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的诗句(一提到古诗词,你会想到哪些脍炙人口的诗句)_脍炙人口_诗词_古诗词

本文目录

  • 一提到古诗词,你会想到哪些脍炙人口的诗句
  • 现代有哪些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诗歌代表作有哪些
  • 盘点李清照最脍炙人口的五首词(含赏析)
  • 为什么现在创造不出经典又脍炙人口的诗词了
  • 古诗词中有哪些脍炙人口描写爱情的诗句

一提到古诗词,你会想到哪些脍炙人口的诗句

一提到古诗词,笔者会想到脍炙人口的“成才三境界”,此即: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近代学者王国维说“古今成大事者、大学问家,必经三境界”,简言之就是人生年少时立志、志向立下后锲而不舍为之奋斗、理想实现。笔者喜欢宋词三句话所组成的“成才三境界”。
谢谢邀请!

现代有哪些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诗歌代表作有哪些

现代的优秀诗歌多了去了,举不胜举。但真正脍炙人口的诗作好象不是很多。所谓脍炙人口,余以为乃合辙押韵,张口便抑杨顿矬而吟之是也。

题主所问是指的现代的优秀诗歌,而没有说是现代诗还是古体诗,所以我便能举出个二三例来。

象毛主席的《七律.人民门呷放军占领南京》、《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绝.为李进同志庐山摄影仙人洞题诗》等等……象毛主席的这些诗歌,到现在我仍是张口即来。

另外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鲁迅的《七绝.自潮》。

老三认为凡是经久不衰的诗歌一定要脍炙人口。这就牵扯到了韵律和平仄……不说了离题了!

谢悟空君邀答!

盘点李清照最脍炙人口的五首词(含赏析)

【前调】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①。试问捲簾人②,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③。”

①浓睡不消残酒——睡的很好,但还有残余的酒意末消。

②捲簾人——指侍女,这时她正在捲簾,故称。

③知否三句——女主人纠正侍女的话说:你知道么?海棠不是“依旧”,该是绿叶多,红花少了。

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飲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翁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练,又很形象化。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①。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廚②。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③,有暗香盈袖④。莫道不消魂⑤,簾捲西风⑥,人比黄花瘦⑦!

①瑞脑消金兽——香炉里的香料渐渐烧完了。瑞脑,一称龙瑞脑,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②玉枕纱廚——磁枕、纱帐。

③东篱——种菊花的地方。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您然见南山。”

④暗香——幽香。。

⑤消魂——即销魂。形容离别时的愁苦之情

⑥簾捲西风——西风捲起簾子。

⑦黄花——菊花。

这首词黄昇《花菴词选》题作“九日”。据伊士珍《瑯嬛记》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歎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这个故事,说明李清照的艺术技巧是高人一等的,她在这里塑造了一个多愁多感,为过去封建士大夫所欣尝的、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①。乍暖还寒时候②,最难将息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⑥,怎一个愁字了得!

①寻寻觅觅三句——作品里的主人公抱着百无聊赖的心情,去寻觅自己精神上可以寄托的安慰。但是寻觅给她带来了失望,秋天的景色和周围的气氛那么冷落、凄清,这一来她的心境便更加悽然寡欢,惨然不乐了。

②乍暖还寒时候——忽然回暖,一会儿又冷的时候。

③最难将息——很难安排自己。将息,有调养、休息的意思。

④雁过也三句——是说雁儿飞过的时候,正好讬它带信,可是丈夫已死,信寄给谁想想只有“伤心”。再一看,这雁儿原是替她带过书信的“旧时相识”,这就使她更加难受了。雁足传书的典故《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係帛书。”

