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长平之战如果是赵国赢了,那它能一统六国吗为什么
- 长平之战既然是以多欺少,以强打弱,为啥列为经典战役
- 长平之战白起围赵括长达2个多月其他国为何不救援赵国为什么不派廉颇去救援呢
- 长平之战的时候,如果是乐毅挂帅会怎么样
长平之战如果是赵国赢了,那它能一统六国吗为什么
秋风萧瑟,大雁南飞,窗外细雨蒙蒙,落叶纷纷。心事重重的赵王,在昏暗的房间徘徊不定。
秦赵两国在长平一线,对峙快三年了,老将军廉颇加固保垒,坚守不出,本王多次催战,他执若枉闻,没任何起色,畏敌如虎,秦军主帅白起有那么厉害吗?年轻时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屡立奇功的廉颇那里去了。
大将赵撦之子赵括,多次主动请缨,本王对其卓越军事才华早有耳闻,将门虎子,其父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赵括常在朝堂旁听,经常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积极性建议,深得孤王赏识。他自幼熟读兵书战策,潜心研究排兵布阵,随机应变,对答如流。深得兵法之奥妙。孙武之再世也不过如此。
最近朝堂上,多位臣子提议换主帅,我还犹豫,今盘点国库的官员,告之,国库军备粮草,战略物资最多坚持半年。五十万参战大军,加上后勤保障人员一百万人,何止日废千金。兵贵神,不宜久。孙子兵法真是高明啊。临阵换主帅,兵家大忌,现在不得不换,国家长远之计,理性判断远比感情用事胜算高的多。
非常时期,辟免打草惊蛇,赵王密秘认命赵括为主帅。赵括即刻走马上任,白天依然坚守不出,夜半悄无声息的调兵遣将。按部就班的占居有利地形,昼伏夜行,埋伏在深山老林中,老谋深算的白起,见多不怪,习以为常。多次安排巡逻兵,四处查看,也没发现异常。真是潜藏于无形之中。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三十里外的赵军大营,突然火光冲天,白起听后大喜,趁火打劫正此时,率部倾巢出动,然而,赵军大营空无一人,大呼上当受骗,赶快撤军,回大营的路上,一队队人马,不断袭扰,人困马乏,惊慌失措,快到大营,突然大火四起,火烧连营。不好赵军劫寨。救火,救火,全力就火。急行军来回六十里,步行艰难,疲惫不堪。好不容易扑灭火,有困又乏的大队人马,倒头就睡。秋凉如水困意起,站岗的士兵不觉闭上睡眼。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万籁俱寂,静的出奇。突然,火把满山遍野,不好赵军杀来了,锣鼓阵阵,杀声震天,喊杀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许多秦兵困眼朦胧,迷迷糊糊掉了脑袋,损兵折将,士气大伤,早上天亮,横尸遍野,血流成河,目不忍睹。身经百战的白起,老泪纵横,目光呆滞,神情暗淡。
长平之战,以赵军大获全胜,全国上上下下,精神振奋,赵括审时度势,提出放虎归山,必有后患,此时磨拳檫掌,士气高涨,全力以赴,大显身手正逢时,秦轻壮年多半战死,赵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秦川大地。秦不久而亡,震惊东方各国,纷纷表贺赵王,赵国威震四海。各国人才源源不断的来到赵国邯郸,空前强大的赵国,称霸天下,傲视四海,东方各国伏首称臣,大约一百年后,逐步统一的国家。邯郸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国际性城市。
长平之战既然是以多欺少,以强打弱,为啥列为经典战役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这是战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两国以倾国之力投入到这场战争,开始时两国的主帅是秦国的王龁和赵国的廉颇。双方合计加起来共有超过百万的士兵参加了这次战斗,对当时秦赵两国的后勤,粮草都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
