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以“战无不胜”作一首藏头诗
- 十二生肖中,最好胜的是哪个
- 十二生肖哪个晚年比较幸福
- 项羽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是怎样在垓下兵败自刎身亡的
- 韩信为何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的师父究竟是谁
- 为什么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最终不能打败孙权和刘备
- 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有哪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将军
- 曹操赤壁之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赤壁之后怎么屡战屡败
- 明朝的军队溃不成军,降清后为何变得战无不胜
- 战场上有哪些王牌军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如何以“战无不胜”作一首藏头诗
战疫(绥发五言原创)
战 疫 再 出 发,
无 毒 使 命 抓;
不 需 识 素 面,
胜 利 便 还 家。
注释:新冠疫情反复爆发,白衣天使、抗疫战士一次一次奔赴前线,消灭病毒使命牢记心头,英雄保家卫国不计个人得失,不战胜病毒誓不回家。献给默默奉献的抗疫英雄们!
十二生肖中,最好胜的是哪个
十二生肖中,最好胜的是生肖羊,生肖虎,生肖鸡。
生肖羊的人很有野心,当自身的实力还不足够实现他们的野心时,他们会静下心来提升自我。但是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后,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展现自我,展现自己的才华,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认可,才华能被赏识。
生肖虎的人非常强势,拥有与生俱来的王者风范。不管做什么,他们都喜欢掌握主动权。
生肖鸡的人好胜心强,什么事都喜欢争第一,他们不允许自己低人一等。不管在任何时候,他们都想表现自己,表现欲极强。不过他们自身很有实力,有高调的资本。
十二生肖哪个晚年比较幸福
老来难,所以每个人都盼望老所所养,老有所乐,儿女孝顺,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那么十二生肖哪个晚景最幸福,一起往下看,看看有你吗?
生肖龙
属龙的人命带富贵,他们年轻时骄傲放纵,工作止步不前,但他们从不服输,总能怀着一股傲气扭转乾坤,改变命运。
属龙的人会越挫越勇,所以,他们随着年岁的增加,越老越会挣钱,而且财气是与日俱增。
他们对子女要求严轲,他们不服输的精神是后代的榜样,因此他们晚年非常幸福,后辈们是既孝顺又佩服。
生肖蛇
属蛇的人一向不喜欢热闹,让人觉得特别高冷,难以接近,实则他们并不冷漠,他们善良孝顺,踏实稳重。
属蛇的人由于内敛的性格,他们朋友较少,一惯的孤军作战,反而让他们练就了意志坚定,勇往直前,战无不胜,财富源源不断。
生肖羊
属羊的人脾气倔强,个性刚烈,他们从少年到中年,虽有起起伏伏,但一直不是很顺遂,遇到不少麻烦事,操心的事特别多。
他们早期为了证明自己,过上飞黄腾达的生活,被别人看不起,贬低自己,但是人都是成长的,加之他们的傲骨,时间越久,属羊的运势会越来越好。
属羊的人一到中晚年,他们的运势一度猛转,儿孙孝顺,可以安享晚年,幸福的令人羡慕。
生肖猴
属猴的人一路走来苦辣酸甜,什么滋味都尝过,他们的人生可以说特别精彩,什么艰难困苦都经历过。
他们风光过,也落魄过,一辈子算没有白活,所以他们老了之后,性格有所改变,只想清闲地安享晚年,享受一下儿孙绕膝之乐。
生肖猪
属猪的人个个都说他们天生的好命,也是,他们天性乐观,乐观的人活的总是不会太差。
