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失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有消息说,马航失踪客机可能在哈萨克斯坦,可能吗_哈萨克斯坦_马来西亚_航班

马航失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MH370事件永远也会是一个未解之谜,而真相就会像石沉大海一样,永远难见天日。而马来西亚给的官方报告还没有彻底中文版本,但是不用期望过高,不会有什么具体的细节问题。而那些涉及的疑问永远也不会给予解释。

网络上对马航事件的原因猜测颇多,而对该事件的各种分析同样疑惑多多。很多的疑点根本无法给予解释,更无法了解真相。

比如,MH370已经飞临南海上空,按道理越南的雷达应该已经捕捉到了飞机的信息,并且飞机即使调转航向也应该有所记录!为什么越南方面不提供真实数据?

如果真的坠落南印度洋,为什么要在开始的时候,就在南海搜索寻找,白白浪费两天的时间?我们出动了大量的军舰,连个残害都没发现?

如果是被恐怖分子劫持,那么其目的是什么?_?为什么要劫持飞机飞往南印度洋,而不是要求政府支付赎金?难道飞南印度洋一起自杀吗?

为什么在马来西亚登机的两个持有伊朗假护照的人,被确认为以色列人(特工)?而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MH370客机上?

为什么飞机已经确认失联后的几个小时内,还会有乘客的手机可以打通,但又没人接?为什么马来西亚警方定位后,其位置位于美国领土?

以上这些疑问,马来西亚能够给一个清晰合理的解释吗?而这些问题直接又涉及到真相大白于天下。马航能够给予澄清吗?而这所谓的调查报告也只是做一个最后的了断罢了。只是可畏那些冤死的154位亡灵,依然无法知晓背后的黑手之大。只是希望他们在另一个天国了安歇吧,不要再回到这纷争的世界!

有消息说,马航失踪客机可能在哈萨克斯坦,可能吗

感谢邀请,但是目前所有马航370下落的新闻都是猜测。在马航370铁证和“黑匣子”被发现之前,几乎任何猜测都几乎能找到自己的观众,因为现在根本不能证伪。2018年12月29日,海外网报道《每日快报》新闻,内容写道:马航370号航班如果向北飞,可能会出现在哈萨克斯坦。
而这早就不是新闻了,在马来西亚官方的声明附件中,早就表明了航班可能出现的位置:其中就包括哈萨克斯坦。

我们从上图能看到马航370号航班失联后,除了向南非至印度洋,向北的弧线更是包括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一直到泰国北部区域。Inmarsat公司相关人员通过计算表示马航370号航班如果向北飞,就有可能出现在哈萨克斯坦。但相比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了波音777飞机襟副翼,再哈萨克斯坦的传闻更加不堪一击。

哈萨克斯坦交通通讯民航委员会副主席曾通过哈萨克斯坦通讯社表示,马航370号航班失联当天并没有飞越哈领空。这基本从官方角度否认了会出现在哈萨克斯坦的传闻。

由于马航370号航班上搭载了152名中国同胞,所有相关的新闻爆出都会引来国人的关注。然而关于空难的信息是最不适合追风。在最终事故报告出炉前,任何的结论都是猜测,而猜测很大程度上是隔墙撂砖头。

空难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是不急于下结论、不带偏见,而且认真严肃客观的地收集各种事实证据,通过分析和研究后发布调查报告。但是新闻媒体可没有那么多耐心,他们力邀各种专家对此事件评头论足。大家现在明白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个“新闻”了吧。

MH370客机失踪之谜至今未解,背后有什么玄机吗

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儿,5年前——2014年3月8日,凌晨0点41分,一架大型波音777型客机在马来西亚与越南海域交界处消失的无影无踪。在马来西亚政府主导的马航370号航班失踪5周年纪念仪式上,仅展示出两块疑似残骸,其中包括一块在东非坦桑尼亚发现的长达4.27米的机翼残骸。由于缺乏相应证据支撑,我们不能妄加猜测。但是在诸多科技加持的今天,一架搭载239名乘客的大型喷气式客机消失的如此蹊跷,还是让人心里不安。

在马航370号航班的5周年纪念活动上,马来西亚运输部长陆兆福曾表示,马政府愿意和私人公司合作,继续对马航370号航班进行搜寻工作,如果找到的话,还会支付一定的酬金。去年,马政府曾和美国著名海洋搜救公司海洋无限签订协议,称如果后者找到马航客机残骸,就会支付7000万美元酬金。

以上是目前部分被确认的马航370号航班残骸。1为2015年7月在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的一截飞机襟副翼。2为2015年12月在莫桑比克发现的机尾水平尾翼。3则是2016年2月在莫桑比克发现的印有“不准踩踏”(No Step)标识的尾翼稳定器板。4、是2016年在南非摩梭湾发现的引有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标志的客机发动机罩。此外还有一块2016年3月在毛里求斯罗德里格斯岛发现的机舱内门板碎片。

马来西亚总理同样向马航370号航班的乘客家属承诺:将继续对飞机展开搜索。一架大型客机凭空的小时,不得不让人猜想背后有何玄机?然而,航空事故调查最需要的就是证据。我们期待马航370号航班真相大白那一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