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晚年为什么想除掉诸葛亮(如果刘备真得到天下会除掉诸葛亮吗)_刘备_荆州_关羽

本文目录

  • 如果刘备真得到天下会除掉诸葛亮吗
  • 如果刘备一统天下,诸葛亮会被找个借口杀掉吗
  •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不替刘备报仇
  • 关羽张飞被害后,为什么刘备没有杀了诸葛亮
  • 三国中刘备临死为什么还给诸葛亮下套刘备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 为什么有人说刘备临终前,想要杀死诸葛亮呢
  • 诸葛亮为什么要故意失荆州真正原因是什么
  •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

如果刘备真得到天下会除掉诸葛亮吗

答案是:不会。

很难想象刘备能灭掉曹魏和东吴集团,成为那个时代笑的最开心的人。不过,既然这是一个假设,那我就斗胆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刘备不杀诸葛亮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刘备会看人,而诸葛亮也不是一个野心家。

刘备作为那个时代最成功的君主之一,他看人、用人的眼光都是出类拔萃的。例如,使用魏延镇守汉中,看出马谡华而不实,都被其后的事实证明是正确的。自然,对于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诸葛亮更是看的一清二楚,诸葛亮的忠诚、节操不会让刘备产生戒备心理,自然没有杀他的理由。

诸葛亮不是司马懿,他没有越粗代庖的野心。在蜀汉当政期间,他一心为公,并没有大肆培植自己的势力,形成足以威胁到执政者地位的情况,对刘禅尚且如此,对刘备就更不可能,因而刘备不会对诸葛亮有杀心。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如果刘备真能一统天下,或许这时候诸葛亮早就累死了,那刘备就算为了杀而杀也找不到机会了。

如果刘备一统天下,诸葛亮会被找个借口杀掉吗

如果说真的有刘备统一天下的那一天,那么诸葛亮是有很大可能会被刘备给杀掉的,虽然说刘备本人也是一个仁义君子,贤德之君,但是如果一旦天下大定,那么诸葛亮就会从一个忠心辅佐刘备一统天下的能手忠臣变成了刘备治理天下最大的阻碍,和最大的心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诸葛亮剧照

一,能力强,功劳大,功高震主,封无可封。诸葛亮作为刘备阵营最为主要的首脑性人物,一旦真的刘备取得了天下,那么论功行赏,诸葛亮的功劳谁人能比,毕竟论能力诸葛亮的本事在蜀汉还真没几个能比得过他,而且以诸葛亮事必亲躬的性格,这种统一天下的大事又怎么少得了他的统领谋划,那么刘备就会面临一种艰难的选择,如何赏赐诸葛亮,毕竟诸葛亮已经位极人臣,再无可封了,而统一天下总不可能毫无表示吧,所以功高震主,自古以来都没什么好下场的。

二,诸葛亮在军政两方面的巨大影响力,极大地威胁到刘备的地位,如果刘备真的统一天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在军中,朝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是刘备所无法比拟的,所以以诸葛亮在军中,朝中的巨大影响力,试问刘备还能安心坐稳自己的江山吗?毕竟真正衷心他的人不是死了,就是垂垂老矣,维持朝中,军中的支柱都是诸葛亮提拔的中青年的存在,这些人对他的忠诚会有多少,他自己也不敢想象的。

所以说,如果刘备真的一统天下,诸葛亮的存在必然是他坐稳天下的最大阻碍,即便是他自己碍于往日的情分,和对诸葛亮的感激之情,不忍动手,也会有很多有心人鼓吹,煽动二人的关系,毕竟诸葛亮的存在确实是刘备的一种阻碍,而野心这种东西也说不准,天下和情分,刘备的选择,自然显而易见,毕竟要想杀一个功臣,理由,方法是有很多的,大不了最后给他平反,坏事全推到奸臣身上罢了。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什么不替刘备报仇

我是来自中国香港的肥大叔,我来回答:

其实诸葛亮不是不想报仇,而是时机未到,总不能因为报仇而舍弃整个国家,那肯定也是刘备不想看到的局面。 而且夷陵之战以后,三国出现了罕见的和平局面,这才是蜀国最想看到的,只要给他们时间休养生息那就可以挽回夷陵之战的损失。 加上曹魏内部矛盾也愈演愈烈,所以也没功夫管其他两个国家,这对于蜀汉还有东吴来说都是难的的机会。

