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这句话?为什么刘邦善待百姓被当作小人,项羽嗜杀,却被当成英雄_刘邦_项羽_魏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狷介 刘邦 项羽 魏晋

本文目录

  • 如何理解“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这句话
  • 为什么刘邦善待百姓被当作小人,项羽嗜杀,却被当成英雄
  • “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你觉得呢
  • 魏晋风度怎么理解
  • 白蕉称得上民国书法第一吗
  • 有人说“不要在别人嘴里找尊严,否则永远卑微”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诗是怎样一种意境
  • 人民的名义,毁掉高育良书记的《万历十五年》,到底是本什么书

如何理解“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这句话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是笑世人看不穿。这句话我的理能是 :一人难知百人意,百人不知一人心。或者说是人各有心,心各有见。人与人之间对同一件事情,由于最终结果与目的性不一样,就会导致对同一件事情,认识不尽相同,或者说完全相反。从整个句子上分析,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从这个句子前后两句话上看,这个所谓的别人,是指大多数人,而不是指个别人员,或者说是指大众而言。这个病癫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上出了什么毛病,只是认知的不同而已。这种疯癫个例除外,多数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是那种犯罪意义上的疯癫。只是大众对这个人行为的评价。所谓大众我认为说到底是从众,大众心理,基本上可以说是从众心理。

第二,从整个句子的第二句话看,这个我是指单一的个体而言。这个笑不是指讥笑、挖苦,或者是冷嘲热讽地讽刺众人。而是指他个人的认识,与大众的认识不一致,甚至是背道而驰,完全相反。

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指,在众人的眼里,对某个人的某一行为,或者某个人做的一件事情,突破了大众的认知,在众人眼里认为这个人,做出的这件事很愚蠢,很荒唐。简直就象一个疯子,才能做出的事情;而做这件事情人的眼晴里,却认为自己的行为非常正确,他对自己行为的选择,只是众人眼拙,没有看清楚罢了。而不是自己做错了,自己已把这件事早看透了。只是众人没看明白而已。〃别人看我太疯癫,我笑别人没看穿〃这个句子,说到底是众人,与某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在认识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或者说巨大的差别,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不存在谁正确,谁错误的问题,谢谢。

为什么刘邦善待百姓被当作小人,项羽嗜杀,却被当成英雄

谢头条邀!

刘邦不但不是小人,而且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说白了就是:万里江山文人捧,千秋功过儒生评,平头百姓跟着人云亦云。好在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这个草根也可以乱扯一通,给“流氓皇帝”刘邦正正名。

历朝历代,无数笔杆子一面标榜自己是清高狷介之士,一面又挖空心思的梦想走终南捷径、为帝王师。遗憾的是:个个都有宰辅相,人多手稠轮不上,于是便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言不由衷的把往儒生帽子里撒尿的刘邦丑化成了小人、流氓,情不自禁的将乌江别姬自刎的项羽塑造成了君子、英雄。

可依鄙人的看法:

项羽是矫情汉,刘邦是本色人。刘邦虽有点小无赖,往儒冠里撒尿,但毕竟还收留了儒生;项羽一言不合,便下油鼎。历代儒士抬项羽,贬刘邦,表面看是“士可杀不可辱”,真相却是失意(败)者同病相怜、惺惺相惜、自我安慰,以求心理平衡。

拿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与项羽的屠城纵火相较,就知历史的选择绝对正确。腐儒好标榜什么贵族气,其实多是嘴上功夫和吃不到葡萄冒酸气。

刘邦知人善任、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礼贤张良、登坛拜信、放手萧何,与参、勃、哙、婴诸将情如昆仲,成三百年汉室之基业,开华夏强盛之宏图,功盖千秋,如何成了流氓、小人?

