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伉介绍
卫伉,西汉汉武帝时期人,生年不详,卒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西汉名将卫青长子,皇后卫子夫的侄子,名将霍去病的表兄弟和戾太子刘据的表哥。幼年的卫伉于前124年为宜春侯,8年后前116年少年的卫伉坐“矫制不害”免侯。卫青前106年去世后卫伉继承长平侯爵位,后来无符籍妄入宫失侯。征和二年前91年因牵连巫蛊一案而被处死。
人物生平
幼年封侯
卫伉生年不详,是汉武帝时期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长子,他还有两个弟弟:卫不疑和卫登。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军十余万大军出征,长平侯卫青任车骑将军,率领众将分高阙、朔方、右北平三路征伐匈奴。卫青率大军急行军六、七百里,趁黑夜包围了轻敌的匈奴右贤王。此役俘虏了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有几百万头。汉军大获全胜,高奏凯歌,收兵回朝。
汉武帝接到捷报,派使者捧着大将军的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6000户(汉书为8700户),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伉和卫不疑卫登年幼,也被喜出望外的汉武帝封为列侯,卫青立刻推辞并为将士们请赏:“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拚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尚且年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这样是不能鼓励将士奋力作战的。他们三人怎敢接受封赏。”
汉武帝表示:“我没有忘记诸校尉的功劳,同样也会嘉赏。”于是封卫青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1300户。随后又封赏了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从《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臣青子在襁褓中……伉等三人何敢受封!”可知,当时卫伉年纪10岁以下,由<汉书霍光传>中说霍光"受襁褓之托",而汉昭帝年仅8岁,可知,襁褓在古代指代10岁以下的幼童。
元朔五年四月丁未日,卫伉和弟弟卫不疑、卫登同日封侯。
《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索隐曰志县名,属汝南。豫章亦有之。
《后汉书·皇后纪》:“封北宜春侯”李贤注:“以豫章有宜春,故此加北。故城在今豫州汝阳县西南也。”
矫制免侯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在受封侯位8年后,卫伉坐“矫制不害”免侯。
所谓“矫制”,即假传圣旨,诈称君命,擅自行事。汉代对矫制矫诏的处罚要看犯罪所造成的后果,分别定罪为“矫制大害”“矫制害”和“矫制不害”。“矫制大害”判腰斩,“矫制害”判弃市。“矫制不害”往往没有造成负面或者恶劣的后果,还有可能是善意的或者有功的,比如汲黯矫制持节开仓救灾有功被武帝判定无罪,陈汤、甘延寿矫制发兵斩郅支单于有功不赏都属于矫制不害。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效律》:“不为后而傅者,关内侯子二人为不更,它子为簪袅;卿子二人为不更,它子为上造;五大夫子二人为簪袅,它子为上造;公乘、公大夫子二人为上造,它子为公士;官大夫及大夫子为公士;不更至上造子为公卒。”
虽然现知的汉代律令里没有列侯之子如何封爵的规定,但是,根据《二年律令·效律》可以推断,汉律规定关内侯和关内侯之下的有爵位的人,他们非继承人的儿子成年后可以得到相应的爵位,那么,做为汉代二十级爵位里最高等的列侯也应该有诸子封爵的待遇,所以即使被免去侯位,卫伉做为长平侯之子在成年后也会享有相应的爵位和待遇。
嗣长平侯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去世,谥号烈侯。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卫伉以卫青长子继承长平侯。
阑入失侯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长平侯卫伉奉命与游击将军韩说屯兵五原。
卫伉嗣侯六年后(一说为五年后),即天汉二年(或天汉元年),卫伉阑入宫,完为城旦,再次失侯。
应劭在《汉书·成帝纪》中注曰:“无符籍妄入宫曰阑。”阑入就是没有带符籍入宫,等于擅自入宫。符籍,应劭注解道:“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纪、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完为城旦,“完”即保留须发,城旦为刑罚名称,一种类似兵役守边塞的刑罚,为期五年。
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是指汉武帝征和二年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牵连者上至皇后太子、下至普通平民,达数十万人。此事件是各方势力为角逐太子之位而对卫皇后、太子刘据以及相关人等的血腥阴谋。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孙贺和卫君孺(卫青的大姐)之子,时任太仆的公孙敬声,擅自动用军费1900万钱,事发后被捕下狱。
当时武帝下诏通缉阳陵朱安世而不得,非常恼火。公孙贺为赎儿子之罪,请求皇帝让他追捕,武帝允诺。公孙贺历经艰辛,将朱安世捕获移送朝廷,眼看着其子之罪将得以赦免。熟料朱安世怀恨在心,笑着说:“丞相把祸事引到自己家族里了,终南山的竹子写不尽我要告发的罪状,斜谷里的树木也不够制作被牵连的人所用的桎梏。”于是他在狱中上书,声称公孙敬声与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私通,且在驰道上埋藏人偶诅咒皇帝等等。武帝正在病中,又一贯对巫蛊仙术深信不疑,闻讯大怒,立刻下令追查。
公孙贺父子被捕下狱,死于狱中,卫伉和阳石公主、诸邑公主也被牵连而死。
而这只是征和二年巫蛊之祸的开端。
相关事件
年龄释疑
.由<汉书霍光传>中说霍光"受襁褓之托",而汉昭帝年仅8岁,可知,襁褓在古代指代10岁以下的幼童.
