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的创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唐诗《春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和抱负_杜甫_长安_诗人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春望  杜甫 长安 诗人

本文目录

  • 杜甫《春望》的创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
  • 唐诗《春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经典五律《春望》
  • 杜甫的《春望》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写下来的,杜甫当时大约多大年龄

杜甫《春望》的创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

杜甫《春望》的创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

我们先读这首诗:

一一《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一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一这首诗是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在长安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囚禁,眼看宫殿被焚毁,住宅被洗劫,人民遭受杀戮,过去繁华的景象,成了一片废墟,不免为社团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担扰,从而写下了这首感时伤事的著名诗章。

长安城的春天,花香鸟语,春光明媚,景色宜人,本来应该感到喜悦,但因山河破碎,诗人感时伤怀,所以看见美丽的鲜花反而溅酒出伤心的眼泪。战乱与家人离别,不通音信,而战火烧到长安,连绵不断,自已困居长安,为叛军所掳,更与家人断绝了联系,此时倍加想念离散中的亲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两句,表达的正是一种焦灼的企盼和急切的心情。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这一句,言浅意深,引起了人们共鸣和理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末尾以"发不胜簪"作收,以见当时离乱之苦。频频掻首,竟至白头短发,越发稀疏了,连簪子都別不住了。

全诗写得非常顿挫,不尽之情,显于言外,气䪨沉雄,极为动人。

那么杜甫的创作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呢?

  • 先了解一下诗人的自然情况。

一一杜甫(712一770),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出生在河南巩县。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祖上都是名将、学士。所以杜甫自幼好读书七岁能吟诗,九岁能写大字,十四、五岁时诗文已渐熟。二十岁起,他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漫游生活。

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繁盛转向分裂衰微的年代。年轻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和齐赵。这时结识了高适、李白。他们登高怀古,饮酒赋诗,结成深厚友谊。写的诗豪迈奔放,对事业充满雄心壮志。

一一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期间,他度过了长安十年窘困的生活。三十五岁那年,诗人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由于奸相李林甫对上欺骗唐玄宗,对下嫉恨贤人入仕耍了一个"野无遗贤"的阴谋,使参加考试的文人"无一人及第",诗人身遭其害。求仕的理想破灭,他在长安困居十年向达官贵人投书赠诗,还给唐玄宗上"三大礼赋",希望得到踏入仕途的机会。到了第十个年头才封他做河西县尉。后改为右卫率府冑曹参军才就职,就是一个管理兵器的小官。

长安十年,他过的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贫困、窘迫苦闷的生活,对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体察和认识。这时的诗风由豪迈奔放转入"沉郁顿挫"。多是忧国忧民,揭露社会黑暗,关心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杰作。

诗人写作《春望》的社会背景

杜甫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他度过了做官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诗人准备回奉先探家时,爆发了"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占洛阳,攻占长安,胡人的势力迅速膨胀。他在路上,中途被叛军俘获,解回长安。也许因为他当时既没地位,也没有声名,胡人并没有把这个未老先衰满头白发的诗人看在眼里,但也被逼迫使投降。诗人设法隐蔽,总算逃过一劫。

不过两三个月,这昔日雄壮整饬的京城完全失却了往日的面目。旧日统治者达官贵人的宫殿府邸,有的被焚烧,有的住满了胡人。宗室嫔妃以及跟随玄宗入蜀的官员们留在长安的家属,都被一批批地杀戮,血流满街。连婴儿也未能幸免偶尔隐藏下来的王孙苦不斟言想卖身给人当奴隶都不可能……

杜甫困居长安,从秋到冬,从冬到春,除去为国家焦愁外,自然时常怀念妻儿老小,长久得不到家中的消息"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就是在这种生活和焦虑的心境下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春望》一诗。直到七五七年,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与严庄等人合谋杀死,二月,许多沦陷在长安的人设法逃出长安。诗人衣袖残破,两肘露在外边,穿着两只麻鞋己破旧,总算逃出长安,到凤翔见到了唐肃宗。