廉颇利用秦劳师远征,粮草供应支持不了长期战争。来取以逸待劳,据守险要,坚壁不出的办法。
时间越久,秦国的后勤压力也就越大,秦国就用反间计,使赵国用赵括接替了廉颇主将的位置。
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下令主动出击。先是中了白起的诱敌之计,四面被围,使二十万兵力被消耗一空。赵括率军突围被乱箭射死,剩下的25万士兵被诱降。白起放回240人,其余全被坑杀。
这场战役之所以经典,一是战争规模,双方伤亡高达75万;二是战争中所运用的战略战术;三是这样大规模的杀降,在战争史上罕见;四是战争带来的启示;五是留下了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军事理论熟读再多也不如实际战场经验重要。
长平之战白起围赵括长达2个多月其他国为何不救援赵国为什么不派廉颇去救援呢
长平之战,赵括大军被围。
当时,无论是赵,还是其他诸侯,都有可能发兵影响战局的发展。
不过,秦王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惊人的魄力,牢牢把握战局的发展,最终赢得胜利。
长平之战时列国态度
长平之战前,尽管山东各国都已过巅峰期,但他们仍然有不容小觑的实力,对于未来,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算盘。
1、齐国:突然隐身的盟友。
自五国伐齐后,齐国实力一落千丈,但他仍然拥有相当的实力。
长平之战前,齐赵保持了很好的合作关系,齐国曾多次帮助赵国。
5年前,赵孝成王刚继位,秦国趁机来攻,击败赵军,一举攻下3座城邑。
赵国以长安君为质,向齐求援。齐发兵来救,秦国退兵。
同一年,燕国也趁机攻赵。
赵国不惜割让3座城给齐,求田单为将。田单挂帅,击败了燕国。
当时,廉颇、赵奢等名将尚在,他们都主动请缨,但赵王仍不惜割地求田单为将,这不能说没有结交齐国的考量。
不过,就在1年后,齐国易主。
齐国末代国君齐王建继位,母亲君王后摄政。
此后,齐国在末代君王的统治下“光荣孤立”,不再掺和外部事务。
长平之战期间,赵国曾向齐求粮。
尽管赵国使者把唇亡齿寒的道理说得很透,但“然并卵”。
2、韩国:不必考虑。
长平之战前,韩国刚刚被秦国打爆。
此后,即使是亡国之战,韩都没有能力组织起什么像样的抵抗。
所以,此时的韩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3、燕国:觊觎赵。
战国后期的燕国,吞并赵国似乎成了他们的国策。
不管是长平之战前,还是长平之战后,燕国瞅着机会就攻赵,一直打到亡国。
所以,除了秦国,燕国是最盼着赵倒霉的。
4、楚国:看魏国态度。
在秦赵撕逼之前,楚国是秦的主要打击对象。
楚国主政的春申君,正是以当年与秦修好,将祸水引向赵国而自鸣得意。
但是,春申君并不傻,楚也更倾向合纵。
长平之战前,春申君与赵平原君、魏信陵君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但是,楚国毕竟离战场遥远,且实力有限。
如果魏国明确助赵,楚国会参战,但如果魏不助赵,楚国想伸手也够不着。
5、魏国:并制秦赵之事也。
《战国策.魏策四》记载了魏国对秦赵交战的态度。
魏国认为:秦赵交兵,必然看重魏国。魏国虽弱,但反而能控制秦、赵战事。如此,魏可以成为“东长”(山东六国合纵之长)。
6、赵国:已尽全力,但还有可透支的资本。
唯一铁了心要救赵括的,当然是赵国自己!
长平之战,秦、赵都已倾尽权力。
但是,秦、赵,都还有“透支”的资本。
赵军主力虽被围于长平,但赵国仍有余力。
长平之战后,赵国能在邯郸之战中独力抗击秦军年余,等到援军来救后,还能大败秦军。
9年后,燕国攻赵时,廉颇、乐乘能拿出13万人反击燕国。
这都说明:赵如果不惜代价,还有余力可供透支。
关键是:秦、赵,谁的动员能力更强,能更迅速地把透支的力量投入战场!