而项羽生性暴虐、背信弃义、目中无人,以下犯上,杀宋义、弑义帝,有眼无珠,弃韩信、逐范曾,屠城杀降、纵火焚宫,除了那顶没落的贵族头衔和力拔山兮的蛮力外,又有多少君子之风?唯一可称道者就是他上演的乌江别姬自刎那一幕,还多少可以激起后人的感叹和同情。

史册记载的那些刘邦的污点,诸如为了逃命将女儿抛到车下、给我分一杯肉羹、往儒冠里撒尿等等情节,绘声绘色的,似乎不像史家笔法,倒像是文学家的精心加工。其对手项羽就更不用说了,明显带着执笔者的个人的感情。退一步说,即便有,不正说明刘邦是本色人吗,比项羽的“锦衣夜行”又何如?

中国古代帝王中,刘邦是被后世黑的最利害一个。

说刘邦不是军事家。说这话的人可能忘了,古代开国君主无一不是政治家暨军事家,打江山的过程就是军事角逐的过程,因为此时还谈不上什么治国理政。只有高明的军事家才能发现并擢拔军事人才和优秀将领,并量其才而委以任。其手下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就是明证。还可以用一句话反证:在一个用枪杆子说话的年代,那么多的人杰枭雄,谁愿意把宝押在一个不会打仗、毫无胜算的主子身上?

说刘邦无信无义。可刘邦却尊义帝号令,在各路义军中率先发兵攻下咸阳,相较项羽这个楚国贵族的后裔弑义帝(楚王太子)的恶劣行径,究竟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刘邦不但厚葬虞姬,并于立国后为故主义帝和首义的陈胜置守冢几十户,世代血食。换了项羽,能否做到,也值得怀疑。

说刘邦大杀功臣。刘邦跟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平民出身的帝王,朱元璋以自己的平民身份为耻,常常由敏感而暴虐士大夫;而刘邦始终保持豁达大度的气质,不脱平民本色。虽然他也剪除了少数几个威胁皇权的武人功臣,但相较朱元璋大规模的屠杀功臣与文人士大夫,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何况这是皇权时代的通病和死结,谁也不能超越时代局限。

至于说项羽单纯天真,刘邦耍流氓玩阴的,这个我部分承认。但身处古代乱世的政治人物你总不能要求他像商山四皓或竹林七贤,和清泉弹琴、对明月把盏,脱然物外、羽化登仙。你说他是阴谋也好、阳谋也罢,是为了满足个人野心、还是为治国平天下,反正面对各路桀雄或众多竞争对手总得耍点手段。宋徽宗赵佶是个文艺青年,够天真单纯吧,他自己坐井观天也就罢了,还害的治下的臣民跟着他当了倒霉蛋。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国际间政治纷争和商海暗战不是也要讲点策略、施点手腕吗?

刘邦之所以成了后世文人笔下的“流氓”加“小人”,有以下四点原因:

1,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中个人情绪的误导。

2,两千年儒家一脉的传播和失意文人的加醋添油。

3,刘邦自己随心所欲的说法,也即真性情流露。如对汉初三杰张、韩、萧三人的评价,使后世人们记住了这句名言,而疏忽了刘邦说这话的背景。

4,大部分人对传奇浪漫故事的偏好和同情失败者的悲剧英雄情结。

刘邦,还有刘秀是两位被低估的古代帝王。他在军事上的屡败屡战,卷土重来,其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只有后世曹操差可仿佛;在政治上的开明,如汉丞相制的设立和终守,忌禅商山四皓而不废刘盈(事实上是顾忌與情民意),登位后的不忘初衷,与民休养生息,少于享乐,御驾亲征(讨卢绾、英布、匈奴等)。对汉朝持续的朝局稳定都开了好头(有汉一朝,皇帝废立,都没有引发战争和大的流血冲突,基本平稳)。其历史功劳应仅次于秦皇,在汉武、唐宗之上。

对待历史事件和人物,是跟着名人亦步亦趋、醉心于绘声绘色的描述,还是作客观的逻辑分析和总体判断,是看大义,还是拘小节,全赖个人的领悟和积累(也是偏好)。当然这只是鄙人的一管之见。欢迎提问者和各位同志批评、批判。

“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你觉得呢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你觉得呢?

