,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品牌商随意添加尼古丁,标识模糊,甚至尼古丁超标。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指出,许多电子烟产品所含的尼古丁浓度标识模糊,容易导致使用者吸食过量。另外,央视315也曝光了烟液尼古丁浓度值标识不规范的现象,如“60毫升的烟液,标注含量6毫克,只有含量数值没有表达单位”。尼古丁最大的争议,是在于其成瘾性。尼古丁能让人上瘾。电子烟形态的诞生,以及尼古丁盐技术的运用,使尼古丁的摄入更加高效便捷,且保留了真烟的口感和体验。因此,电子烟被称为“尼古丁传送设备”。这种简单粗暴的尼古丁摄入方式的诞生,引发了新的质疑。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尼古丁会对发育中的大脑产生长期影响,并且存在尼古丁成瘾的风险。这可能导致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摄入更多有害形式的尼古丁或烟草消费品。就像是一块敲门砖,尼古丁帮助那些从未接触烟草的人,扣开了烟草世界的大门。而在这群人中,既包括非烟民,也可能包括未成年人。“尼古丁致成瘾,青少年吸食电子烟,将来都会成为烟草的吸食者。”央视在315晚会中提到。从这个角度来看,尼古丁所产生的间接危害,是长期而不可逆的。电子烟替烟是一句谎话吗?因为尼古丁的成瘾性,电子烟的目标人群被业内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烟民,一类是新型烟民(由非烟民转化而来)。在公开宣传里,所有电子烟品牌都宣称产品只面向传统烟民,不面向非烟民群体,更不向未成年人销售。此前各品牌主打的卖点是替烟,少部分品牌曾宣扬过可以协助戒烟。然而,电子烟面临的最大质疑之一是,这种新型的尼古丁传送设备,可能吸引非烟民甚至未成年人吸烟。首先在口味方面。国内几乎所有的电子烟品牌,都在经典烟草口味之外,推出了水果口味,以最受热捧的绿豆、西瓜等口味为代表。多位传统烟民告诉燃财经,烟草口味才是烟民所需要的,水果口味并非烟民刚需。这意味着,电子烟将可能吸引非烟民尝试烟草。其次在宣传方面。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电子烟品牌,被包装成时尚炫酷的风格,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电子烟甚至形成了一种小众文化,在年轻的用户中流行。一位电子烟创业者向燃财经透露,对新口味和新型消费方式的好奇,确实让很多原本不吸烟的年轻人尝试电子烟。“美其名曰是为了帮助烟民获得更好的口感和体验,但如果砍掉所有的水果口味,很多新型烟民就很难被吸引和转化,其实就失去了非烟民这块巨大的市场。利益面前,都有原罪。”上述创业者说。电子烟的头号玩家Juul,在美国面临的最大指控就是将市场拓展到了青少年群体。今年9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禁止所有非烟草味的电子烟,美国卫生公共服务部长Alex Azar称美国有500万青少年使用水果味的电子烟,FDA将会很快发出从市场上移除水果味电子烟的监管指南。孙海铭认为,电子烟对烟民的转化是比例问题。因为电子烟行业早期技术不成熟,导致尼古丁很呛嗓,用户体验不如传统香烟。随着技术提升,电子烟对香烟的还原度会不断提高,所以对传统烟民的转化比例也会持续提升。电子烟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用户对烟草的使用可能增加。多位电子烟用户对燃财经说,使用电子烟后,自己的吸烟量明显增加了。因为“使用太方便,没有场景限制”。行业规范还要等多久?对于电子烟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公共卫生界有很多争议,英国表示支持,美国态度摇摆,中国目前还处在商议阶段。近年来,对电子烟行业强有力的支撑,主要来自于英国。英国支持电子烟,鼓励传统烟民向电子烟转化。英国有900万烟民,超过三分之一都是电子烟使用者。罗永浩使用的减害95%的报告,就是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但和中国不同的是,英国建立了完善的电子烟监管体系,并对尼古丁含量进行严格管控。自 2016年以来,英国一直遵循欧盟的烟草制品规定。该规定对广告宣传进行了限制,并严格限定了电子烟液中尼古丁浓度最高上限为20mg/mL。