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溶之简介
马溶之(汉语拼音:mǎ róng zhī),(1908-1976),中国土壤地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字月亭,1908年11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西南合村。
1933年马溶之毕业于燕京大学地质地理系。
1934~1952年马溶之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任技正、室主任等职;1953~1965年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其间于1958~1960年参予并领导了全国土壤普查工作;1965~1972年在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任研究员、副主任;1972~1976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青海、甘肃地区综合考察队副队长、中国科学院宁蒙地区综合考察队队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土壤学会会志总编辑;中国自然区域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学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学组组员。
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二届江苏省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6年4月2日在北京病逝。
马溶之毕生致力于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工作,是中国现代土壤地理研究的奠基者,水土保持事业的先驱。
1957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农业科学院授予他通讯院士的称号,他多次率团参加国际土壤学大会;访问过许多国家的土壤研究机构。
马溶之在土壤地理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称颂。
马溶之早年在地质调查所工作。
在当时仪器设备简陋、研究经费短缺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的土壤调查制图工作,先后在新疆、甘肃、陕西、江西、浙江、四川、西康(现四川、西藏接壤地区)等地进行考察,写出了国内最早记载这些地区土壤地理的论著。
率先提出了在国内外文献中还没有记载的一系列新的土壤类型;他参予拟订了中国最早的土壤分类系统(1941);他还对全国分布广泛的水稻土、紫色土等作了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土壤地理学科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溶之参与了全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制定工作,并亲自领导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的考察。
50年代初,马溶之与文振旺、汪安球一起为《中华地理志》编写了第一个全国土壤区划(草案)。
他先后发表了《以农业发展为目的的土壤区划的原则》(1958)和《中国土壤区划》(1959),这是马溶之在土壤区划研究方面的代表作。
他对欧亚大陆土被分布特点及对中国土壤分布规律的论述,是他对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研究的重要贡献。
1958年,他参与了全国土壤普查的组织领导工作,并亲自掌握和推动江苏省的土壤普查。
马溶之参加编写了《中国农业土壤论文集》(1962),主持了《水稻丰产土壤环境》(1961)一书的编写。
马溶之在《农业土壤的发生分类原则和系统》一文中突出强调了耕种土壤的熟化过程。
在土壤命名方面,他创导分级命名,注意从群众中提炼土壤名称。
他的上述学术思想在土壤制图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1963年定稿、1965年问世的1/1000万土壤图上129个制图单元中耕种土壤就占了其中的27%,这是在以往土壤图上从未有过的。
在土壤分类、分布、区划及制图研究方面卓有贡献
马溶之早期主要在土壤分类方面做了大量的开拓工作,发现了很多在世界上尚未被命名的土壤类型,漠钙土是他最先提出的土类之一。
他根据生物气候条件和土壤性态的变异,进一步分出了棕漠钙土和灰漠钙土。
又以母质特性、盐渍状况等作了进一步区分;继而,他把发育在半干旱森林草原条件下,具有凋落物层、暗色腐殖质层、紧实棕色层和钙积层的土壤作为独立的土类划分出来。
另一个由他最先创用的土壤名称是棕钙土,其土壤性质介于淡栗钙土和漠钙土之间,它的形成条件、土壤性质和农业利用情况明显不同于栗钙土,反映了草原向荒漠过渡的地带特点。
早在30年代,马溶之就和朱莲青、宋达泉、侯光炯等对水稻土和紫色土作了研究。
划分出水稻土形成中的淡色层,指出水稻土在分类上的特殊性,把水稻土划分为淹育性、潴育性和潜育性三个亚类;把紫色土分为酸性、中性和石灰性三个亚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溶之提出了许多新的发生土类名称。
如明确了各土类的自然发育规律和发生学含义,从而使我国土壤分类彻底走上发生分类的道路。
1959年马溶之提出了有关我国土壤分类的分极单元及其划分原则和根据的建议。
该建议方案共分七级:即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组(土属)、土种、变种,规定了各级划分的原则和根据。
在耕种土壤分类的研究上,他认为也要贯彻发生学观点,要研究耕种土壤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土壤特性的特殊规律。
