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如何在超越王阳明、杜威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作为教育者,你最信奉的一句话是什么能详细说明一下吗_自己的_教育_观点

陶行知如何在超越王阳明、杜威等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回答这个问题的此刻正在播恒大亚冠比赛,作为球迷难以回避,但是这个问题也是本人感兴趣的,只好忙里偷闲的写几句。

如果非要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超越杜威和王阳明,也是说的通啊!以我研修布点法多年的体验看,一个时代的有关教育思想的概念、假设和理论,在以后的某个特定时候必将被更健全的观念、更精细的程序和更完满的理论体系所取代。

限于时间和篇幅,今天只能局部的,片面的就某些观点简单比较一下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观点。之所以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优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陶行知的观点比杜威的观点更符合认知逻辑,更符合人类成长规律。首先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做到“学校即社会”;要先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到“教育即生活”。

布点法关于人类教育成长的演进历程观点更验证的陶行知的教育观点正确。布点法认为:婴幼儿与儿童世界认识世界,必须依赖养育者的教育,学习的最基本目标应当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受教者向养育者学习语言与认识周围世界是交织在一起的。布点法的这种对人类教育的演进历程分析和陶行知的观点尤其是“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想和。

今天就这样了!有机会再深度探讨。

作为教育者,你最信奉的一句话是什么能详细说明一下吗

我从教25年,最信奉的一句话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且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孩子都是一张白纸,如何绘制这张白纸全取决于老师和家长。在教学方面,只要是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我会找出自己的教学原因,必须做到因材施教。“教育的意义,本质上是品格的教育”,当孩子们的品行出了问题,我会联系家长,耐心地给家长讲解家庭教育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重要性。孩子的学习归我管,我从不要求家长签字检查与辅导作业,因为那是我的职责。放学后,我常会留下单独辅导一些学习吃力的孩子,从未向家长索要过报酬。可孩子的品行出了问题,我会追究家长的责任。要承认,我国的国民素质偏低这一事实。有时候,有些家长确实文化与素质实在太低了,需要把他们当学生一样耐心地引导教育。为了教好每个孩子,我想尽了各种教学方法,总结了不少教学经验。我将这些宝贵的教学方法与经验写成了书:《作文公式》《阅读公式》六本系列书籍。现在孩子们可以看到书学习,我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费时费力地写在黑板上了。为了孩子们有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为了孩子们有健全的人格……我做到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由于长期的操劳,患了癌症,做了两次手术,现已回家休养,从此不能再回到我毕生追求与向往的讲台了。但我写的书,就是留给孩子们、教育者们、家长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什么是知行合一

首先知道和做到是行动力的事情,如何实现行动力不属于知行合一的范畴,概念上混乱。比如说:你知道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就能做到一些事情,只是自己懒惰、借口等等因素你自己没有做。所以你需要提高的是你自己的执行力。这也就是你说的,道理你都懂,可是做不到。

其次,知行合一是什么?以我自身对阳明先生的理解来说,题主可能还没有真正理解。我表达一下自己的认识,我们一起探讨。如果说需要给它做一个概念性的解释,我也解释不了,这四个字在我自己的知识层面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我可以给你举个例子,看看你能不能理解我说的。进到冬天了,你一定会穿棉衣。这就是知行合一。你穿上棉衣,也会想到父母有没有棉衣?你给父母买了一件棉衣,这也是知行合一。

很多事情,你已经知行合一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