解释:明智的人,与其了解太多的人际关系,不如成为最简单自然的自我;与其谨慎,不如诚实和自由地生活。

大家一贯的想法是人生经历得越多,就会懂得越多,做人做事就会更加方便。实际上,在嘈杂的环境中,思考得越多,经历的事物越多,影响就越大,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变得越来越不真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思考。

相反,如果有没有太多的经历的人,似乎看似稚嫩,但是他们有足够的诚意和勇气,面对人与物时,他们就会拥有赤子之心的初衷,实际上,在与人打交道时,人们最喜欢最真。人们不必担心猜疑,但收获真正的友谊会更容易。

魏晋风度怎么理解

所谓魏晋风度,人所共谈,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一面精神旗帜。但这“魏晋风度”其内涵究竟是什么,确实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作为魏晋时期的人物代表,有建安七子,有竹林七贤,有王羲之王献之,有谢安陶渊明,有数不清的名流雅士,是自先秦百家争鸣的辉煌哲学时代之后,最为闪耀的文学时代。而这种时代的背景,无一例外,都是战争频仍,江山更迭,百姓流离,朝不保夕。

人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中,生死就会成为一个紧要的问题,它迫使人们花一生的精力来面对自己,思考人性,而往往也是在这种环境中,人性恰恰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因为人一旦看开了生死问题,其他的问题,其实就迎刃而解,于是在精神解脱的舞台上,艺术与哲学,都能得到最高级的表达。在先秦偏于哲学,在魏晋偏于艺术。

这些人物在历史上表现出丰富的差别,使人性得以最大程度的展开,这从《世说新语》这样的书中就能了解到。嵇康的慷慨激昂,阮籍的狂啸哭途,王羲之的以书换鹅,陶渊明的弃官归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很难用一种统一的行为标准来规定什么是魏晋风度。但并非不可归纳。

总得来说,魏晋名士的行为表现出来的都异于常态,于是从表面看起来,都是一群怪咖。但要剥去行为的外壳,去探究内里,则会发现一种近乎统一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出矛盾而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自然本真的珍视,另一方面则反过来,用一种反自然常规的表达来表达愤怒不满,其实是反社会的精神。

追求本真,这很好理解,是一个人最正常不过的需求。所以陶渊明才会成为一个极高的标杆,代表淳朴自然的一面。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而去,隐居南山。

而反社会,其实是更多性情不那么中庸的人的一种选择。或疏狂,或狷介,个个都是行为艺术家。王子猷访戴,刚到门口,却兴尽而返;王羲之换鹅,贵书贱卖;王献之为逃公主逼婚,自残其足;阮籍青白眼对人,一醉三月;嵇康绝传广陵散,葛洪痴迷不老仙……为什么如此呢?其内在精神都是反抗,以不同的行为表达反抗。

对于约束人性的社会教条的反抗,对于视人命如草芥的统治阶级的反抗,对于无耻而丧失人格的小人的鄙视,他们在用自己的行为来传达一种完全不同于主流的价值观。他们看似狂放的行为背后,都有同一种对于人的普遍关怀,对于众生的悲悯,社会上层阶级强取豪夺、狡诈欺瞒的戏码他们看得太多,也早已看得厌倦了,他们需要通过自我,来确立另一种标准,另一种精神的旗帜。

为了保存人的良知与精神,而走上了一条看起来幽僻的小路,那是少数人才有勇气走的路,几乎是通过自我献祭的方式,来表达生命本身。向那些乐于战争,乐于侵伐的刽子手们呐喊,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啊。其实人生有更美丽的风景,有更值得的事,有更高级的理念,有更合理的存在方式。

这大概就是魏晋之风度了吧。他们会赢吗,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他们透过荒诞攫取生命最真实的果实,精神硕大,永远的成为后世的明灯,为每一个黑暗时代的暗夜行人指引着方向。

白蕉称得上民国书法第一吗

白蕉先生是民国时期的书法名家,与于右任齐名。白蕉的书法水平在民国属第一梯队。是学王的帖学一流高手。

(白蕉头像)

如其作品行书《陶渊明诗手卷》(见图)。用笔精到、虚灵、爽利,变化生动。结构严谨精微,虽字与字独立无牵丝连接,但气势贯通,章法疏朗。和杨凝式的《韭花帖》大的章法上较相似,行距宽疏,字字独立,但形散而神不散。淡雅简远。有自然之趣,萧散空灵之韵。

什么是用笔虚灵?