他们想吃就吃,管他胖瘦肥壮,从不忌口,这是许多人羡慕不来的。他们疼爱后代,不多管儿女闲事。
他们只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子女,带孙儿无怨无悔,操持整个家,为家庭后代带来福分。
@红红梦美结语: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谁都是从无到有,勤奋努力的结果。早年吃苦也不算什么,毕竟有苦有乐才是人生,只要晚年幸福,就能让人羡慕,这辈子就是人生赢家。
项羽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是怎样在垓下兵败自刎身亡的
公元前202年,韩信在垓下设下埋伏,准备与项羽决定大战。韩信先是让汉军叫骂项羽出战,韩信使用的是诱敌深入之法,让项羽上钩。果不其然,奈不住性子的项羽率一队人马杀出,进入了韩信设计的埋伏圈内,韩信用重兵团团围住项羽,多次突围未果的项羽,陷入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绝境。韩信抓住楚军士气低落的情景,命汉军唱起了楚歌,使用攻心之术,打乱楚军情绪。
项羽看到士气大落,心情急躁,正在这节骨眼上心爱的虞姬也自杀了,更打击了项羽的精神情绪,最后率几百突围,逃到乌江,项羽面对滔滔的乌江,后有汉军的追击,在看看自己的狼狈不堪的样子,谢绝了乌江亭长渡江的好意,便率几十人厮杀汉军,最后项羽以不愿受降而自刎身亡。
项羽垓下兵败乌江自杀有两种原因
第一,冲入了韩信设计的埋伏圈内,韩信把项羽人马团团围住,项羽突围几次伤亡很大,被困圈内,外无救兵,内无粮草,楚军疲惫不堪,士气大落,精神上楚军就输了一半。韩信使用汉军唱楚歌攻心术,打乱楚军情绪,才使项羽自乱阵角,这时的项羽已经控制不住了局面。
第二,项羽的美人虞姬起到了关键作用,虞姬不但没有鼓励项羽杀出重围的决心,反而选择自杀,这对低落的项羽,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虞姬也许是怕连累项羽,不愿当累赘,这才自杀,从这里看出虞姬,还没有真正了解项羽的刚正不阿的性格。大概虞姬还有一种想法,哪就是看到项羽的绝境了,不愿受服汉军侮辱而自杀。
第三,项羽逃到乌江,谢绝亭长好意,不愿渡江求生。项羽宁愿战死也不受辱,这与项羽的刚强的性格有关,不愿意使用诡计,愿意光明磊落的正面交锋。正因为这样,韩信才抓住了项羽的弱点,把他战败。
如果项羽纳众人之谋,知人善任,不恃才自傲,刚復自如,会雄霸天下。但是偏偏上天按排了,善用诡谋的小人刘邦来相克他,这也许是命中注定的结局。让人们惋惜,司马迁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韩信为何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的师父究竟是谁
韩信是个谜。历史上所有的大军事家要么出生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要么有一个了不起的师傅。但是韩信却出生在一个苦难的平民之家,也从来不知道他跟着哪个人学过本事。
(韩信)
当他进入我们视野的时候,他全身都是苦难,要么爹娘死了,连埋的地方都找不到;要么去别人那里蹭饭,别人不给他吃;要么别人嘲笑他挂一把宝剑在屁股上装逼,让他从胯下钻过去;要么他四处找工作,没有人把他瞧上眼。总之,说到韩信的早年,满满都是泪!
但是,当韩信在刘邦那儿被封为大将以后,他的战略战术,他的排兵布阵,他的那些仗,都让天下人吃惊。他不但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甚至还直接把当时最强悍的巨无霸项羽摁倒在地,让项羽心服口服地自杀。
那么,韩信究竟从哪儿学到了这么大的本事呢?有没有师傅呢?也许有那么一个隐士,曾教过韩信本事。但是,因为韩信从来没对别人说过,我们也不得而知。
不过,我个人倒是觉得韩信不像有师傅,他应该是看过一些兵书,然后凭着他过人的理解能力和天才的禀赋,自己融会贯通,最终实现了无师自通。
仔细分析韩信的军事思想,可以看出,他是博采众长,同时又能深悟打仗精髓的。为什么说他博采众长呢?