⑤怎生——怎样。

⑥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写的名篇之一(张端义《贵耳集》说是晚年的作品)。南渡是她生活逆流的开始。不久她的丈夫死了。在浙东遭遇金人南侵的大紊乱,饱尝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此后一直都在孤苦零丁的日子里煎熬。这就是作者所要吐露的哀愁。作为一个封建社会里饱经忧患、晚年孤独无依的寡妇,她有种种难以言传的哀愁是可以理解的。在残酷的命运面前表现得这样消极、绝望,说明了她的阶级局限。但是这里写的不只是个人苦闷,而是代表着多少不幸妇女在动乱的时代里的苦难遭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这首词里,作者特別显示出她的艺术才能;巧妙而自然地用铺述的手法,把日常生活概括得很突出,还用上大量确切的叠字,加强了感情的渲染。历来词话家都称赞她这样创造性地用叠字,徐釚在《词苑丛谈》里说“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镕金(1),暮云合壁(2),人在何处(3)?染柳烟浓,吹梅笛怨(4),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5)?来相召,香车宝马(6),谢他酒朋诗侣(7)。中州盛日(8),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9)。铺翠冠儿(l0),撚金雪柳(11),簇带争济楚(12)。如今憔悴,风鬟雾鬓(13),怕见夜间出去(14)。不知簾儿底下,听人笑语。

(丨)镕金——形容落日灿烂的颜色。宋人多以镕金形容映照在水里的落日,如廖世美《好事近》词:“落日水镕金”辛弃疾《西江月》词:“一川落日镕金。”

(2)暮云合壁——暮云连成一片如白玉相合。

(3)人在何处——这是感伤自己孤独无依。人,亲人,指她死去的丈夫赵明诚。

(4)染柳烟浓两句——意即烟染柳浓,笛吹梅怨。梅,《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5)次第岂无风雨——这表示一种好景无常的悲观心理。次第,转眼。

(6)香车宝马——华美的车马。

(7)谢他酒朋诗侣——辞谢喝酒做诗的朋友们的邀请。

(8)中州盛日——指汴京沒有沦陷前的繁盛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古代称河南为豫州,也称中州。

(9)偏重三五——宋朝元宵节是盛大节日,故云。三五,指旧曆正月十五夜。

(10)铺翠冠儿——妇女们戴的翡翠珠子镶后帽儿。吳自牧《梦梁録:元宵》:“官巷口,苏家巷二十四家傀儡,衣装鲜丽,细且戴花朵肩、珠翠冠儿,腰肢缀袅,宛若妇人。”

(11)撚金雪柳——以撚金为饰的雪柳。雪柳,宋朝妇女们元宵节插戴的妆饰品。

(12)簇带争济楚——插戴满头,誇自己打扮得漂亮。《宣和遗事:十二月预赏元宵》:“京师民有似雪浪,尽头上戴著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簇带,插戴着很多的饰物周宻《武林旧事:都人避暑》戴茉莉花“初出时,其价甚穹(高),妇人簇带,多至七插。”济楚,整齐,漂亮。

(13)风鬟雾鬓——头发蓬卷散乱的样子。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睹。”苏轼也有“雾鬓风鬟木叶衣”(《题毛女真》)的诗句。

(14)怕见夜间出去——一作“怕向花间重去”。怕见,懒得。

张端义《贵耳集》说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念京、洛旧事。晚年赋《永遇乐》词。”这首词主要是抒发她饱经忧患后不安定的心情和自甘寂寞的消沉思想。词中追怀“中州盛日”的元宵节景象,也适当地表现出作者对故国的眷念不忘。(南游词人往往通过写汴京灯节的盛况以寄托自己的爱国思想。)南宋末年词人刘辰翁说:“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见《须溪河:遇永乐》题序)可见其强烈的感染力。通篇把今昔不同的情景构成鲜明的对照,又把一些寻常用语组织入词,格外显得生动。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

香冷金猊①,被翻红浪②,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③,日上簾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④,不是悲秋。休休⑤!这回去也,千万偏《阳关》⑥,也则难留⑦。念武陵人远⑧,烟锁秦楼⑨。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⑩。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①金猊——狻猊形的铜香炉。

②被翻红浪——红锦被沒有摺好,乱摊在床上(表亍主人公的懒散心情)。柳永《凤棲梧》词:“鸳鸯绣被翻红浪。”

