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师毅【中国电影编剧、歌词作家】_影片_专修科_大路

孙师毅简介

孙师毅(1904~1966),中国电影编剧、歌词作家。

笔名施谊。

原籍浙江省杭州市,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

1918年,在江西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化学科学习,又先后在北平汇文大学、上海国立政治大学就读。

1926~1929年,先后在长城画片公司、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神州影片公司任编辑、编剧、剪辑和演员。

1929年后,在山东省立实验剧院任导演兼讲师,初次导演了自己编译的三幕话剧《未完成之杰作》。

1934年,为联华影业公司编写电影剧本《新女性》,生动地揭示了中国正直的知识妇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悲惨命运,并首次与聂耳合作创作了该片的主题歌《新女性歌》。

之后,又与聂耳合作为影片《大路》创作《开路先锋歌》和《大路歌》,这两首歌曲流传甚广。

为影片《飞龙村》创作的《牧羊歌》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儿童歌曲。

1935年,加入电通影片公司,任编导兼《电通画报》执行编委,为影片《自由神》的主题歌《自由神之歌》作词。

1936年,到无锡江苏省教育学院筹办电影广播教育专修科,任科主任。

1937年,“八一三”后,率专修科学生搬迁到武汉。

1938年,在武汉参加周恩来领导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

第三厅改组为文化工作委员会时,任委员,接办南林印刷公司,并为重庆话剧演出团体导演《大雷雨》、《夜店》。

在兼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特约编导期间,还剪辑短纪录片《和平之应声》(1938),为影片《白云故乡》(1940)创作主题歌歌词。

1949~1951年,在中国香港 任《文汇报》总编辑。

1957年回到北京。

1958年调文化部参加中国电影资料馆的筹建工作,任顾问。

后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工作,1966年10月3日去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