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最欣赏古代哪位诗词作者以及经典作品呢为什么?古代著名诗词人众多,那么他们都是如何作诗并流传出去的呢_诗词_词人_少女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古代诗词 诗词 词人 少女

你最喜欢、最欣赏古代哪位诗词作者以及经典作品呢为什么

如果只能选出一个我最喜欢的诗词作者,那就只有“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了。

她的词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极致,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当时便不独争雄于闺阁,可与秦七黄九齐名。后人更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她那些看似寻常最奇崛的闺情怨语,总能写到伤心人的心坎儿里。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她少女时期写的小令《点绛唇》,写尽了少女纯情的神态。仿若那个俏丽多情的李清照,正在倚门回首,手把青梅,俏皮的对着你秋波暗度。

词作赏析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秋千蹴罢,下来时,因为玩的太尽情,两手已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虽然未写词人荡秋千时罗衣轻飏的畅快,但只“慵整”二个字,就写出少女的娇憨。就连那细嫩柔美的纤纤素手,麻了也懒得伸一下,足可见她贪玩的程度有多么的忘乎所以。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也暗喻词人自己娇美的容颜。

春天的早晨,罗裳初试,本还有着丝丝凉意,却因荡秋千时太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彷如园中娇嫩柔弱的花枝,还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见客入来,袜戋刬金钗溜。

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怕人见到自己放肆的模样,来不及整理衣装,就急忙回避。连鞋子也顾不得穿,穿着袜子就开始偷溜,跑的她头发松散,金钗坠地。

虽然词人没有正面描写这位突然来到的客人是谁,但你可以想见,他定是一位玉树临风翩翩美少年。词人当时一定在想:唉,好讨厌呀,怎么可以这么没礼貌,随随便便就闯进别人家的后花园,闯就闯吧,偏偏不是在我最漂亮的时候。不是时候也就算了,可你偏偏长得这么帅,真是好苦恼呀!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含羞疾走,却又倚门回首,把青梅轻嗅。词人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刻划的栩栩如生,少女窥人之态婉然眼前。

总结

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仅仅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读完此词,一个俏皮却又多情的思春少女,宛如就在你眼前,对着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怪不得赵明诚对她一见便倾心。如果让你遇见这样一位女子,教你如何不爱她呢!

古代著名诗词人众多,那么他们都是如何作诗并流传出去的呢

古代诗人作诗,靠的是自身写诗的天分和后天的不懈努力,写诗靠的是代代的传承,以及诗歌的创新。远古的人民,在劳动中渐渐地创作了一些歌曲,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来打发生活的无聊,提高生活的兴致。

随着时间的发展,就有了歌功颂德的作品,比如《诗经》中的《颂》,就属于庙堂学问,专门用来歌颂国王的,比如商汤,武丁,周文王,周武王等,写诗可以得到君主的表扬,提高自己的地位。

俗话说“愤怒出诗人”,比如屈原所创立的《楚辞》文体,大多数是用来发牢骚的,或者写情,托物言志等。屈原满腔悲愤无处释放,化成了不朽的大型史诗《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路是曲折的,一切还得从长计议。

到了建安文学,就很有风骨了。魏晋南北朝的诗歌,成为了贵族诗歌,多是由名士所写。到了唐诗宋词,诗词就达到最高峰了。至于人们如何创作诗词,大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随性而发的诗词,另一种是“闭门觅句陈无己”,完全是凭空想象,闭门造车形成的。无论是哪一种,都可以写出好诗来。

至于诗词如何流传出去,大体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名人的提掖和宣传,比如李白靠前辈贺知章宣扬,而名声大臊;第二种是自我的推销,类似于在大街上发传单,比如陈子昂砸琴的营销手段;第三种是青楼的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一种途径,传播快而且传唱甚广,比如柳永所写的词全靠青楼女子们来传播。

古代的诗词就相当于当代的流行歌曲,家家户户,凡夫俗子都会吟唱,诗词由于文辞精美,能够抒发情致,在民间具有巨大的生命力。直至今天,古诗词依旧很受世人的喜爱。写出来好的诗词,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播出去,同样是当代人的使命。

感谢各位老师的阅读,欢迎大家评论交流,我是层城鹓雏,一个古诗词爱好者,喜欢诗词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

古典诗词中,你读过最有趣的一首诗词是什么为什么

谢友邀请!

读过一些有趣味的古诗文,读来初感平淡无奇,了解诗作的来龙去脉,会发觉越简单诗的越有趣,包含不一样的道理。

《题黄鹤楼》唐·李白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相传,李大诗人不辞辛劳,登上黄鹤楼,放眼望远诗兴大发,提笔欲写(古时候的诗都题在墙上么?)发现崔颢早已捷足先登,已有诗作题上头。不由扫兴,读了崔颢的诗后又自叹不如,玩笑也好真假也罢,于是羡慕忌妒恨,咬牙切齿来了这样一首有趣的打油诗。

有趣的诗文总是让人过目不忘,《题黄鹤楼》读了让人忍禁不住,心生欢喜。

话说大文豪欧阳修,一次到一个酒家吃饭,饭后酒家主人询问菜的味道怎么样。文豪没有直接回答,随手题打油诗一首:

《猜谜诗》宋·欧阳修

大雨哗哗飘湿墙,诸葛无计找张良。

关公跑了赤兔马,刘备抡刀上战场。

店家百思不得其解。事后有人解释:

大雨哗哗飘湿墙(无檐/盐)

诸葛无计找张良(无算/蒜)

关公跑了赤兔马(无缰/姜)

刘备抢刀上战场(无将/酱)

吃饭都能吃出文化,妙趣横生,怎能不令人惊叹。

草莽皇帝朱元璋,曾写过一首叫《早朝赋雄雉》的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前两句教人不能忍,但是后两句笔锋急转犀利,千军万马不能比的气魄,雄心壮志豪情澎湃,体现帝王风范。

再次谢谢朋友邀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