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的灯谜(有什么雍容典雅的灯谜)_灯谜_谜底_谜面

本文目录

  • 有什么雍容典雅的灯谜
  • 《红楼梦》中,众人出的灯谜都有什么深层内涵

有什么雍容典雅的灯谜

任何艺术都承担着它所应该担负的文化使命。灯谜艺术运用中国文字的形、音、义的变化原理,改变文字原有的演绎规律,取其歧义,借助神思,幻化出无数妙趣横生、美不胜收的精品佳制。同时,各种文字技巧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整合,赋予文化、思想、审美的多重意义,以完整的艺术样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行使着自己启迪智慧、美化生活、丰富心灵、凝聚精神的文化使命。而雍容典雅的灯谜自然是不可或缺,也必然避不开的谜人作谜的艺术取向及追求。说到典雅,自然也离不开与唐诗宋词等中华文化传统,而灯谜这个艺术的跨界之王,很轻松容易地就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了。灯谜是一个很好的载体,所谓“功夫在谜外”,具有传统艺术文化修养的文人学者,玩起谜来自然也将诗词文化书法对联等已有的中华国粹也带到谜中。比如:

灯谜与宋词: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打诗品一句,卷帘格 落花无言

谜面出自李清照《如梦令》的截句。且不说如何扣合,单单其谜面所透出的书卷气与典雅气质便不是一般的谜语所能给予的。本身单就谜面而言,因是宋词,又是著名女词人李易安之作,就显示极雅,而二十四诗品更是评诗赏析品诗的古人论诗方面力作。说其雍容典雅并不抬高。

在《二十四谜品一书》中,书者顽石斋更是将典雅排在第一。其对典雅的阐述为:谜,或以成句挂面,或由作者自拟,往往是面美底雅,运典自然而不生僻,扣合工稳而不诡异,意蕴饱满而不艰涩,遣词精准而不随意。入口甘美醇和,回味恬淡芬芳。

其典雅第一里面也举雅谜数例,现摘一二则享读。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打四字象棋名词 楚河汉界

第一则谜不作细解,留给有缘人慢慢咀嚼消化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三尺浪,入竹万竿斜 名联一句 四诗风雅颂

此谜的谜面在民间及诗界本成名极早,有读过的都知道是唐李峤的《风》,我们若把风的题目隐去,拿来当谜语猜一自然现象,也是可以的。而此诗在灯谜作者的妙巧别解下,却与国粹中的对联发生了联系。并且谜底也是对联中的名句 四诗风雅颂

传说四诗风雅颂是苏东坡对三光日月星的对的下联,真伪未知。此处略去不谈。回头来解此谜,可以将谜底解释为:四句诗都是对风雅致的赞颂或者歌颂。

望风怀想,能不依依 打李清照词一句 念武陵人远也是一则极典雅的谜作,谜底中的武指的是苏武,陵则说的是李陵,谜面出自李陵的《答苏武书》,谜底解析为:怀念苏武的李陵人在远方,从而扣合谜面。该谜从字数上看寥寥无几,而其中所承载的文化之深与重,却是其他艺术武艺之不能比拟的,“谜虽小道,然扩而充之,宇宙间一名一物无不所包。此所谓‘语小天下莫能破,语大天下莫能载’者也。” 回头到细多说此谜多句,此谜很完美地勾勒出李陵去国千里、遥望故乡的痛楚与复杂心境,令整谜意境悠远绵长,可堪咀嚼,可堪回味。

所以说,雍容典雅的灯谜不是没有,而只能说你的触及面还不够深不够广,忽略了灯谜这个文化艺术形式。

像其他的回答,一被问到灯谜如何,就只会复制粘贴一堆烂大街的谜语来敷衍了事。可见绝大多数人对此是一无所知,或者说了解者甚少的。

《红楼梦》中,众人出的灯谜都有什么深层内涵

灯谜又称文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在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一度还涌现了许多谜师。作为一部出自清代的、“文备众体”的典范小说,《红楼梦》中当然不会少了灯谜这样的特色流行元素。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是《红楼梦》最大的创作特色,其中的一种形式就是“谶语法”,包括有诗谶、戏谶、语谶,当然还有“谜谶”。

《红楼梦》中的“灯谜”主要集中在第二十二回和五十回,第五十回的灯谜大多数没有揭开谜底,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第二十二回的灯谜是已经揭出谜底,我们不妨列举一下。

一是预示了家族命运的灯谜。

“猴子身轻站树梢”。这是贾母出的灯谜。从谜面用词上看,作为贾府的地位和备份最高的“老祖宗”,这个“树梢”谜面,也极符合贾母的身份和地位。

从谜面意思上看,“猴子站在树梢上”,稍有风吹,便会晃晃悠悠,随时都有跌落的可能,充满了不安全感,暗含了贾府根基已经不牢固了,处在了“危险”之中。

从谜底“荔枝”来看,“荔枝”即“离枝”,“猴子”要离开所站立的树枝,更预示了贾府“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二是预示了个人命运的灯谜。

元春所做的“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为炮竹,暗示了元春轰轰烈烈、无限荣光之后,为家族的荣耀而牺牲自我、化成灰烬的结局。

迎春的“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谜底是是算盘,暗示了迎春出嫁是父亲贾赦拨弄着算盘,以“五千两银子”作价买给了“中山狼”,也暗示了迎春婚后没有过上一天安宁日子、“镇日纷纷乱”的悲惨命运。

探春的“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是风筝,暗示了探春日后远嫁、与家人天各一方的结局。

惜春的“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谜底是佛前海灯,暗示了惜春青灯古佛、孤寂终生的结局。

宝钗的“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谜底是更香,香燃烧的时间太短了,暗示宝玉虽然娶她为妻,但时间不长就出家了,夫妻缘份极浅,宝钗“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无奈而煎熬的结局。

连贾政也“愈思愈闷,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三是预示了个人特点的灯谜。

贾政的“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是砚台,暗示了贾政恪守忠孝之道,俨然是位道学先生的特点,与贾政的身份相称。

宝玉的“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谜底是镜子,既暗含了“宝玉”这个人物出处的虚幻,又暗含了悲喜无常、叛逆不羁的“混世魔王”的特点。

贾环的“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这个谜面是被元春称作“不通”,而没猜着的灯谜,让贾环自揭谜底为“枕头、兽头”,再次对贾环浅薄的才学作了一个小小的暗示和嘲笑。

作者:温暖前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