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颁奖词感动中国(袁隆平的贡献到底有多大)_袁隆平_杂交_水稻
袁隆平的贡献到底有多大
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有多大,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在湖南农科院工作的一位好友,我根据他个人的看法,总结如下:
1,袁老起了个抛砖引玉的巨大作用。由袁老的杂交水稻,声名鹊起。
一方面使得政府、社会公众都关注农业科技问题了,因此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有了大幅提高。也使得很多科研人才和青年才俊,积极投身农业科技事业之中。
另一方面使更多的人看到了,农业科技的光明前景,使得很多资本开始关注农业产业,愿意投资农业科技。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造福广大农民。
2,袁老的杂交水稻让我国能自给自足,也让世界看到了解决粮食问题的可能性。从而压制了西方某些势力,想利用粮食问题控制全世界的想法。
有些事情之所以没有发生,不过是不具备条件而已。其实西方人早就提出过“谁来养活中国”“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每一个人”……。
袁老的贡献,就是让西方的图谋,化为了泡影。
袁老是个有远见的人,他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在东南亚丶南亚丶非洲的推广。目的有三个:
一是防止粮食运输通路被西方堵死。
二是全球不缺粮了,他国出口到我国的粮食,也不敢胡乱涨价。
三是我国人多地少,农民种粮不赚钱,如果粮价低,国家会允许农民将耕地用来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作物,这也许对农民是个好事。
缅怀袁隆平院士,袁隆平有哪些小故事,请分享一下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这是《感动中国》给袁隆平的颁奖词,这段颁奖词道出了袁老的一生,道出了他脚踏实地、躬耕大地的决心。从小开始,袁老就对农作物感兴趣。1949年,他原本可以报考南京的中山大学,但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去西南农学院读农学专业,并从此开启了他立足大地,躬耕一辈子的人生。
袁老的一生,有两个女性对他影响很深。一个是他的母亲华静,她曾经在英国人开的教会学校读书,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袁老的流利英语就来自于母亲的教导,母亲还经常带他出门观察社会,观察外界事物。
在一次到农场的游玩中,袁隆平看着满园的瓜果蔬菜,深深被这些瓜果蔬菜吸引,并在幼小的心中立下了要一生从事农学研究的志向。
对袁隆平影响很深的第二个女性,就是他的妻子邓哲。袁隆平与邓哲相恋时,他33岁,邓哲25岁。从此以后,在历次风雨之中,邓哲一直默默站在袁隆平的身后,成为了他最坚实的后盾。
为了研究杂交水稻,袁隆平被调到省农科院,妻子和孩子则留在黔江。夫妻两地分居长达20多年,妻子一人默默坚守,一个人带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过得非常艰难。
1974年,袁隆平的父亲去世,邓哲按照老人遗愿没有通知袁隆平,邓哲一个人负责了袁父的丧事。袁老总是夸赞妻子:“她是一个好妻子,是一个贤内助。”
正是有了母亲的影响, 有了妻子的鼎力相助,才成就了“中华拓荒人”的卓越功勋。
袁隆平去世了,他的追悼会将会是什么规格
新华社的建议是:降半旗
如果是降半旗的话,即使官方不通报是否国葬级别,但我们也可以想象到这个规格是有多么高,一个国家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而降半旗的行为实属少见。
可见袁老对于中国的意义
国士无双,先生千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