总的来说:长平之战时,秦的优势比后来邯郸之战小得多。齐、魏、楚都可能干预战局的诸侯。而赵国可透支的余力,也是秦国需要警惕的。
尤其是长平之战开战之初。《战国策》载:当时秦国认为,如果齐、楚助赵,秦就接受赵的求和。
伐交
因此,长平之战期间,魏、楚,尤其魏,是伐交的重点。
赵国不想和秦搞下去,外交家虞卿提出:应该拉拢楚、魏,造成合纵之势,然后再与秦媾和,就可能成功。
赵王不听,要直接遣使去秦国求和。
结果,秦王热情招待赵使,告知各国:秦赵马上就合好了。(潜台词是:你们谁帮赵,我就和赵修好,然后来打你!)
与此同时,秦国许诺割让韩国的埂雍给魏,以安抚魏国。
不过,长平之战期间,伐交战从未停止。
《战国策》中,赵派平都君劝魏:不管秦能不能胜赵,魏国都不可能得到许诺的城池!现在秦赵都耗尽全力在长平,魏国应趁机发起合纵,获取领导权。
魏王称“善”,但没有行动。
魏国既没有轻信秦国的许诺,也没有立刻支援赵。
因为,魏国仍在坚持自己的算盘:并制秦赵之事也。
当时的形势,虽不如平都君所说的“合于秦,则无赵,合于赵,则无秦”,但是,在秦赵拼尽全力时,魏国是可以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
但是,以常理而言,对魏国来说,最优的选择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让秦、赵再消耗下去!
诸侯乐见秦、赵互相消耗。因此,开战之初,秦可以顺势而为,“抚”魏、楚。
但是,诸侯是无论如何不愿看到赵军主力被歼,秦一家独大的。
所以,当白起露出獠牙,要全歼赵军时,秦国不可能再仅靠“伐交”来解决问题了。
唯一重点
魏、楚要救赵,有两个途径:1、直接救援长平战场;2、“围魏救赵”,趁虚攻秦,迫使秦退军。
当时,诸侯军要援赵,选择面不少。
可是,战局的突然变化,令人措手不及。
秦军隐瞒了换白起为将,打歼灭战的企图,然后···瞬间打出杀招!
白起精心谋划的诱敌、断敌、围敌的打法,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顷刻间:赵军主力全军被围。
此时,各国要合纵来救,已经极为被动了。
赵军主力被围,如果不能打破包围圈,根本撑不了多久。
这种情况下,各国再“围魏救赵”,就显得太迂远了!
只要已经断粮的赵军被歼,任你诸侯如何迂回,秦也稳操胜券。
长平战场,已是唯一重点。
所以,战局的重点是:谁能更快速地动员力量聚焦到长平战场,谁就能取胜!
秦王举措:倾尽权力,聚焦于一点。
必须立足于打!
现在的重点是:尽可能快速动员所有的力量,悉数投入到长平战场,堵截诸侯的援军,保证白起打好歼灭战!
得知白起被围的消息后,秦昭王立刻亲自赶赴河内(秦国其他地方离战场太远),给郡内所有人都加爵一级,把所有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调,赶赴长平前线!
也就是说:整个河内郡,一时间失去了生产能力和防御力,秦王不惜透支国力,也要打赢。
秦王把所有的力量,全部聚焦到了一个狭小的战场。
河内军,在丹朱岭-马鞍壑—米家镇,依托山地,构筑了一个牢不可破的防线。
这个时候,诸侯军要“围魏救赵”,秦是没办法阻挡你“围魏”的,但是,秦已经铁了心要吃掉赵军,你即使能“围魏”,也不可能达到“救赵”的目的。
当秦王迅速完成布局后,廉颇也好,列国也罢,恐怕已经无能为了!
