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在82岁高龄时,突然想要迎娶28岁的硕士研究生翁帆。消息传出后,一片哗然。
人们怎么也想不通,这对相差54岁的“忘年恋”,怎么就走到了结婚这一步?
很多人认为:翁帆嫁给杨振宁,就是图他的财产和名望。
记者采访翁帆的家人,她的父亲却很坦然地说:“我们完全理解和支持女儿的选择。小帆愿意照顾杨教授的晚年生活做出牺牲,这是一个美德,也是光荣!”
现在18年过去了,杨振宁已经100岁了,46岁的翁帆始终在身旁细心照料。就连继子女们都很感谢她,并说:“她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孩。”
她并没有从杨振宁那里得到过所谓的名和利,那么年轻貌美的翁帆嫁给耄耋之年的杨振宁,到底图什么呢?
1976年,翁帆出生于广州潮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作为家中的小女儿,她从小就万千宠爱于一身。
她的父亲曾是潮州中国旅行社的负责人,非常喜欢古典文学。耳濡目染下,翁帆也对文学特别感兴趣。
虽然翁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看起来温婉可人,但骨子里却十分有个性。
考上汕头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后,翁帆开始“放飞自我”。她把头发大胆地染成了金黄色,在学校里特别扎眼。
即使有些乖张,却也没有影响翁帆的成绩,基本上每年她都是年级的前几名。
1995年暑假,汕头大学召开了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
大二的翁帆因为成绩优秀、沟通能力好,被学校选为接待人员。负责接待的正是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
这是翁帆和杨振宁的第一次相遇,那一年,杨振宁已经70多岁了。
接待期间,翁帆细心、周到、热情,考虑到他们年纪大了,全部行程都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来安排。
这让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对翁帆的印象极好。
特别是夫人杜致礼很喜欢她,临别前,还对她说要好好学习,以后考美国的研究生。
翁帆也对他们夫妇非常崇拜尊敬,在之后的很多年,他们一直保持着书信的往来。
杜致礼曾夸赞翁帆:“她比我们的孩子都要更关心我们。”
不过,翁帆大学毕业后,并没有出国留学。而是进入了一家深圳的普通公司,做了翻译。
此时,翁帆恋爱了。
对方只是一个普通公司的小职员,没有什么金钱地位,但陷入爱情的翁帆就那么不管不顾地一头栽了进去。
婚后,翁帆辞了职,在家里做起了全职太太,每天为丈夫洗衣做饭。
她本以为自己已经得到了幸福。却没想到,风花雪月终究还是抵不过柴米油盐。
婚后丈夫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每日为了生活奔波的同时,再也没有心情再对翁帆嘘寒问暖。翁帆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换来的只有无尽的冷漠和责备。
最终,这段婚姻还没有满2年,就草草收场了。
失败的婚姻,给了翁帆很大的打击。她不知道自己的前路在何方,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2002年,翁帆考上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研究生。宁静的校园生活,让她的内心得以平静。
研究生的第二年,翁帆得知杜致礼因病去世了。她特意给杨振宁发邮件去安慰他,希望能缓解他的丧妻之痛。
杜致礼是著名将领杜聿明的女儿,是典型的大家闺秀。
当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教书时,杜致礼曾是他的学生。但碍于师生关系,两人并没有更进一步。
直到5年后,同样在国外留学的两人,在一家餐馆吃饭时偶遇,才又联系了起来。杨振宁对杜致礼发起了猛烈的追求,并在1年后,把她娶回了家。
婚后,杜致礼为杨振宁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相伴几十年,杜致礼几乎没有让丈夫在日常生活中操一点心,家里的事无巨细都是她在安排。
在杜致礼的照顾下,杨振宁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时,杨振宁把杜致礼也带到了现场,感谢她这么多年为了他的默默付出。
杜致礼去世后,杨振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害怕。
他曾在采访时,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哈密顿,在太太去世后,过了相当漫长的孤独日子,甚至在书页上都有饮食的污渍。
杨振宁说:“我不要过这样的日子。”
“我这个人是很老实的。我自己有自知之明,一个老年人的孤独,我很怕的。”
就在他最孤寂无依时,翁帆的出现弥补了杜致礼离开的空白。让杨振宁早已沉寂的内心,重新焕发了青春的活力。