(胯下之辱)
春秋战国时期,应该是中国战争史的一个分水岭。之前的所谓战争,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人数不会很多,类似于械斗。二是打仗讲规矩,要师出有名,还要等量比拼。三是主要靠勇敢和力量,不讲阴谋。
但是当出现了孙武、吴起、孙膑这样一些军事家后,谋略就空前地重要起来,而且常常成为战争的决定性的力量。看孙膑和庞涓打仗,取巧的孙膑,怎么把强大的庞涓逗得团团转,我们就明白了。
韩信的军事思想,是既有春秋战国早期的讲纪律讲规矩拼勇力的打法,又有讲谋略的打法。比如他的背水一战,就是要激发士兵的勇敢,和项羽的破釜沉舟差不多。又比如“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又是械斗中以多打少的方式。再比如他的暗度陈仓,就是谋略家“兵不厌诈”的做法。再比如他的四面楚歌,又符合孙武等人“攻心为上”的思想。总之,韩信是一个集大成者。
(四面楚歌)
韩信除了是个集大成者外,他还深得打仗精髓。打仗精髓是什么,就是无套路,无招胜有招。赵括学兵书学得最好,套路最多,最终却打败了。韩信基本上没有套路,怎么好就怎么来,这就是最纯粹的最天才的军事家的做法。
除此外,我为何还说韩信没有师傅呢?因为他并没有留下什么作品。孙武、吴起、孙膑都有作品留下来,他这个了不起的军事家却没有。他为什么没有呢?并非他不识字,我觉得应该就是他没有系统的理论训练,而纯粹凭感觉,所以也总结不出来。
为什么曹操统一北方的时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最终不能打败孙权和刘备
曹操能一统北方,却不能打败偏安一隅的孙刘联军,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前人在这方面已总结了不少,这里再班门弄斧一次,颇有点咀嚼别人饭菜的滋味了。?
首先,北军不习水战。曹操统率的军队大多来自北方,很适合在北方旷野作战,骑兵步兵都很历害,尤其是曹操的虎豹骑,更是所向披靡。但来到南方,江河湖叉,星罗棋布,就大大限制了北方军队的行动。孙刘联军长期在南方生活,水战正是他们的长项。其次北军不附水土。北方人到南方不附水土,坐不得船,来回颠簸呕吐得利害,头晕目眩,战斗力大减。再加不习惯南方气候,疾病流行,特别是发生了温疫,部队减员很历害,再战下去,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其三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曹操一统北方,威势大盛,自己也不知不觉傲骄起来,觉得自己已达到战无不胜的境地,兵锋指处,刘琮授首,刘备败逃,一个小小的江东孙权,和刘备些许败兵,岂能阻挡我曹家大军。因此兵不血刃,马不犒牧,不作充分准备,不习南方水战,就浩浩荡荡将大军开了过来,釉舻千里,旌旗蔽空,把酒临江,横槊赋诗,不可一世。然而骄兵必败,两军对阵,曹军的弱点就曝露无遗。其四不利久战。曹操一统北方不假,但西北尚有马腾韩遂西凉兵马虎视耽耽,北有匈奴强弓弯刀时刻欲入侵抢掠,东北有辽东公孙氏叛服不定,这些时刻威胁着曹操刚建立的政权;还有来自朝内更大的威胁,那就是朝内的反对派,也时刻在谋划着颠覆曹阿瞒的专权。所有这些都要求曹操在南方速战速决,不可旷日停留。其五军队组成繁杂。曹操统帅的几十万大军,有自己起家的部队,有收编投降过来的黄巾军,也有新接纳的荆州军。在这些军队中,除曹操起家的部队外,其他的都是迫于曹操威势投降的,心里并不真心屈服曹操,曹军胜败对他们无关紧要。其六出人意料。隆冬季节,只刮西北风,没想到会刮东南风,更没想到孙刘联军会用诈降计,趁风势发动火攻突袭,以致千里战舰化为灰烬,大火蔓及江北岸营寨。温疫加火烤,弄得曹操焦头癞额,也只好仓惶北去。
因此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历史规则。曹操一统北方,自感天下谁敢与其争锋?傲骄之心让自己失去了理智,不休整,不整训,仓促起动大军,急躁冒进,讨伐孙刘联军,以致吃了大亏,一统天下成了泡影,却让历史走进了三国鼎立时期。
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有哪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将军