③宝奁——华贵的梳妆镜匣。

④非干——不关。

⑤休休——完了,沒有办法。

⑥《阳关》——即《阳关三叠》,是送别的曲子。源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⑦也则——也便。

⑧武陵人远——陶渊明《桃花源记》里说武陵(今湖南常德市)渔人到过桃花源,后来路径迷失,没有人能再找到,这里借指自己的爱人去到遥远的地方。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⑨烟锁秦楼——是说自己妆楼独居。锁,表示隔绝的意思。秦楼,即凤台,相传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和她的爱人萧史飞昇以前的住所。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凤楼无限事。”

⑩凝眸——注视,呆看。

这是李清照早期写别情的词。她在《金石绿后序》里说赵明诚曾经“屏居乡里十年”(作者二十五岁至三十五岁)。此词大约在这个期间内夫妇离别时写的。否则要是赵明诚在远方做官,用这个代表避世思想的“武陵人远”的典故就不适合。黄昇《黄菴词选》和曾慥《乐府雅词》都选録了这首词。这里依据黄本,文字较胜。

为什么现在创造不出经典又脍炙人口的诗词了

谢邀请!

现在为什么创造不出经典又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个也不能说得太绝对。只能说现在创造像古诗词那样经典又脍炙人口的诗词太少,也不是没有。下面分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现在为什么创造像古诗词那样经典又脍炙人口的诗词太少?首先是中国自隋朝完善科举制考试以来,在1600年的历朝历代的考试都是文科,主要是写文章,而这种文章文体以骈文为主,骈文讲究用字精练准确音韵和谐,难度极高。朝庭要选拔官员招收状元都要这样考试。这就造成了千军万马过一块独木桥的情形。为了夺的功名,有钱人家的子弟从小就要学习古诗词古文,终身去赶考,而且学的科目就只有这一科,这就促成学子们的创作诗词能力的大大提高,甚至七步成诗。他们一生都在研究文字的运用怎样才可创作好的诗词,必然出精英才子,而且很多,就是没考上的也可成为诗人。可以设想,如果现在选拔公务员只要求写诗词,不考其他,可以断言:不出更多的经典才怪!其次是历代诗词创作活动的盛行,氛围浓厚又促进了经典的创作。人们在交往中在社会活动中都多用诗词。如唐朝诗人张先在八十岁娶了个十八岁小妾后写信告诉苏轼以及苏轼的回文都是诗词,李白送友人孟浩然时也踏步吟诗,三国时还有小孩七步成诗之事。在生活实饯中运用诗词也推动并炼就了经典。

第二,现代还是有人可以创作经典而又脍炙人口的诗词,人数不多但也有。例如毛泽东的诗词很多都是经典并脍炙人口。如《为女民兵题照》,《长征》,《沁园春.雪》,《送温神》等等,某些句子朗朗上口 ,随时被人引用。现在会作诗词的并作得好的大有其人。例如《今日头条》中,每天对句写诗填词的人成千上万吧!但由于没有评价激励和推介传扬机制,也不易发现里面的经典。可以肯定里面是有佳作的。

古诗词中有哪些脍炙人口描写爱情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爱情的诗句太多了……思念爱人的一种相思,两地闲愁;被情所困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达相思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范仲淹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把那种相思成灾借酒浇愁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世界上最美好的就是爱情,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很欣赏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把期盼和思念表达的那样含蓄!爱情是人生一件最美妙的事情,那怦然心动的感觉,一见钟情的爱慕,那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都是爱情的魅力!人情的悲欢离合成为回忆,只因没有好好珍惜;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记得我恋爱的时候,曾经给远在深圳的她寄去一个口杯,上面刻了一句诗: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如今她成了我的媳妇。我觉得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把痴情写得最深刻,相濡以沫的情侣,患难与共的夫妻都是幸福美满基础;其实每段感情都是我们情真意切的付出,爱得刻骨铭心才是真正的感情,描写爱情的古诗词非常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