襁褓在古代指代10岁以下的幼童.而根据8年后,卫伉矫诏(假传圣旨)失侯,可见是有官职的,年纪在十几岁以上。
卫伉 |
卫青 |
霍去病 |
|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 |
在襁褓中(假定6 岁-10岁) 封宜春侯 |
奇袭高阙,大胜 拜大将军 |
17岁 |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 |
7岁-11岁 |
二出定襄,漠南之战 |
年18,为嫖姚校尉,一战成名 封冠军侯 |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
13-17岁 |
24岁去世,谥号景桓 |
|
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 |
14-18岁,矫诏失侯 |
||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 |
25-30岁 |
卫青去世,谥号烈 |
|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
27-32岁,为长平侯 |
||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 |
29-34岁,屯兵五原 |
||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 或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 |
31-36岁 阑入宫,失侯,完为城旦 |
||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 |
40-44岁,死于巫蛊之祸 |
宣春鼎的发现
以下内容节选自《西汉宣春鼎及其相关问题》,作者刘余力(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2006年,洛阳大学文物馆征集到西汉有铭铜鼎1件,传为洛阳出土,此鼎口部微敛,沿内折作子口,为扁圆形深腹,腹侧附环纽状双耳,圜底,三蹄形短足。盖隆起呈弧形,上有三环形纽,纽上各有一乳丁。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整器造型浑厚,制作精美,通体布满浅绿色锈,间有蓝或黄色锈斑。腹下和足部有明显的范铸和烟炱痕。盖一侧竖刻“宣春,长平家,重二斤四两”4行共10字,腹部近口沿竖刻“宣春,长平家,容一斗,重九斤”4行共11字。通高18、口径14、腹径23厘米,重2.72公斤。鼎铭为隶书略带篆书风格,具有西汉铭刻的明显特征。而鼎的形制与阳信家鼎极为相似,具有西汉中期铜器的显著特征,应为汉武帝时期的器物。
“宣春”,文献多有“宜春”,在今汝阳县西南,卫青之子卫伉曾被封为“宜春侯”。“长平家” “长”与汉印“渔阳长平侯”、“大将长史”、“上久农长”、“厚丘长印”长字构形一致。西汉名将卫青曾因击匈奴有功,被封为长平侯。
这件铜鼎的形制和铭文,均具有西汉中期的特征,为汉武帝时期宣春侯卫伉家的遗物。更为重要的是,文献所记“宣春”侯为“宜春”侯,从这件铜鼎铭文我们知道本应为“宣春”侯。因此,这件铜鼎的发现为研究西汉中期的青铜器、度量衡、侯爵制度等问题,都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史籍记载
司马迁《史记》
卫将军骠骑列传
元朔之五年春,汉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出右北平:咸击匈奴。匈奴右贤王当卫青等兵,以为汉兵不能至此,饮醉。汉兵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汉轻骑校尉郭成等逐数百里,不及,得右贤裨王十馀人,众男女万五千馀人,畜数千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
天子曰:“大将军青躬率戎士,师大捷,获匈奴王十有馀人,益封青六千户。”而封 青子伉为宜春侯,青子不疑为阴安侯,青子登为发干侯。青固谢曰:“臣幸得待罪行间,赖陛下神灵,军大捷,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劳,上幸列地封为三侯,非臣待罪行间所以劝士力战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天子曰:“我非忘诸校尉功也,今固且图之。”乃诏御史曰:“护军都尉公孙敖三从大将军击匈奴,常护军,傅校获王,以千五百户封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从大将军出窳浑,至匈奴右贤王庭,为麾下搏战获王,以千三百户封说为龙頟侯。骑将军公孙贺从大将军获王,以千三百户封贺为南窌侯。轻车将军李蔡再从大将军获王,以千六百户封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校尉赵不虞,校尉公孙戎奴,各三从大将军获王,以千三百户封朔为涉轵侯,以千三百户封不虞为随成侯,以千三百户封戎奴为从平侯。将军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功,赐爵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
匈奴列传
儿单于立三岁而死。子年少,匈奴乃立其季父乌维单于弟右贤王呴犁湖为单于。是岁太初三年也。
呴犁湖单于立,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馀里,筑城鄣列亭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彊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
班固《汉书》
武五子传
武帝末,卫后宠衰,江充用事,充与太子及卫氏有隙,恐上晏驾后为太子所诛,会巫蛊事起,充因此为奸。是时,上春秋高,意多所恶,以为左右皆为蛊道祝诅,穷治其事。丞相公孙贺父子,阳石、诸邑公主,及皇后弟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
外戚恩泽侯表
宜春侯伉,五年四月丁未以青功封,元鼎元年坐挢(通“矫”)制不害免,太初元年嗣(长平)侯,五年阑入宫,完为城旦。
亲属成员
祖父: 郑季
祖母: 卫媪
父亲: 卫青
继母: 平阳公主
伯父: 卫长君
叔父: 卫步、卫广
姑母: 卫君孺、卫少儿、卫子夫
姑父: 公孙贺、陈掌、刘彻
弟弟: 卫不疑、卫登
表兄弟:霍去病、刘据、公孙敬声、霍光(无血缘)
表姐妹:卫长公主、诸邑公主、石邑公主
表侄:刘进、霍嬗、霍禹(无血缘)
表侄女:霍氏(敬夫人)(无血缘)、霍成君(无血缘)
表侄孙:刘询
侯爵世系
卫家为西汉贵族中的一家。
第一代:卫青,元朔二年(前127年)封长平侯,元封六年(前105年)去世,谥号“烈”。
第二代:卫伉,卫青子,太初元年(前104年)袭爵,天汉二年(前99年)除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