而且刘备真正的理想是要匡扶汉室,让汉朝的血脉继续延续下去,这也是刘备建立蜀汉的初衷。 所以诸葛亮此时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帮刘备报仇,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刘备的遗愿,以报答刘备的恩情。 所以经过各方面权衡以后,诸葛亮选择同东吴重修于好,并且制定了北伐的策略,毕竟曹魏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只可惜这个理想可能比报仇更难实现,诸葛亮六出祁山获得的战果平平,关键是碰到了保守的司马懿,根本不敢主动出击求战。 最后诸葛亮求胜心切,加上身上背负的压力太大,最终过劳而死。

其实刘备和诸葛亮的死都体现出了他们各自的情义,是一位值得结交的大丈夫。 蜀国虽然是三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但大家始终还是对蜀汉的感情最深,每一位蜀将都继承了忠义二字,起码不会愧对自己的一生。

感谢阅读!

关羽张飞被害后,为什么刘备没有杀了诸葛亮

刘备视诸葛亮为心腹,关羽张飞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如果一个人折了左膀右臂后,除掉心腹,那他可能会造成离心离德,众叛亲离。再说了,刘备有什么理由杀诸葛亮呢,他的后继事业还要有人辅佐。

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指明了未来经过三分天下后,再开创统一大业。刘备的“匡扶汉室”之志,深得诸葛亮钦佩。诸葛亮感刘备的知遇之恩,也是拼尽智力,忠心耿耿。

刘备事业的开创离不开关羽张飞,但是事业腾飞离不开诸葛亮。在智力上,诸葛亮远胜关羽张飞。诸葛亮和刘备在很多问题上看法一致,可以说他们是古今中外难得的君臣搭档。没有一个人蠢到,事业蒸蒸日上时,杀掉自己的心腹。

总之,刘备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诸葛亮,他视其为心腹,他们也是难得的君臣搭档,君臣之间坦诚相待,刘备也不会蠢到杀掉自己的心腹。

三国中刘备临死为什么还给诸葛亮下套刘备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刘备有雄心壮志,必然俱备包容胸怀,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择大义,应该是真。

为什么有人说刘备临终前,想要杀死诸葛亮呢

因为有些人真的很闲,想象力也太丰富,刘备临终前不可能杀死诸葛亮,反而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现在网上有种说法,说在刘备临终前托孤时,故意用“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来试探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应答稍有差池,那么事先埋伏好的刀斧手就会冲出来,将诸葛亮杀死。

有这种想法的人只能说阴谋论看多了,而且太年轻太天真。这种试探毫无意义,任何一个稍微有点政治头脑,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回答。不要说诸葛亮这种忠心赤胆的人回答不会错,就算换成曹操、司马懿在这个场合下,也肯定会表现的非常完美,做出一个正确的回答。

刘备也是混江湖多年的人了,见识的场面多了,怎么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诸葛亮真的有异心,这个时候做试探除了增加诸葛亮的警惕之外毫无意义,他怎么可能会做无用功。

而且经过夷陵之败,蜀军主力损失殆尽,而魏吴对蜀汉又是虎视眈眈,可以说内忧外患。而蜀汉内部派系林立,人数最多的益州集团刚刚归附不久,人心不稳,刘备依仗的荆州集团在夷陵之战中损失惨重,而且失去荆州以后也是后继乏人。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可以选择托孤的人选可以说除了诸葛亮之外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他即使真的不信赖诸葛亮,此时也别无选择。

所以这个时候刘备说的话,只可能是肺腑之言,而非试探。

诸葛亮为什么要故意失荆州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不尽人意

演义难免瑕疵

虚构大失本真

各位欲编随痴

这不是诗,打油诗也不是,这只是26字的回答

刘备诸葛亮为何要借刀杀关羽

从情感而言,刘备不太可能杀掉关羽;从稳定人心而言,刘备也不会杀掉关羽让将士们失望;从军事利益而言,刘备也不希望杀掉关羽而失去荆州。

如果刘备不想杀关羽,借给诸葛亮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杀关羽。

但是,历史就是历史,不可否认,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绝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记载那么简单,里面猫腻很多,这个值得仔细品味。

01

孙权、曹操就是睡觉也在梦里惦记着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217年)春,孙权与吕蒙商议,准备伺机收回荆州,于是积极备战。孙权又命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同意修好,立誓重新结为姻亲。

这是非常敏感的时刻,值得仔细琢磨一下。

回过头来看一下,孙权对荆州的意图吧。

208年,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就占据了荆州部分地区,孙权碍于孙刘联盟的存在,而且面对着曹操的威胁,没有跟刘备彻底翻脸,但始终存在着纠结的情绪。