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烟草成瘾教授Ann McNei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国市场已禁售可疑添加物的烟油,与电子烟相关的广告规范也比美国更加严格。英国电子烟的现状,为国内电子烟行业提供了一个样本。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子烟行业还处在粗放的发展期。国内的电子烟玩家不仅尚未拿到“准生证”,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这让一些头部的电子烟品牌承担着行业教育的责任。国内电子烟行业一直翘首以盼的电子烟国家标准,按照项目周期推算,原计划将在今年10月发布。多位电子烟创业者告诉燃财经,这项标准将对加大行业规范有非常大的正面作用。但从目前进度来看,年内发布的可能性较小。在电子烟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却接连爆发疑似与使用电子烟有关的死亡病例。美国多地接连出台禁售电子烟的法律。2019年6月,美国旧金山和加利福尼亚州率先禁售电子烟;此后马萨诸塞州和蒙大拿州颁布了为期约4个月的电子烟禁售条例;9月,纽约州、密歇根州均宣布禁售香味电子烟。9月18日,印度政府宣布将全面禁售所有电子烟产品。政策传导到电子烟市场,对电子烟玩家造成了冲击。沃尔玛上月宣布在美国门店停售电子烟,阿里巴巴和京东随后表示,将暂停向美国买家销售电子烟,美团点评在7月新增了电子烟零售的经营范围,但10月美团发生经营范围变更,不再包含电子烟零售。蒋梦晗认为,从全球的监管趋势来看,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未来将大概率划为烟草同体系产品进行监管,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未来可能按照一般消费品进行管理。然而,烟草行业的利益关联盘根错节,国内的电子烟行业正处在无序的疯狂扩张期,如何平衡烟草集团和电子烟玩家的利益,在烟草体系和卫生监管部门之间找到平衡,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题图及文中图片均来源于视觉中国。

| 魏佳
电子烟最近不是很太平。美国接二连三的电子烟相关致死案例,给国内风头正盛的电子烟行业浇了一盆冷水。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称,截至10月8日,美国发现的与使用电子烟有关的肺损伤病例已达1299例,死亡人数达到26人。而在半个多月前,这两个数字还分别为500人和8人。
“电子烟有毒,新闻里说了,我们不卖。”北京国贸地区一家烟草专卖店的老板对燃财经说。此前,他从未接触过电子烟。这种朴素的认知,在当下非常有代表性。
政府部门也频频发声。7个月前,315晚会点名电子烟;3个月前,国家卫健委表示,电子烟的危害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但与此同时,国内的电子烟创业者们,口径一致高呼电子烟能够“减害”。他们认为,相比卷烟,电子烟“更健康”、“更安全”,是烟民更好的选择。他们引用了英国公共卫生部(PHE)发布的数据称:电子烟比传统烟草的危害程度小95%。
各方立场不一,说法迥异,更增添了大众对电子烟的疑虑。
电子烟究竟是否有害?燃财经将这个问题拆解成不同维度,为你展示各方立场,以求找到答案。
要点速览:
以产品中的有害成分为基础进行排序,传统香烟>IQOS类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Juul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Juul类即为我们所熟知的电子烟;
世卫组织指出,虽然与电子烟相关的具体风险水平尚未最终估算,但电子烟无疑是有害的,因此应当受到监管;
行业标准的不规范,导致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参差不齐。用料是否安全合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
香料、枸杞、人参、虫草等不合规的添加剂,也会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在市场竞争中,还存在着品牌商随意添加尼古丁、标识模糊等问题。
电子烟有哪些有害物质?