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领袖!最伟大的的统帅!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主席亲自领导和指挥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毛主席的战略战术,军事理论,军事思想世界第一,无人能比,毛主席亲自领导和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只用大刀长矛,土枪土炮打天下,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毛主席英明果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天下无敌,连美帝国主义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世界人民拍拍手称赞,世界上只有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堪称常胜将军,世界上最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
曹操赤壁之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赤壁之后怎么屡战屡败
赤壁之战是曹操最接近能够一统天下的时候。如果这会儿刘备和孙权真的被曹操击败的话,曹操都不需要派兵马,只需要一封书信就能收降全国其他势力。这时候西凉的军阀,比如马超、韩遂他们,名义上都是听从朝廷号令的。除此以外,就剩下汉中的张鲁和益州的刘璋。这二位其实早都有投降曹操的心思了。
曹操赤壁之战之后,自己这会儿也已经50多岁了。没有了自己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但也并不是屡战屡败,其中也消灭了西北割据的各个军阀们,从汉灵帝以来,凉州其实一直都反复叛乱,不怎么受中央的管理。曹操能够平定凉州也是很大一件功劳。
然后主要是汉中之战的失利,让曹操发现没办法一举消灭刘备。濡需口之战,发现没有强大的水军也很难攻克江东。这两件事让曹操明白了自己很难在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天下的夙愿了。
建安十八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这会儿开始曹操的心思就已经不在对外作战上了。而是想着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和解决宫廷内部斗争以及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曹操晋升为公,是破坏了汉朝老规矩的,已经有了明显的僭越举动。很多氏族尤其以荀彧为首,都是极力反对曹操这样做的。
所以曹操老年以后,主要的精力都需要在内部斗争分歧上。确认了立曹丕为太子以后,也要搭建太子领导班子,解决给自己死后权力交接的问题。
明朝的军队溃不成军,降清后为何变得战无不胜
原因很简单,清军不欠军饷。
从明永乐帝开始,募兵逐渐就成了明朝的主要军力。相比于宋代,明代其实是完善了募兵制的,首先兵源都是青壮年劳动力,在入伍之后,明军的训练项目也是很多,虽然王朝中期和末期有疏于训练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总体而言,明朝的募兵可以很能打,前提是按时发工资,打好了还有经济奖励。
然而明末政府经济情况惨淡,经常是给当兵的开不起工资。如果说不给奖金就算了,现在连工资都要扣,那谁还干啊!不给发工资,当兵的自然就没理由玩命打仗,毕竟都不是受爱国主义教育长大的,没那些民族大义。所以明末的明军基本不是什么交战一处经过苦战被打败,通常都是开完枪看着要短兵交接了,转身拔腿就跑,用一个词来讲就是一触即溃。
如果只是消极打仗,那还是好的选项。有些地方欠饷严重了,当兵的吃不饱饭,也就哗变了。明末的农民起义军中,不乏哗变的前明军士卒,甚至在农民起义早期,这些明军还是战斗主力。
降清之后的前明军队,不仅有了工资保障,还被清军严格的军纪所约束。在物质精神的双重保障下,这些当兵的自然就会玩命的打仗,而原本的训练素质就不差,一旦都发挥出来,自然就是很强的战斗力了。而南明的军队大多数还是那样,这些新投降的军队也很清楚自己的前同事们啥情况,因此打起来出现一边倒就很正常了。
战场上有哪些王牌军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
1930年1月,为应对即将爆发的蒋冯阎军阀大混战,南京中央军校以在职教官和毕业学员为骨干,以在江浙地区招募的新兵和缴械的唐生智所部湘军(反蒋失败)士兵为基础,组建了六个军校教导团。其后合编为下辖两个旅的“教导第二师”。
