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英国首相,1937~1940,20世纪30年代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_张伯伦_奥地利_伯明翰

张伯伦简介

张伯伦

张伯伦(汉语拼音:Zhangbolun;英语:Chamberlain, (Arthur) Neville;1869-03-18~1940-11-09),英国首相(1937~1940),20世纪30年代绥靖政策的代表人物。J.张伯伦之子。张伯伦生于伯明翰,卒于汉普郡涅克菲尔德。

1911年,张伯伦被选入伯明翰市参议会。1915年任该市市长。1918年被选为下院议员。先后任邮政大臣、卫生大臣,并两度出任财政大臣(1923~1924,1931~1937)。第2届财政大臣任内,推动关税改革,1932年通过进口税法,结束自由贸易;促成帝国特惠制的实现;在国内实行降低工资和失业补助金的措施。

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出任保守党政府首相。1938年3月,希特勒德国吞并奥地利,张伯伦声称在保障奥地利独立方面不承担任何义务。4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与此同时,张伯伦政府同意大利签订条约,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占,并纵容意大利对西班牙继续进行武装干涉。在远东,张伯伦奉行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的政策。同年9月,积极参加策划出卖捷克斯洛伐克的慕尼黑阴谋。9月30日,张伯伦又同A.希特勒签署《英德互不侵犯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张伯伦被迫作出强硬姿态,下令加速实行重整军备计划。1940年4月,英军在援助挪威的战役中战败。5月10日德军入侵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绥靖政策破产。同日,张伯伦辞去首相职务。后在W.丘吉尔内阁中任枢密院院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