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红【前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_体操_高低杠_获奖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马燕红 体操 高低杠 获奖

马燕红简介

马燕红

马燕红,女,1963年7月5日出生于北京市,回族。前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子体操队第一个少数民族运动员。1972年进入什刹海业余体校开始进行体操训练。1975年被选入“八一”体操队。1978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1979年12月在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获女子高低杠冠军。1984年8月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体操比赛获得高低杠冠军。

马燕红资料

外文名:Ma Yanhong

出生日期:1963年7月5日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女

出生地:北京市东城区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马艳红参加体操比赛

1963年7月5日生于北京一个工人家庭。

1972年进入什刹海业余体校开始进行体操训练。

1975年被选入“八一”体操队。1976年在全国体操分区赛上,获得高低杠第三名。

职业生涯

马艳红领奖

1978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同年在第8届亚运会体操比赛中获高低杠冠军。

1979年12月9日参加在美国沃思堡举行的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以19.8 25分的成绩获女子高低杠冠军,成为中国在世界体操比赛中首次获得冠军的运动员,也成为中国体坛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中国第一个体操世界冠军。

1980年在美国哈特福德国际体操邀请赛中,获平衡木冠军。

1981年在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获高低杠亚军、同时在全能比赛中获得第四名,这是当时中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全能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同时与队友合作以384.60分的成绩获女子团体亚军。

1982年参加全国体操锦标赛获女子个人全能冠军。同年在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中,再次获得全能第四名。

1983年10月参加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与队友合作获女子团体第五名。

马燕红 比赛

1984年8月在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体操比赛中,以其“绷杠后空翻转体360°下”的独创动作和高质量的成套表演,夺得高低杠金牌,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个奥运会冠军;同时“绷杠后空翻转体360°下”因难度高动作完美被命名为“马燕红下”,这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同时在该比赛中获得平衡木第五名、女子团体季军。洛杉矶奥运会后正式退役。

退役之后

1987年前往英国密尔特朗大学进修英语。

1989年转到美国洛杉矶,进入加州州立大学攻读企业管理学并出任洛杉矶市体操俱乐部教练。

1994年回到北京,任国士体育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在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任职,专门负责高尔夫球赛事的推广。

生涯数据

时间

比赛

项目

数据

奖项

1979

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女子体操高低杠

19.8 25分

金牌

1984

洛杉矶奥运会

女子体操高低杠

19.950分

金牌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专访奥运冠军马燕红

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离异后和父母、女儿一同居住。

社会活动

马燕红参加活动

2011年5月22日等奥运冠军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由山东省东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生态是永恒的经济”研讨会,并将联合签名的祥云火炬赠与主办单位。

获得荣誉

比赛获奖

▪ 1979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冠军(获奖)

▪ 1978第8届亚运会体操比赛中获高低杠冠军(获奖)

▪ 1980美国特福德国际体操请赛平衡木冠军(获奖)

▪ 1981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亚军(获奖)

▪ 1982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个人全能冠军(获奖)

▪ 1984第23届奥运会高低杠冠军(获奖)

其他荣誉/称号

▪ 1980运动健将称号(获奖)

▪ 1981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奖)

▪ 1984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奖)

▪ 1984新中国成立35年和新中国成立40年来最杰出的运动员(获奖)

▪ 1984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奖)

▪ 1984新长征突击手(获奖)

▪ 1984解放军政治部“模范运动员”称号(获奖)

▪ 1994新中国成立45周年体坛45英杰(获奖)

人物评价

马艳红

马燕红是第一个为中国赢得体操项目世界冠军的运动员,还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体操联合会批准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技术性动作的运动员。

网易网:

马燕红的成功得益于她的高低杠基本技术好、倒立功过硬,身体纤细,腿型及脚尖尤如芭蕾舞演员一样漂亮,动作协调、轻飘,有良好的感觉和勇敢精神。

马燕红展现的“腾身回环倒立转体360度”充满威力和魅力,这个动作技术复杂,既惊险又优美,作为其杠中动作的一个高潮,给全套动作增添了无限风情。这一动作,就此被FIG命名为“马燕红回环倒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