诗人一生为官时间很短,大部分时间在颠沛流离的穷困生活中度过。他无论怎样,始终不忘国家安危,不忘人民的痛苦,坚持创作。他的诗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美统一地反映了唐朝由繁盛到分裂衰微的历史阶段。

杜甫给后人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被人称为"诗史"、"诗圣"。

唐诗《春望》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安史之乱爆发后一年(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尊还蒙在鼓里的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昭告天下。永王李璘觉得大哥既然可以随意登基,便去庐山请了李白出山,准备造反。江陵长史高适则看穿了这一切,迅速报告了唐肃宗,并完成了反制永王的部署。而这同一时期,当年三人(李白,杜甫,高适)同游梁宋,留下千古诗话的大唐诗歌兄弟天团里的杜甫,选择了去投奔新君唐肃宗。

结果走到半路,被叛军抓了,押送到长安,后调查发现他没有关押价值,便把他放了。杜甫孤身一人在被叛军占领的都城流浪,城外是郭子仪的大军。这个时候已经是757年三月,春色满都城,杜甫却饿得不成形,感慨之余,写了这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联起句。国,国都。国破,这里指长安城被叛军占领,老百姓流离失所,春回大地,因为没人打理,人烟荒芜的老城里草木胡乱生长,肆意茂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颌联承接。想起这个令人伤感的时局,我的眼泪就哗哗的,春天的花儿也被打湿了。想起自己只身流窜,与家人的离愁别恨,原本甜美的鸟儿叫声都让我倍感惊心。这里经常有人认为是花儿也流泪,鸟儿也惊心。其实是过度解读。杜甫不是李商隐,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颈联转换。战火从正月一直打到现在,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诗人被困在城中,得不到亲人和家中的消息,不能报平安,更加不知道朝廷的状况,这个时候,一封家书,便用万两黄金来换也是值得。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尾联合收。因为首联的“国破”,让我愁绪缠绕,焦急悲伤,一头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这首诗通过描写战时长安城里的荒废春天,诗人期望得知外面战事和家人音信的愁绪,让大家都感受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也藏了那么一些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外朝廷平叛大军的希望。

三个月后,唐军收复长安。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喜欢的话点个关注,国学诗词内容日常答疑。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杜甫的经典五律《春望》

《春望》是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被困在长安时有感而作,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景中有情,诗中的景是国家破裂后长安城的春景,诗中的情是忧国忧民,盼望和平统一的情。

《春望》的全诗如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大意是:

国都陷落,旧时的山河依然存在,长安城的春天草木幽深,人烟稀少。感伤时见到盛开的花却泪流不止,怅恨时听到鸟鸣声却惊扰我心。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一封家书价值万金。手搔白头只觉白发更加稀疏,简直承受不住发簪。

诗意赏析: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安史之乱爆发,虽然旧时的山河依然存在,但是国都长安早已经破败不堪,一个“破”字写出了战争对国都的危害程度。春天本来是万物复苏,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枝繁叶茂的季节,然而此时的长安城却是草木纵深,人烟稀少,荒凉一片,失去了春天该有的活力和色彩。这一切全都归咎于由安史之乱所引发的战争。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因当时的社会时局而感伤,感伤时看见春天里盛开的花却流下泪水;诗人怅恨离别,心中怀有恨意时听到春天里悦耳的鸟鸣声却惊扰了他的心。花开,鸟鸣本是春天的欢快景色,反而使诗人溅泪,惊心。这两句诗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衬托出了诗人因时局而忧愁的情怀,以及有家不能回的怨恨。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诗人被困长安,对家中亲人的想念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战乱时期,想要收到一封家书是何等困难,因此诗人发出了“家书价值万金”的感慨。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因忧愁而白了头,手搔头发时却觉察到了头发已稀疏可数,甚至连束发的发簪都快要承受不住了。

杜甫的《春望》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中写下来的,杜甫当时大约多大年龄

杜甫的《春望》是在‘’安史之乱‘’中写下的。

写于唐,至德二年。当时杜甫四十五岁。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了唐朝都城长安,唐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抓到长安,因为他官不大,就没囚禁他。至德二年三月(757),杜甫写下了这首很有名的《春望》。

附下全诗:《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这首诗的赏析略。因为题主没要求就不展开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