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_声名狼藉_错了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声名狼藉 错了

2002年,专辑《无所谓》横空出世,杨坤北漂8年,历经辛酸,终于一炮而红,火遍全国上下,各大奖项拿到手软。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后来做主持人、拍电影,被称为“三栖明星”

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更是把杨坤推上了事业巅峰,人人都称他为“乐坛导师”。

可是近几年,杨坤却名声扫地,经常遭到炮轰,还有人说:“他的歌再也不想听第二遍。”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出道多年的杨坤,为何从人人尊敬的乐坛导师,变成了万人嫌弃的“油腻男人”?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如今,“不可一世”的杨坤,终究为自己的“狂妄自大”付出了代价。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01、

1972年12月18日,杨坤出生在内蒙古包头市的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是钢铁公司的工人,希望他可以在钢铁安分守己的拿薪水,他却一心只想唱歌。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15岁,刚进钢铁公司时,他也想着听父母的话,做一名工人算了。

两年的时间,他学会了电工、铆工、焊工,认认真真跟在师父后面鞍前马后,可脑子里好像一直有个声音,天天说:“你不属于这里。”

17岁,杨坤终于等来了机会,钢铁公司要举办“五月的鲜花”活动,

杨坤最终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从此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日常工作开始心不在焉,一心想着下班去学歌、唱歌。

机会总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18岁时,内蒙古武警文工团招独唱演员,杨坤唱了两首童安格的歌,轻轻松松就入选了。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成为一名文艺兵之后,杨坤终于不再是孤军奋战了,身边多了很多热爱音乐的朋友,时常一起玩一起探讨,加上父母亲人不再骂他不务正业了,他的唱功短时间内有了飞速的进步。

后来跟着部队到处演出,也积累了不少演出经验,可就是工资太少了,每个月只有70元钱,经常入不敷出。

身边的朋友也几乎都是这个状态,大家就合计着要不一起去酒吧驻唱吧?

因为纪律不允许,一开始都不愿意去,可一听到一首歌5块钱,唱10首就有50元,立马就想去试试。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酒吧驻唱的那几年,杨坤虽然挣了不少钱,舞台经验也更加丰富了,但他也喜欢上了纸醉金迷、黑白颠倒的日子。

慢慢的他的身体越来越差,一次次的透支,嗓子也越来越疼,刚开始也没有注意,后来竟然患上了声带小结,黑龙江还做不了这样的手术,为了保住嗓子,只能去北京。

在北京,杨坤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去看演唱会,想象着自己也可以站在台上金光闪闪,电视上的一切仿佛就发生在眼前一般,那一刻,他便下定决心要留下。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手术结束后,杨坤先随着父母回到了老家,后又自己返回了北京,于1993年,开始了辛酸的北漂生活,这一年他21岁,正是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北京也给他狠狠的“上了一课”。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02、

刚开始,杨坤在北京的夜总会上班,人生地不熟的,也不会迎合客户,收入特别不稳定,很快就花完了带来的2000块钱,从地下室搬到了防空洞,后来还睡过汽车站、火车站。

实在没办法,杨坤只能白天做电焊工,晚上去唱歌,一天打好几份工补贴生活,这种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年。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即使再难,他也没有放弃梦想,继续在北京漂着,直到所有苦难都变成肥料,培育出参天大树。

后来,杨坤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白雪,从此结束了在北京居无定所的日子。

白雪是一名独舞演员,两年前从内蒙古文工团考入北京某部队的文工团,在北京的生活还算是稳定。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他们俩之前在内蒙古文工团就有一面之缘,当时在一个活动上看见,杨坤就对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很心动,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认识。

接触下来,白雪也很喜欢这个有才华,为了梦想坚持不懈的男孩,对杨坤略有一点心动。

两人能在北京相遇,这就是最好的缘分。杨坤立马就开始追求白雪,给她送花,请她吃饭,带她去听自己唱歌,互有好感的两个人,没多久就走到了一起。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白雪把杨坤带出了地下室下面的防空洞,搬进了不足十平米的宿舍,那段时间是杨坤到北京之后最幸福的生活,再也不用一起床就开始为晚上睡哪忧愁了,饱一顿饥一顿的日子也过去了。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两个人在一起,虽然日子还是捉襟见肘,却也甜甜蜜蜜。

只可惜,贫贱夫妻百事哀,他们俩也一样。在一起之后杨坤专心做音乐,经济上基本都靠白雪。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白雪坚持了整整5年,杨坤的事业都没有起色,这时正好有一个喜欢了自己很久的有钱人追求,就提出了分手。

杨坤知道是自己的问题,犹豫了片刻便同意了,面对喜欢的人,年少无为,不能为她实现曾经描绘的那些美梦,可能是一生的痛吧。

后来,杨坤继续住在地下室,继续周旋于各个酒吧驻唱,成名之后回忆起来时还说,8年搬了55次家,连吃一碗5块钱的面还要考虑,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直到2002年,杨坤遇到了第二个贵人,歌手陈琳。

陈琳欣赏杨坤的歌,帮他处个人专辑,还把他的歌推荐给唱片公司,终于凭借《无所谓》一炮而红。

之后的几年,杨坤再也没有写出传唱度这么高的歌,却因为“毒蛇”,屡屡引火烧身。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03、

在杨坤之后,刀郎凭借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迅速出圈,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杨坤的《无所谓》马上被替代。

当有媒体采访时,他毫不避讳的说:“他那是音乐吗?”

