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际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_政治部_政治委员_主任

张际春简介

张际春

张际春(1900-12-20~1968-09-12),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生于湖南宜章笆篱团永福局廖家(今天塘乡罗轸村),卒于北京。

1920年在衡阳入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1925年毕业后,回家乡任教并从事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中共宜章县委农委书记。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随军到井冈山,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曾被派往袁文才、王佐部开展政治工作。

1929年起任第2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红4、红3军政治委员办公厅秘书长,红一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处长,红11、红13、红45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1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军事裁判所所长,红军第二步兵学校(即公略学校)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红5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中,曾任红军大学高级指挥科政治主任教员、代理政治部主任,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斗争。

1937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陕北(辖绥德、米脂、葭县、吴堡、清涧五县)河防警备区政治部主任。1938~1942年,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代理政治委员,在敌后坚持办学,培养大批抗日军政干部。1943年起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协助刘伯承、邓小平领导部队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制定《党委会工作条例》,健全军区和野战军部队党委会制度,保证党对军队集中统一的领导;总结推广王克勤班团结互助运动等经验,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参与领导上党、邯郸、进军大别山和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的政治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部部长、农村工作部部长、第二副书记,西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歼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的斗争。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共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中央委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