电子烟真正进入主流媒体视野,是在2019年初。在1月的聊天宝发布会上,罗永浩为福禄电子烟站台,他的底气正是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减害95%”的研究报告。
这份2015年发布的报告,将评价的坐标系建立在跟传统香烟对比的基础上。
传统香烟对人体有害,这是早已被论证的常识。传统香烟会产生尼古丁、焦油、甲醛、苯、铅、丙二醇、二氧化碳等各种化学成分和已知致癌物。
电子烟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香料等物质,这些物质并非全部都直接有害。天风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蒋梦晗告诉燃财经,丙二醇和甘油在食品或护肤品领域作为有机溶剂来进行使用,在相应的行业或产品标准要求范围内正常使用是没有问题的。香精香料也是类似,可以分为日用、食用、烟用等用途的香精,在允许含量范围内使用都是合法合规的。
单纯从成分结构来看,电子烟的有害成分要远远小于香烟。业内达成的共识是,电子烟因为采用了雾化技术,省去了燃烧环节,所以不会产生焦油,而焦油被认为是导致肺癌的元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以产品中的有害成分为基础进行排序,传统香烟>IQOS类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Juul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Juul类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电子烟。
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烟就是完全无害的。世界卫生组织同时指出,虽然与电子烟相关的具体风险水平尚未最终估算,但电子烟无疑是有害的,因此应当受到监管。
北京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张建枢向燃财经表示,电子烟里添加的食品添加剂和丙二醇等化学成分,在加热后会产生新的化学反应,产生甲醛、镍铅等重金属有害物质。因此他认为电子烟是不安全的。
国内的电子烟创业者对外宣传的重点,都放在电子烟相比香烟能够减害。他们的逻辑是:电子烟并非无害,但危害比香烟小得多,所以相比之下,电子烟是最好选择。
对于电子烟而言,论证其危害性的过程,是一个将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需要时间检验。一份由苏格兰国民健康服务机构发布,并由爱丁堡皇家医学院签署的声明此前称:“可能还需要很多年,医学界才能有足够的证据对电子烟的利弊做出绝对的判断。”
“害”从何处来?
就像十年前的山寨手机,如今的电子烟市场,因为缺乏行业统一规范、政策监管滞后,导致行业鱼龙混杂,乱象频出。
一位深圳的电子烟创业者告诉燃财经,从成分构成而言,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很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物质。“这种行业不规范导致的个案,却成为了电子烟行业的把柄。”
如果将电子烟的生产流程进行拆解,我们便可以一窥行业乱在何处。
首先在源头的选材上,用料是否安全合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烟有害物质的含量。“如果用了很低劣的材料,那么在加热过程中,很有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甲醛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可能超标。”铂岚电子烟创始人兼CEO孙海铭对燃财经说。
其次在安全性检测上,目前大部分电子烟品牌并不具备自我检测能力或是设置自我检测环节。未经检测的电子烟产品流入市场,加剧了行业乱象。“你说电子烟有害,那也得看你检测的是什么电子烟,就像奶粉,有些不是也有毒吗?”一位电子烟品牌创始人反问。
另外在成分添加上,不合规的添加剂,也会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具体而言,在生产环节,厂家可以决定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在使用环节,对于开放式电子烟,用户可以DIY进行添加,这增大了电子烟所产生物质的不确定性。
“最近美国出现的致死事件,就是因为开放式的电子烟,有些用户在烟弹中自己注入了CBD大麻油,产生了新的有害物质。”孙海铭说。
几乎所有的电子烟创业者,都会将电子烟目前出现的乱象归结为行业问题,而非电子烟本身。
孙海铭做了一个比喻:刀本身没有错,要看刀在谁手里。如果是在正义之士的武侠高手手里,这个刀就能杀富济贫守护和平;如果是在匪徒手里,那就会杀人并伤及无辜。“归根结底,还是行业标准的不规范,导致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参差不齐。”
添加剂会致命吗?
