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书法特点(柳公权的书法特色是什么)_柳公权_楷书_柳体

本文目录

  • 柳公权的书法特色是什么
  • 柳公权的各类书体都有什么特点
  • 柳公权楷书的用笔特点
  • 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特色是什么

柳公权书法有什么特点?

柳公权唐代书法家,诗人。柳公权书法被称为柳体,自成一家,书法极具特点,柳公权的书法以瘦劲闻名,楷书行书都很精妙,所以在书法上成就很大,被后世所推崇学习。

柳公权的各类书体都有什么特点

柳公权是唐代晚期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以楷书最为著名,他的楷书出自颜真卿,并和颜真卿齐明,并称为“颜柳”,因为他的楷书比较瘦劲,颜体楷书比较丰腴,二者又并称为“颜筋柳骨”。

柳公权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有近百幅,不过很大一部分是伪作,最出名的书法作品有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金刚经》他的行书《蒙昭帖》。

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

据说唐文宗非常喜欢柳公权的书法,把他招为侍书,当时的民间也就穿着“柳体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当时的朝鲜甚至派专人到长安去购买柳公权的楷书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的君主。书法里“心正则笔正”这句话也是柳公权说的。

他的书法以瘦劲著称,用笔斩钉截铁,深透魏碑书法的用笔之道,尤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的“大刀片”似的捺画和骨头形状的竖画的起笔,他的楷书的结构也十分严谨,一丝不苟,在平正中去险绝之势。后世不少著名的书法家学习柳体楷书,比如被称为神笔的王铎,以及清代末年著名书法家溥儒。

柳体楷书《玄秘塔碑》

柳公权的行书和楷书一样,笔画刚劲有力,笔画书写流畅、用笔变化丰富,比如他的行草书墨迹《蒙昭帖》

柳体行书《蒙昭帖》

总之,无论行书还是楷书,柳体都以刚劲著称,不愧为“颜筋柳骨”。我初学书法就是学习的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从中获益良多,如果你喜欢柳体,又想学瘦劲风格的书法,那你就去学习柳体吧,一定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乐趣。

谢谢邀请,喜欢书法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啊。

柳公权楷书的用笔特点

作者:鹏誉轩笔庄(淘宝网),毛笔古法制作传承人

柳公权,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柳公权楷书的用笔,以骨力取胜,从柳字的点画分析,他方笔居多,出锋劲利,折笔处“骨节“明显,收笔干脆利落,处处体现了“体势劲媚“的特点。

点:方圆并用,圆点丰满,方点斩截。

横:起笔横截而下,以凌厉之势向右行笔,顿笔干脆。

竖:起笔以折锋落笔,不管是“悬针“法,还是“垂露“法,都很挺拔稳当。

撇:运笔速度较快,长撇较轻,短撇较重。

捺:此笔形态带有明显的弧形笔势,格外潇洒。

钩:此笔柳体具有独特的造型,钩在直竖垂落到底后向上回锋旋笔挑出,表现特别锐利。

折:只是在带“口“ “日“的字中,有的是左边短竖向上伸,有的右边短竖向下展,显示变化。

挑:此笔都以一顿之后,转锋挑出,特别劲爽!

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柳公权书法特点: 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调重复。 横画大都方起圆收、骨力劲健、起止清楚、短横粗壮、长横格外瘦长,神采清秀。

扩展资料: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夏州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