指书写时提笔书写,线条较细,劲健而骨力内含,有柔中带刚的风骨。笔势圆活,用笔沉着。虚笔实笔应并用。朱和羹说:“笔不虚,则欠圆脱,笔不实,则欠沉着。专用虚笔,近似油滑,仅用实笔,又形滞笨。虚实并见,则虚实相生。″虚灵用笔是以有力量感为前提。笔画虽细,须有细劲的效果。

白蕉论执笔:“怎样去执笔,这问题又正和怎样去用筷子一样,简单而平凡。″论碑与帖:“碑与帖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碑版宏肆,帖萧散。宏肆务去粗犷,萧散务去侧媚″。

白蕉先生擅长行草,得晋人王羲之精神,还擅长画兰花,沙孟海《白蕉兰题杂存卷跋》:“白蕉先生题兰杂稿长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弛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有人说“不要在别人嘴里找尊严,否则永远卑微”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尊严是做人的基夲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尊严是一个人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尊严拒绝乞讨,永远不要在别人嘴里找尊严。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诗是怎样一种意境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必惆怅近黄昏。

可以用这一句来解释!或者用曹孟德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句也比较吻合。

白乐天和刘禹锡在青年时就相识成为好友了,经常在苏杭一带游玩赋诗,虽然谈不上发小,但绝对是至交好友。

本诗的作者刘禹锡是一个相当顽强的牛人!

当年游玄都观,写了一首诗讽刺权贵。“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结果被贬,十四年后,刘禹锡故地重游,豪气弥生,大笔一挥“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可见刘郎之锋芒。

刘元相和之诗不少,还有一首比较出名,就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里面有一段千古名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倍见心胸气度!

更有那一首《秋词》绝对是可以看到刘郎的豪情不同于常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他被称为诗豪!

白居易给刘禹锡写诗感叹年老衰退多病支离,做为同样属性刘禹锡肯定也是深有同感,但以他的豁达肯定不会在意此事,凭他的豪情万丈自然要安慰老友一番,于是便回了一首诗相劝。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便是此诗的结句。

桑榆,原指日暮时分。后来引伸为老年。语出自隋书“今年六十有六,桑榆云晚,比於畴昔,昏忘又多”

这个画面就是,落日的光辉照在桑树和榆树上,通过树枝间的透射,形成了万里霞光。

潜台词就是,不就是眼睛花,耳朵聋么,多大点儿事?老年人有老年人的风范和气度,好好享受便是!

其实刘禹锡说得对,白乐天晚年过得可是极度富贵荣华的生活。

人民的名义,毁掉高育良书记的《万历十五年》,到底是本什么书

《万历十五年》稍微有点躺枪。不过这本书作为一个道具,在反腐大剧里对于刻画人物、推进合理情节,是到了应有作用的,这个道具用得相当合适。

一、《万历十五年》在历史圈(更不用说明史圈)知名度非常高。稍微有点这方面知识积累兴趣的,大致都知道这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这就省掉了剧中人物还要花时间介绍、拖沓节奏的弊病。

二、《万历十五年》相对于其它历史类著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语言浅显易懂、故事化强、阅读容易。所以高小凤这种没什么文化基础的小姑娘,只要她认字数量足够,有明师突击培训,她是能够读完这一整本著作并且记住一些要点的,高大教授也会相信她能读《万历十五年》。如果高美女说自己在读《明实录》之类,那就太假太难取信于人了。

三、《万历十五年》另一个突出特点:虽然文字浅近、也没堆砌太多的专业名词,但它仍然被视为一部明史的学术类著作,大教授们说自己对这书有兴趣、喜欢看,也不丢人。书作者的切入角度比较新颖,而且有海外学人的身份加成,所以在一二十年以前,这书还是一种有文化会思考的象征。

正是因为这本书的这两个特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有学术价值,它才适合成为大教授和小美女的沟通媒介,说服力很强。至于编剧是不是有点吐槽的倾向,吐槽那些拿着几本通俗说史类畅销书自认专家的,就不知道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