针对近期美国频繁出现的电子烟相关肺病案例,业内纷纷把矛头指向了添加剂。由于缺乏统一规范,五花八门的添加剂诞生了。
香料、枸杞、人参、虫草、槟榔、大麻……各种稀奇古怪的物质,被部分电子烟厂家添加到烟油中,甚至还被冠上了保健的噱头。但这些物质在混合加热的情况下,会产生哪些新的有害物质,大部分厂家不知晓,也并不关心。
电子烟通过设备加热,将烟油雾化成烟,由吸食者将尼古丁吸入肺部,达到解瘾的效果。在电子烟之前,这种雾化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医疗行业。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子烟代工厂麦克韦尔,曾经的主营业务就是做医药雾化和大麻雾化。因此,电子烟和大麻等物质有着天然联系。
当这些添加剂,尤其是大麻,跟电子烟结合时,风险随之而来。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现,电子烟相关肺病患者使用的电子烟都含有大麻成分,如四氢大麻酚产品(THC)。纽约卫生部实验室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含有大麻成分的电子烟中,都含有极高的维他命E醋酸盐,这是一种添加剂。
大麻在国内目前受到严格管制,但在美国政策相对宽松,而且美国有较为广泛的开放式电子烟用户,这为大麻产品流入电子烟提供了便利。
悦刻首席烟油研发专家姜兴涛认为,“大麻烟导致死亡并不是因为大麻,而是为了大麻溶解性和抗氧化,添加了脂类成分,吸入导致了类脂性肺炎。”
具体在国内,虽然无法添加大麻产品,但存在往烟油中添加槟榔碱和咖啡因的现象。今年7月,国内某电子烟品牌发布了一款名为电子咖啡的新产品,试图以电子烟的形式,帮助用户取代咖啡饮料。
然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咖啡因允许使用范围是可乐型碳酸饮料,并不包括电子烟产品。另外,英国在2017年就禁止向电子烟添加咖啡因,欧盟委员会也在2014年作出了对咖啡因的限制规定。
“尼古丁是生物碱,作用是刺激多巴胺的分泌,但是咖啡因和槟榔碱是刺激肾上腺素,加上个体差异和快速吸收,安全风险极高。”姜兴涛称。
除此之外,往烟油中添加维生素C和胶原蛋白的厂家不在少数,这种添加剂在国外市场上大多以能量棒的形态出现。实际上,维生素C在温度达到80摄氏度时就会被分解,而电子烟的雾化温度在200多度,“胶原蛋白大分子在电子烟中根本无法雾化。”姜兴涛说。
疯狂的添加剂,增加了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风险,也让这一新兴产品面临更大的舆论质疑。
尼古丁有多大危害?
另一个争议的焦点在尼古丁。
尼古丁是烟草最核心的成分。张建枢将其定义为剧毒化学品。“如果有20毫克吸入人体的话,足以致一个成人死亡。有的敏感人群,5毫克就可以致人死亡。”他认为,电子烟将尼古丁浓缩,可以被一下吸入人体内,所以非常危险。
电子烟品牌HIMOP、北京海曼普公司总经理余磊持不同意见,他对燃财经表示,尼古丁不会由人体全部摄入,新陈代谢会消耗大部分,直接对人体起作用的微乎其微。
一位烟油烟气专家对燃财经称,尼古丁具有成为毒品的潜质,但烟草之所以没成为毒品,是因为人体对尼古丁有一定的免疫力。“当尼古丁摄入达到一定程度,人体会出现恶心头晕等现象,从而阻止继续摄入尼古丁。”
在市场竞争中,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品牌商随意添加尼古丁,标识模糊,甚至尼古丁超标。
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指出,许多电子烟产品所含的尼古丁浓度标识模糊,容易导致使用者吸食过量。另外,央视315也曝光了烟液尼古丁浓度值标识不规范的现象,如“60毫升的烟液,标注含量6毫克,只有含量数值没有表达单位”。
尼古丁最大的争议,是在于其成瘾性。
尼古丁能让人上瘾。电子烟形态的诞生,以及尼古丁盐技术的运用,使尼古丁的摄入更加高效便捷,且保留了真烟的口感和体验。因此,电子烟被称为“尼古丁传送设备”。这种简单粗暴的尼古丁摄入方式的诞生,引发了新的质疑。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尼古丁会对发育中的大脑产生长期影响,并且存在尼古丁成瘾的风险。这可能导致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摄入更多有害形式的尼古丁或烟草消费品。
就像是一块敲门砖,尼古丁帮助那些从未接触烟草的人,扣开了烟草世界的大门。而在这群人中,既包括非烟民,也可能包括未成年人。
“尼古丁致成瘾,青少年吸食电子烟,将来都会成为烟草的吸食者。”央视在315晚会中提到。从这个角度来看,尼古丁所产生的间接危害,是长期而不可逆的。
电子烟替烟是一句谎话吗?