马溶之曾历尽艰辛,几度深入高原、边区和僻壤,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1957年,作为奠定我国土壤地理分布模式和理论的著作《中国土壤地理分布规律》一文问世,这是他基于我国丰富的土壤资源和大量的调查研究资料对我国和欧亚大陆土壤分布特点的深刻总结。
在第六届国际土壤学大会上提交的这一论文,提出了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概念;提出我我国土壤地理分布的模式和特点,标志着我国土壤地理研究的新水平,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他首次图示的关于欧亚大陆土被分布地带结构的模式,深刻地揭示了土壤分布的地理规律性。
马溶之对山地土壤的分布特点作了大量研究,建立了中国土被不同水平地带中的垂直分布规律和垂直结构分类。
他在1963年发表的《中国山地土壤地理分布规律》一文中,他进一步根据山地的地理位置、形态、走向及高低等因素将全国山地土被按垂直带谱成分划分为36种,用以反映我国山区土被的差异,同时按垂直带谱排列的形式作了生动而具首创性的土被结构分类。
为了在中、小比例尺土壤图上能够客观地反映全国复杂多样的土壤资源,马溶之40年代编制《黄河流域土壤图》和全国土壤区划图时,首先提出了土壤生物气候区、土壤亚区、土壤复域和土链的区划系统,开创了我国的土壤区划工作。
1958年发表的《以农业发展为目的的土壤区划的原则》和1959年出版的《中国土壤区划》(初稿)是马溶之在土壤区划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
对当时制定全国综合自然区划、全国综合农业区划以及农业发展规划,都起了重要作用。
马溶之对中国土壤制图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是中国土壤制图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早在1941年,他与朱莲青合编了《1/1000万中国土壤概图》,1949年重编了中国土壤概图(1/800万),该图是中国第一幅比较完整的土壤图。
1955年,在马溶之与前苏联拉西莫夫合编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中,他第一次在全国土壤图上将山地土壤与平地土壤分为两大系列;比较清楚地反映出全国各发生土类的地带性以及隐域性土壤的分布状况。
1962年马溶之与何金海合编的1/400万中国土壤图(草图)以及在此基础上经过修改、提炼于1965年正式编制成国家自然地图集的1/1000万中国土壤图是马溶之研究耕种土壤制图的重要成果。
在古土壤和第四纪研究方面成就突出
马溶之开拓了古土壤学的研究,并以此来分析第四纪地层的成因类型、古地理环境以及第四纪研究中的突出问题之一——黄土问题。
他在《中国黄土之生成》一文中提出了中国南北黄土同源的设想,并将晚更新世黄土概分为华北的马兰黄土,华中的下蜀粘土和成都粘土,以及两者过渡区的结核性黄土。
这种过渡黄土在山东中部、湖北西北部、河南西南部、汉中盆地及陇南山地等处均有分布。
其气候条件与性态介于马兰黄土与下蜀粘土、成都粘土之间,常有红棕色层与富含砂姜的白色钙积层,其上发育有不同于其他黄土区域的褐土和棕壤。
马溶之的上述论点,不但丰富了黄土研究的内容,而且对研究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土壤具有指导意义。
水土保持事业的先驱者
马溶之在黄土高原等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进行土壤调查时,亲眼目睹我国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因此,他极为重视开展水土保持的研究。
并指出,“高原台地,大多旱灾常临,侵蚀之害,于此尤见深刻,故水土保持工作,亟应及早进行,其功效不但可保土增产,亦为治理黄河之基本方法也。
”马溶之积极推动水土保持的研究,在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内专门设立了土壤侵蚀研究组。
1950年他亲自参加了西北军政委员会农林部组织的陕北地区土壤调查。
1955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队长,在黄河中游开展了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农、林、牧、水、地质、地貌、土壤、植被、地球物理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取得了大量科学资料,完成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区划,为制定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发展黄河中游地区农、林、牧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积多年研究实践之经验,马溶之认为,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重耕而轻林牧,强调合理利用土地。
他指出,黄河中游的土地利用应顺乎自然,实行宜耕、宜林或宜牧,建议改变陕北地区的农业制度,因地制宜造林种草和耕垦。
他主张综合治理,提出了土壤、植物和工程措施三结合的治理原则。
土壤治理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及物理性质为主,从而提高土壤入渗能力和保水力;植物治理有耕作、种草、造林之分,适合黄土区的耕作法为轮栽、条植及等高耕作等;种草既要以草护坡,更要培植永久性或轮种的饲料基地,以发展畜牧业兼收保土之效;在不宜耕种与放牧的地方,应大力植树造林。
与此同时,在非进行工程改造不可的地方,要辅之以修筑梯田、堰坝等工程措施。
马溶之在水土保持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全国江河治理、国土整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学术观点。
马溶之的“土壤、生物及工程三结合”的治理原则,已经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红壤丘陵地区逐步付诸实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