被围46天后,赵括战死,赵军投降,被屠。
魄力
长平之战后,当白起趁乱灭赵的企图被否后,秦国进入了低谷期。
此后,秦先是攻邯郸失败,后又被魏信陵君所统的合纵军压制到函谷关内。
可见:长平之战,秦国的国力已经遭到极大透支。
虽然短期内国力受损,但打垮了山东六国最后的支柱,秦一统天下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敢于关键时刻展现魄力、透支自己,正是雄才大略之主与一般聪明人的区别。
总的来说,赵括被围时,山东各国,包括赵国自己,都有支援赵括的实力。
但是,秦国两次突然袭击,牢牢把握了主动。
秦隐瞒白起为将的信息,突然发力,围困赵军,打了列国一个突然袭击,使列国援赵的难度瞬间变大。
秦昭亡迅速到河内征发大军,透支力量,抢先投入到长平,使包围圈牢不可破,断绝了各国救援的可能,保证了歼灭战的胜利。
历史不是“笨蛋与明智之人的游戏”,而是“厉害的人与更厉害的人的游戏”。
失败的六国之主,并非不知道唇亡齿寒的愚笨之人。他们在外交中,有自己的算盘。
秦之有天下,不仅是受益于商鞅变法的红利,也得益于几代秦王的雄才大略。
长平之战的时候,如果是乐毅挂帅会怎么样
作为军事将领乐毅的履历其实并不丰富。
他早年虽然在赵国生活,但并没有出任要职和领兵打仗的显赫纪录;被燕惠王猜忌后出奔回到赵国,被封为望诸君,但他的子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分散在燕、赵两国做官(这种局面直到赵孝成王十五年即公元前251年,燕国趁赵国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围后元气大伤,派遣栗腹等侵赵,结果被赵国击败为止,此役中乐毅子乐间、族人乐乘等在反对出兵无效后弃燕归赵),乐间甚至还承袭了乐毅在燕国放弃的昌国君爵位,在这种情况下,赵国显然心存顾虑,尊乐毅为客卿,让他在观津闲居而不敢让他为将(他祖上乐羊“轻于去就”名声在外,对他恐怕多少也有影响),再无作战纪录,所以他的军事生涯集中在身为燕将进攻齐国的短短五年中。
这五年当然是辉煌的:他在济西战役中大败当时号称战国最强的齐军主力,并乘胜攻下包括首都临淄在内齐国七十多城。不仅如此,在经略齐国时他表现出政治家的头脑,知道安抚百姓、约束士卒和保护、提拔齐国人才,被占齐国城池皆“为燕郡县”,齐国人物在燕国为官者也达百人以上,齐国差一点就被弱于自己的燕国“消化”了。
但济西战役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齐国轻敌和四处树敌前提下,乐毅在此战中统一指挥燕、秦、韩、魏、赵五国联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以弱胜强;连下七十多城、且齐湣王也被唯一救齐的楚军杀死局面下,乐毅却始终攻不下莒和即墨两城,并因此招致谗言,导致了他和燕国共同人生悲剧的开始。
也就是说,乐毅短短5年的辉煌军事生涯,仅仅验证了其指挥大兵团野战(还有盟友加成)和进攻中乘胜追击扩张战果的能力(济西战役后不给齐军喘息之机持续追击穷追猛打,颇有“超时代”的闪电战感觉),但在攻坚战中缺乏表现,齐军认真防守的莒和即墨两城都久攻不下,而防御战能力则完全无机会得到验证。
长平之战却是一场乐毅恐怕并不擅长的阵地战、防御战,由于兵力不及且地处“客场”,当时赵国最拿得出手的名将廉颇也只能固守不出,且即便如此也在秦军攻势面前连打了三四个小败仗(正因如此才会被感到失望的赵王撤换),以追击战见长的乐毅能否在如此不利的“气场”下发挥出超过廉颇的表现,实在是件没把握的事。
事实上,长平之战的引子是韩国长平守冯亭不愿降秦、自己又无力抵抗情况下,“献土于赵”试图利用赵国对土地的贪婪引来外援,当时赵国国内平原君等人就看出此举有“引祸水于赵”的意图,主张慎重。赵国的上策,应该是谢绝乡土但暗中承诺提供援助,利用上党人对秦国的恐惧和仇恨,让秦国始终无法消化这个桀骜不驯的地区,为赵国争取缓冲,自己则审时度势,选择适当时机“下场”。当赵国决定“纳土”,接收上党郡并在准备不足和战场环境不利情况下迎来秦赵间主力决战之际,赵国就已经输在了战略层面,别说乐毅为将,就算上帝为将,也无补大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