因为尼古丁的成瘾性,电子烟的目标人群被业内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烟民,一类是新型烟民(由非烟民转化而来)。
在公开宣传里,所有电子烟品牌都宣称产品只面向传统烟民,不面向非烟民群体,更不向未成年人销售。此前各品牌主打的卖点是替烟,少部分品牌曾宣扬过可以协助戒烟。
然而,电子烟面临的最大质疑之一是,这种新型的尼古丁传送设备,可能吸引非烟民甚至未成年人吸烟。
首先在口味方面。国内几乎所有的电子烟品牌,都在经典烟草口味之外,推出了水果口味,以最受热捧的绿豆、西瓜等口味为代表。多位传统烟民告诉燃财经,烟草口味才是烟民所需要的,水果口味并非烟民刚需。这意味着,电子烟将可能吸引非烟民尝试烟草。
其次在宣传方面。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电子烟品牌,被包装成时尚炫酷的风格,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电子烟甚至形成了一种小众文化,在年轻的用户中流行。
一位电子烟创业者向燃财经透露,对新口味和新型消费方式的好奇,确实让很多原本不吸烟的年轻人尝试电子烟。
“美其名曰是为了帮助烟民获得更好的口感和体验,但如果砍掉所有的水果口味,很多新型烟民就很难被吸引和转化,其实就失去了非烟民这块巨大的市场。利益面前,都有原罪。”上述创业者说。
电子烟的头号玩家Juul,在美国面临的最大指控就是将市场拓展到了青少年群体。今年9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呼吁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禁止所有非烟草味的电子烟,美国卫生公共服务部长Alex Azar称美国有500万青少年使用水果味的电子烟,FDA将会很快发出从市场上移除水果味电子烟的监管指南。
孙海铭认为,电子烟对烟民的转化是比例问题。因为电子烟行业早期技术不成熟,导致尼古丁很呛嗓,用户体验不如传统香烟。随着技术提升,电子烟对香烟的还原度会不断提高,所以对传统烟民的转化比例也会持续提升。
电子烟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用户对烟草的使用可能增加。多位电子烟用户对燃财经说,使用电子烟后,自己的吸烟量明显增加了。因为“使用太方便,没有场景限制”。
行业规范还要等多久?
对于电子烟的健康性和安全性,公共卫生界有很多争议,英国表示支持,美国态度摇摆,中国目前还处在商议阶段。
近年来,对电子烟行业强有力的支撑,主要来自于英国。
英国支持电子烟,鼓励传统烟民向电子烟转化。英国有900万烟民,超过三分之一都是电子烟使用者。罗永浩使用的减害95%的报告,就是来自英国公共卫生部。
但和中国不同的是,英国建立了完善的电子烟监管体系,并对尼古丁含量进行严格管控。自 2016年以来,英国一直遵循欧盟的烟草制品规定。该规定对广告宣传进行了限制,并严格限定了电子烟液中尼古丁浓度最高上限为20mg/mL。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烟草成瘾教授Ann McNeil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英国市场已禁售可疑添加物的烟油,与电子烟相关的广告规范也比美国更加严格。
英国电子烟的现状,为国内电子烟行业提供了一个样本。相比之下,中国的电子烟行业还处在粗放的发展期。
国内的电子烟玩家不仅尚未拿到“准生证”,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这让一些头部的电子烟品牌承担着行业教育的责任。
国内电子烟行业一直翘首以盼的电子烟国家标准,按照项目周期推算,原计划将在今年10月发布。多位电子烟创业者告诉燃财经,这项标准将对加大行业规范有非常大的正面作用。但从目前进度来看,年内发布的可能性较小。
在电子烟发展相对成熟的美国,却接连爆发疑似与使用电子烟有关的死亡病例。美国多地接连出台禁售电子烟的法律。
2019年6月,美国旧金山和加利福尼亚州率先禁售电子烟;此后马萨诸塞州和蒙大拿州颁布了为期约4个月的电子烟禁售条例;9月,纽约州、密歇根州均宣布禁售香味电子烟。9月18日,印度政府宣布将全面禁售所有电子烟产品。
政策传导到电子烟市场,对电子烟玩家造成了冲击。
沃尔玛上月宣布在美国门店停售电子烟,阿里巴巴和京东随后表示,将暂停向美国买家销售电子烟,美团点评在7月新增了电子烟零售的经营范围,但10月美团发生经营范围变更,不再包含电子烟零售。
蒋梦晗认为,从全球的监管趋势来看,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未来将大概率划为烟草同体系产品进行监管,不含尼古丁的电子烟未来可能按照一般消费品进行管理。
然而,烟草行业的利益关联盘根错节,国内的电子烟行业正处在无序的疯狂扩张期,如何平衡烟草集团和电子烟玩家的利益,在烟草体系和卫生监管部门之间找到平衡,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智慧。
*题图及文中图片均来源于视觉中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