对于杨坤的实力,自然是不容质疑的,但他随意诋毁别人的作品,引来了很多人的不满。刀郎当时只是新人,人微言轻也没有说什么,但是杨坤依然不知收敛。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后来又在一次活动时,被问到:“您觉得杨幂是假唱吗?”他略带轻蔑的说:“杨幂只能假唱,她不会真唱。”

此事一出,杨幂的粉丝瞬间怒了,说杨坤是在蹭热度,其实杨幂这几年的演技越来越细腻,嘉禾传媒的新人发展也越来越好,迪丽热巴更是已经跻身一线,唱歌只是她的辅助而已。

如果说刀郎和杨幂被“点评”,有可能是不太专业,但杨坤对李宇春和刘德华也是一样的无礼。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2005年,湖南卫视第一次举办超级女声,李宇春、张靓颖、周笔畅等等都是在那一年出道,李宇春有幸成为了那一年的冠军。

当被问到如何评价李宇春时,他直接他公开嘲讽说:“李宇春压根不会唱歌”,又引来李宇春粉丝的一片不满。

杨坤最出名的一次“点评”是对“歌王”刘德华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有一次,杨坤在直播时,有弹幕问,他就回复了一句:“刘德华不算是一个真正的歌手。”此言一出,整个直播间都炸了。

要知道刘德华是四大天王之中人气最高的,是著名的演员、歌手、作曲人、制片人,出演电视剧上百部,出专辑十几张,各种奖项拿到手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直火到了现在,是顶流中的顶流。

面对后辈或者行外人做一些评价都还可以说的过去,可是对有很高成就的前辈出言不逊,多少有些不妥。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事后,杨坤也曾解释,说:“刘德华,你们为什么喜欢呢,是因为他塑造了很多好的形象,严格上说他并不是一个歌手,他可以用自己的演技,用她的表现,让所有人在看他演唱会的时候欢呼。”

可粉丝们并不买账。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2021年五一,杨坤去甘肃天水参加活动,他本是这场活动最大的嘉宾,看着台下每个位置都坐满了,嘴角缓慢上扬。

谁知,台下的人不是来鼓掌的,是来砸场子的。

杨坤在后台高兴了没多久,一上台就发现,台下所有的人,都冲着台上喊:“刘德华,刘德华”。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整个活动都没有办法正常进行,无论杨坤怎么假装镇定,都在台上下不来台了。

后来被粉丝自发的行为抵制的不行,没办法,才公开向刘德华道歉。

今年9月初,杨坤再次发声要改名“杨德华”,说话时表情很痛苦,很无奈。

至此,被杨坤“点评”过的人不在少数,却只向刘德华一个道歉了。

杨坤从小热爱音乐,为追求梦想不顾艰难险阻,北漂8年受尽苦难仍不放弃的坚持值得我们敬佩,对音乐的执着也值得后辈学习。

可是总把自己放在一个长者的位置上,对圈内的人随意“点评”,不免引起粉丝的不满,他就这样一点点的败光了自己的路人缘。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04、

除了多次狂妄自大的“点评”之外,杨坤还卷入了“抄袭”风波和疑似直播造假。

早在2003年,杨坤就被扒出,他的新专辑《那一天》的词作者是北京女孩李琪,但杨坤在没有任何解释的情况下,盗用了歌词,并且署上了自己的名。

该新闻为《大众日报》报道,可见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后,杨坤回应说:“绝对没有这样的事,歌词完全是我创作的”。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当时网络并没有像今天这么发达,众多粉丝也没有在意,而杨坤抄袭的事情却屡次被爆出。

2007年,杨坤为电影《集结号》献唱主题曲《兄弟》,电影一上映,圈内人就发现,这首歌和《yoyraisemwup》的某些音符很像,再仔细一听,又发现副歌部分也十分雷同。

杨坤一如既往的做出回应:“我业很惊讶,但是我并没有听过那首英文歌,《兄弟》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其动机和编曲就是原创。”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当时国内很多人都十分喜欢杨坤的“烟嗓”,也比较欣赏他的才华,并不相信他会抄袭,舆论一边倒的帮他说话。

可就算“抄袭”只是捕风捉影,那直播造假就是实打实的翻车了。

2020年,短视频行业兴起,很多明星都开始尝试直播带货,虽然可以吸引足够多的粉丝观看,可是成交量却并不客观。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有匿名网友声称,杨坤让众多商家交了高价坑位费帮其带货,其中有一家的阿胶糕,当晚销售额达到了120万,第二天却退款110万,再加上20%的销售额提成,导致商家不仅没有卖出去多少,还亏了好几十万。

网友还爆出,当晚很多商家都是这样的情况,现在已经抓到了一些刷单者,后续也曾和杨坤的助理沟通过,但是一直没有拿出实际的解决方案。

众多商家已经报警,匿名网友最终虽然没有爆出处理结果,但是众多冲着杨坤名气而来的商家和客户,估计再也不想去杨坤直播间了。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杨坤原本大器晚成,30岁时凭借《无所谓》一夜爆火,把一手烂牌打出了王炸,后来虽然因为抑郁症耽误了几年,老天爷却并没有放弃他。

2012年时,参加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担任导师,又获得“乐坛导师”的称号,备受尊敬。

可惜在大火之后,一直忙于上综艺,参加活动,跨界演电影电视剧,没有继续钻研音乐,认真的创作,像个跳梁小丑一样“点评”别人和“抄袭”新人,一点点败光了自己的路人缘。

在退出《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之后,人气慢慢减弱,“点评”的功力却越来越强。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他的直播间还大批《惊雷》说它“不能称为音乐,要歌没歌,要调没调”,是音乐的败笔。

又与《惊雷》的演唱者进行了一场辩论。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杨坤出道多年,一直混迹在娱乐圈屹立不倒,他的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的。

但是他缺少宽容之心,眼睛里总是容不下别人,还不会委婉的表达,导致多次招来网友的不满。

希望未来,杨坤可以沉下心创作出比《无所谓》更加脍炙人口的歌曲。

杨坤从乐坛导师到“声名狼藉”,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