(首任军长关麟征)
师长由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兼任,两名旅长分别是汤恩伯和罗铁华,教二师装备精良人员充实,师直属部队有特务团、骑兵团、炮兵团、工兵团、辎重营和通信大队。同年5月中原大战终于爆发,教二师更改番号为“教导第四师”参加军阀混战。
期间徐庭瑶接替了张治中的师长兼职,曾经率部击败过西北军虎将吉鸿昌的部队,由此被视为中央军一等主力。遂于战事告停的1932年冬,被军政部升格扩编为陆军第17军,徐庭瑶擢升该军上将军长,下辖第2师、第4师和第25师,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后,第17军40000余人紧急驰援华北,在古北口、喜峰口痛击日寇。
(徐庭瑶)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打响第一枪后,军事委员会整顿和扩编作战部队,以第17军之第2师、第15师拆分成立第52军,黄埔一期名将关麟征出任军长,第2师师长郑洞国(黄埔一期)、第25师师长张耀明(黄埔一期),一支抗日劲旅就此诞生。第52军成立后划归第一战区第2集团军总司令刘峙指挥,在保定、石家庄等战役中苦战旬月,哪怕是刘峙率先逃跑,关麟征所部仍然力战不止,虽伤亡惨重,但是也给华北日军以沉重打击。
次年初转隶汤恩伯第20军团参加徐州会战,划归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指挥,是台儿庄大捷的主力攻击部队,战役中关麟征率军首先逐退日军第5师团的坂本支队,并给予重创迫使其狼狈逃出战场,再参与围歼已成孤军的第10师团濑谷支队,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是役日军伤亡超过万人,成为入侵华北以来的首次大败,而第52军也由此尽显战力之强悍。
(张治中)
战后关麟征因功擢升第32军团长,第52军军长一职由同学加同乡张耀明接手,同时将新成立的第195师调入,该军遂成为下辖三个师的甲种军。其后参加武汉会战和南昌会战,1939年初,以张耀明的第52军、陈沛的第37军和夏楚中的第79军合编重建第15集团军,关麟征任集团军中将总司令,隶属于薛岳的第九战区作战序列,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浴血奋战于湘北战场,终于迫使冈村宁次收兵撤退,为确保长沙不失立下汗马功劳。
1940年,已经侵入越南北部的日军开始蠢蠢欲动觊觎滇南,企图伺机侵入抗战大后方云南内陆,关麟征亲率第52军千里驰援滇越边境,重组第9集团军驻扎滇越铁路以东的滇南山区,多次击退日军的进犯,有力拱卫了大西南的稳定。因此,在全面抗战的八年当中,第52军实际一直顶在抗日前线,打遍华北、华中和西南,几乎是无役不胜,只是调防滇南一段历史较被忽略。
(第三任军长赵公武)
第52军的名声虽然不比“五大主力”显赫,但实际战力并不输亏,因被习惯称为“第六大主力”,之所以本文将该军特别回顾,乃是因为整编第74师1947年覆灭于孟良崮、1948年重建的第74军再被歼于陈官庄,新一军和新六军在1948年的辽沈战役中完全被歼,第5军覆亡于淮海战役陈官庄,第18军淮海战役被歼于双堆集,所以“五大主力”均有整建制被消灭的历史。
唯独这个第52军却总能成为漏网之鱼,辽沈战役下半程,原隶属于廖耀湘兵团的第52军拒不归建,终于得令在军长刘玉章的率领下孤军袭占营口,而为了等待海军船只的接应,第52军罕见地展开部队反击围追而来的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詹才芳部折损颇重,最终第52军大部从海上逃跑,成为辽沈战役中唯一漏网的建制军。
(刘玉章)
刘玉章率部逃到上海后转隶淞沪警备司令部指挥,除基本完整的第25师外,重建第2师、调入第296师,驻防浦东地区。第三野战军发起渡江战役之后迅速包围上海,第29军在5月12日攻击月埔的战斗中,再次遭到敌52军的疯狂抵抗,伤亡非常惨重,直至增援部队抵达才攻克敌人阵地,而第52军其后登船逃到舟山群岛,再次近乎全身而退。
因此,第52军从舟山转至澎湖再登陆上岛后,成为蒋军自大陆败退出海的唯一全建制作战军,成为50年代初蒋军赖以顽抗的头等主力,它的两次漏网尽管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是仍然表现出较强的部队素质和战斗力,从战史上看,也确为一支经历比较特殊的部队,值得一书。
(光头将军刘玉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