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城【演讲家、时事评论员、主持人】_中国_香港_加拿大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梁燕城 中国 香港 加拿大

梁燕城简介

梁燕城

梁燕城(1951-)中国香港 中文大学哲学系硕士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博士演讲家、时事评论员、主持人是华人社会的中国哲学学者、基督教学术演讲者、兼时事评论家,曾任中国香港 浸会学院高级讲师,并出版过多本哲学及基督教探讨的书籍。

梁燕城资料

出生日期:1951年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香港

人物简介

梁燕城

中文名:梁燕城

拼音:Liáng Yànchéng (Liang Yancheng )

出生地:中国香港

学历:中国香港 中文大学哲学系硕士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博士

职业:演讲家、时事评论员、主持人

梁燕城(1951-)是华人社会的中国哲学学者、基督教学术演讲者、兼时事评论家,曾任中国香港 浸会学院高级讲师,并出版过多本哲学及基督教探讨的书籍。目前,他定居加拿大,但日常足迹穿梭世界各地,亦是现时世界各地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同时,他也是加拿大中文电台AM1470的时事评论员以及节目主持人。1994年,他创立了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并担任院长。

个人经历

梁燕城于1951年在中国香港 出生。曾于圣提摩太小学及中国香港 培英中学就读。1977年于中国香港 中文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1981年至1982年于中国神学研究院修读神学,然后于美国夏威夷大学以对《易经》与中国儒学的研究取得哲学博士资格,中国香港 的著名传道人。

梁燕城于1994年创立“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并创立中文学术文化季刊《文化中国》。发表六十多篇研究中国哲学的论文,也与中国思想家作过六十多次对话。他曾游历美、加、欧洲及中东等四十多个国家。并尝试在历史中寻找圣经里的悬案。当中,他曾在报章及多份基督教刊物发表了土耳其挪亚方舟的考证工作。在学术方面,他曾在太平洋两岸的众多大学中担任教职,计有: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和卑诗大学、中国香港 浸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1997年他先后被聘为中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客座研究员、黄山文化书院客座教授及《寻根》杂志通讯编委;被委任为加拿大国家团结委员、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和山东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被四川大学985工程特聘为客座讲席教授及卑诗自由党的华人顾问。梁燕城现时是国际中国哲学会、国际哲学与基督教对话会议及国际易经学会的会员。

作品列表

《哲客侠情》

《会通与转化》

《慧境神游》

《寻东西哲学境界》

《哲学家武林大会》

《中国哲学的重构》

《文化中国蓄势待发》

《崩离与整合-当代智者的对话》

《破晓年代-后现代中国哲学的重构》

《古国苍茫-中西政治文化的批判与前瞻》

《哲学与符号世界》

文更简介

文化更新研究中心(简称文更)

文更介绍

梁博士于一九九四年成立文更,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是一个非牟利,非政治的文化学术机构,亦是加拿大的慈善及非政府组织(NGO)。宗旨在透过学术与文化对话交流,一方面研究中国当代文化最新发展的脉搏,以探索其未来动向;另方面促进其与西方的精神文化、灵性修养、及当代文化思潮等交流和融汇,以期形成中西文化的互相理解沟通,得创造新精神资源以更新彼此,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的时刻,以这新中国文化贡献和影响全球,成为人类未来丰富的精神资源。

文更成果

1994 年成立,出版大型海外文化学术刊物《文化中国》,主张以对话取代对抗,凝聚海内外力量,更新与重建中国文化。

1995 年 获加拿大政府承认为教育及慈善机构,可发免税收据。

1997 年 经加拿大政府详细考核机构的财政和成就,成功得到非政府机构( NGO )的地位,可到外国进行援助工作,当时为加拿大全国仅有的华人 NGO 组织。

1997 年 在中国提倡廉政文化,在海外筹款,与上海复旦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在上海政协的支持下,共同推动廉政研究交流。 1999 年,在上海及温哥华举办中加廉政交流会议,至今对上海的廉政建设甚有成果。

1998 年 在加拿大国际合作部长及总理支持下,授予了第一个获得加拿大国际发展委会(CIDA)资助的华人机构

1999 年至 2001 年,先后与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孔子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合办道德教育讲座与培训,旨在提倡符合新时代的道德教育,

1999 年开始,获温哥华领事馆推荐,受邀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人权,自由、中国台湾 统一等问题提建议。

2001 开始启动教育工程,资助广西、云南贫困失学儿童和青少年直至 2009 年 , 文更资助广西及云南农村教师及青少年数目已超逾 3000多人。

2002 年 9 月,中国政府邀请文更 带传媒人到西藏了解情况,并与党中央交流意见。

2003-2004 年,梁博士被中国委任为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及国际儒学会理事。2003 年,被委任为加拿大三一大学国际领导委员会理事。

梁博士在广西探望贫困孩童

2004 年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UNDESA)邀请文更派员出席地区咨询会议。

2004 年 成立文化更新(国际)基金会及文化更新协会。

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在美国、澳洲、中国香港 、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均设有分会,在马来西亚、中国台湾 均有代表,会员超过六千人,支持者数万人。以文化中国的理念来团结海外华人,十年来接触超过十万人,梁博士的电台评论也接触北美四大城市,一百多万人。

文更与广西教育工程

在中国政府认定的132个贫困县中,其中有49 个贫困县隶属广西。于是,文更从2002 年开始,发起“基础教育工程”,帮助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学童,完成他们求学的梦想。10年来,这一项目得到广泛的支持,使文更在广西的六个县(资源县,龙胜县,阳朔县,融水县,恭城县和武宣县)共资助5,000 余名教师和学生。在2006 ,文更开展“大学生助学金项目”,为贫瘠山区的孩子扫除经济上的障碍,实现上大学的梦想。

传道风格

梁燕城的传道时风趣幽默,更不时在讲道中开腔唱歌,打破了过去传道人给予民众严肃古板的形像,有助于中国香港 地区基督教的发展。

人物贡献

梁燕城为了推动中国香港 基督教的传播,曾作了不少创新的尝试。当中最为人所争议的,是1990年代他尝试把东方的打坐融入灵修里,可惜失败。蔡澜、王亭之等报刊专栏作家推波助澜之下,使中国香港 卷起一股气功热。由于气功、打坐所声称的各种良好功效,使梁燕城希望尝试把这种修炼融入基督徒的灵修里,希望使信徒的灵修有更大的成效。有关内容,他曾著书《静思宇宙玄秘》记述,不过据说效果不彰。

1988年,李天命在明报月刊撰文批评梁燕城《哲客侠情》一书,并用以作为其思考方法的反面教材,结果引起梁燕城反击,在明报月刊发表《评李天命的《思辨与宗教》》回应李天命批评并加以讽刺。事后梁燕城曾发表《向李天命道歉》一文为自己认为过于尖酸的言论道歉,但有人认为那是梁燕城不光明正大的反击,放烟幕说自己的文章“足以叫对方哑口无言”,“能伤害对方的心”云云。详细论述请参考《李天命的思考艺术》一书。

其后,在其他资深传道人的提醒下,他放弃了气功,并退修了一段长时间。之后他游历加拿大、土耳其等地,并尝试在历史中寻找圣经里的悬案。当中,他曾在报章及多份基督教刊物发表了土耳其挪亚方舟的考证工作,以及从中国史书的特殊天文现像考证出耶稣基督的准确出生年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