周瑜是坚定地主张杀掉刘备、诸葛亮,夺回荆州的,一了百了,但当时孙权没有同意。孙权留着刘备、诸葛亮,并不表明他不惦记着荆州。仅仅是认识、策略不同,但夺取荆州的意图一样。

周瑜病逝后,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让鲁肃代替他的职务。鲁肃是孙刘联盟的始作俑者,也是坚定地维系孙刘联盟的存在。鉴于君臣关系,鲁肃不得不服从孙权的安排讨要荆州,但可以用“阳奉阴违”来说明鲁肃的态度。鲁肃不希望对刘备集团斩尽杀绝,这也符合孙权的意图。

217年,鲁肃病逝,吕蒙接任鲁肃镇守陆口,鲁肃所统带的人马全部交由吕蒙。自此开始,吕蒙就在设计夺取荆州的问题,这也是孙权一直在琢磨的问题。

这个吕蒙就是连下长沙、桂阳、零陵三郡,逼迫刘备湘水划界的“吴下阿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狠角色。孙刘联盟不可能一直处在蜜月期,收回荆州是孙权的既定目标,是早晚要解决的事。

吕蒙接替鲁肃,这个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但刘备集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时的曹操,对于荆州也是觊觎已久。

在曹仁败退南郡之后,经过多次的交战,也始终没有任何的收获。关羽坐镇荆州,对于曹操企图南下,染指江南是极大的障碍,清除这颗眼中钉是曹操一直盘算的事情。孙权主动求降,图谋荆州,曹操自然是心中大爽,不谋而合,一拍就合。

在荆州面临如此严峻局势的情况下,而刘备呢?不是设法破解荆州的危局,却做出了进攻汉中的战略决策。

02

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采纳法正的建议主动进攻汉中,发起了对曹操集团的作战。至219年五月,战役结束,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

曹操方面,由于跟孙权达成了妥协,建立了形式上的联盟,基本解除了后顾之忧,曹操亲自坐镇,全力进行汉中之战。

刘备方面也是以举国之兵,参与了这场大战。最终刘备取得了胜利,但战役的结果,远远超出了刘备的预料。

第一,刘备已经到了“男兵女运”的地步,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第二,曹操主动撤军,将汉中人口撤离,基本上就留给了刘备一座空城。

此战,曹操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虽然刘备占据了汉中,但也称不上是重大的胜利。

但刘备还是兴奋异常,大大地庆祝了一下,就在汉中,迫不及待地自立为汉中王。

03

襄樊之战

219年七月,就在曹操刚刚撤军两个月之后,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

这个时间节点非常微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汉中之战时,孙权也曾经进攻合肥,在曹操背后用兵;襄樊方向,曹仁也与关羽存在摩擦,但都没有大规模地冲突。

这都是很理性的决策,孙权想趁机揩点油水,关羽围魏救赵,减轻汉中方面的压力。

但是,汉中之战已经结束,关羽却发动了大规模的襄樊之战,这不合常理。

第一,曹操不是大败,而是主动撤军,基本的势力还在,关羽不存在痛打落水狗的情况。

第二,刘备已经在汉中几乎耗尽了最后的精力,无暇再顾及荆州的情况,关羽为何还要惹是生非呢?

第三,关羽一向与糜芳、傅士仁不和睦,刘备没有精力派遣大队人马驰援关羽,起码派赵云等大将去坐镇南郡,协助关羽也未尝不可。

第四,智勇双全的关羽不可能不清楚战役的后果,即便占据了襄樊又能如何呢?失掉荆州那可是要命的事,关羽岂能不知?

由此看来,在战略上或者说在信仰上,关羽与刘备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刘备汉中称王,已经超越了关羽坚守的底线,刘备已经成为背叛朝廷的汉贼,与曹操无二,这恐怕是关羽不能容忍的。兄弟情义再重,在忠君面前都微不足道。

关羽孤军奋战,不成功便成仁,为了自己的信仰,孤注一掷。

在刘备、诸葛亮来说,胜则有利,败亦无妨,随他去吧。

否则,就刘备与关羽的情义,岂能对襄樊之战这么大的战役无动于衷?

就诸葛亮而言,一向谨慎有余,谋事致密,岂能不管不顾,任由荆州事态听天由命?

没有足够的史料佐证,刘备、诸葛亮有借刀杀关羽的意图,但的确出现了匪夷所思的结果。这个绝不能仅仅以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诸葛亮料事不周来解释这件事。

史学家尚且不能定论的事,我们也不好妄加揣测,但仔细品味这段历史,是很有教益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