一开始,杨振宁通过邮件,把无处可寄托的感情都倾诉给了翁帆听。翁帆很有耐心,一直宽慰他许久。后来,她也对杨振宁诉说了自己失败的婚姻。
一来二去,两人竟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虽然他们之间有些54岁的年龄差距,但沟通起来,丝毫不会觉得费力。
慢慢的,两人之间的沟通也从邮件变成了电话。
翁帆会在电话里叽叽喳喳的给他讲旅游时的见闻,杨振宁也会吐槽自己做研究的枯燥。
随着打电话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的心中有了些难以名状的情愫,在野蛮生长。
有时,翁帆会因为没有接到杨振宁的电话而患得患失。杨振宁也渐渐从失去妻子的悲伤中走了出来,仿佛自己也变得年轻了。
2004年2月,杨振宁回国了,他邀请翁帆到中山大学见面。
再次见面,杨振宁一如八九年前一样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尽管已经82岁了,上台阶也完全不需要人搀扶,而他的思维敏捷程度更是不逊于年轻人。
接下来的几天,翁帆陪着杨振宁见了很多学者。待在他的身边,翁帆很轻松也很随意,并没有对待学术泰斗那样的拘谨和约束。
杨振宁听说翁帆喜欢旅游,特意带她去石澳游玩。两人穿着一样的情侣装,在过陡峭山路时,杨振宁自然地牵起了翁帆的手。
也许,爱情无需表白,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2004年7月,杨振宁进一步邀请她去清华大学“归根居”做客。
那时的杨振宁有一半的时间在香港中文大学,还有一半的时间便是在清华园。
吃饭时,翁帆惊讶的发现,杨振宁尽管在美国生活多年,餐桌上还是清淡的淮扬菜。饭后,两人就着一杯醇厚饱满的红茶,谈天说地。
回到广州后,翁帆时常会写英文诗,听过邮件发给杨振宁。杨振宁总是细心的修改后,在回传给翁帆。
没有办法见面的日子,他们以鸿雁传书的形式,寄托相思。
10月,“黄金周”假期,杨振宁约翁帆一起去了广西北海。
在碧海蓝天间,两人骑着双人自行车,慢慢悠悠地在椰林小道中穿行。杨振宁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动力,他决定和翁帆一直在一起。
杨振宁听说翁帆喜欢摄影,就特意送了台相机给她。
相机的第一张照片,是两人的合照。这台相机也成了两人的定情信物。
旅行结束后不久,回到清华园的杨振宁打电话向翁帆求婚了。
留给杨振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一分钟也不想再浪费。而且,子女们对这段婚姻也同意。
翁帆听到求婚电话后,娇嗔地说:“哪有人求婚不送玫瑰花的?”
杨振宁在电话的另一头笑着说:“下次见面一定补给你。”
没有鲜花、没有钻戒、没有任何仪式,更没有所谓的海誓山盟,28岁的翁帆就这样答应了杨振宁的求婚。
11月,翁帆特意回了趟潮州老家,把自己要嫁给杨振宁的消息,告诉了父母。
从小到大都是“乖乖女”的翁帆,这一次真的让父母大吃一惊。父亲气的直踹沙发,他无法接受一向听话的女儿,会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
那一年,翁帆的父亲翁云光才63岁,让他如何接受一个比自己还大了将近20岁的女婿?
面对父母痛心疾首的反对,翁帆却很坚定,她一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非他不嫁!
父母冷静过后,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并做好了陪女儿面对外界一切狂风暴雨的准备。
所以,当婚讯发出后,面对记者的围追堵截,翁云光一点都不意外。
他坦然地对记者说:“我们完全理解和支持女儿的选择。小帆愿意为照顾杨教授的晚年做出牺牲,这是一种美德,也是光荣!”
2004年12月22日,在众人的惊诧、质疑和不祝福的声音中,杨振宁和翁帆在汕头登记结婚了。
在世人眼中,这段婚姻不过是一段“老夫贪恋美色,少妻追图名利”的交易罢了。
特别是翁帆遭到的伤害和质疑更多,觉得他嫁给杨振宁无非图的就是名利和地位,想要通过一场婚姻走上人生的捷径。
和原配杜致礼比起来,翁帆除了年轻漂亮,根本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优势。
可就算外界的谩骂再多,翁帆依然没有轻易向世俗低头。
她离开了学校,关掉了手机,在咖啡屋里睡了一个午觉……
比起媒体的轩然大波,杨振宁和翁帆的家人和朋友,反而都对两人表示祝福。
杨振宁的弟弟说:“家人都对此坦然接受并祝福他们……我哥也是普通人,需要有人照顾有人陪伴,为什么一定要一个人过?”
“翁帆这么年轻,愿意照顾我哥哥,我觉得她很懂事。”
翁帆的同学也对记者说:“你们不要再打扰她了。我感觉,他们会幸福的。”
“翁帆不是那种为了某种利益而生活的人。她很可爱,也很善良,更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并不是如一些人评论的那样,是看中金钱和名利的女人!”
外面的质疑声越大,翁帆反而越发平静。她说:“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压力,倒是外面的声音很大。”
杨振宁则说:“很多人不理解我们的婚姻,等三十年、四十年过去,会发现这是一件非常罗曼蒂克的事情。”
说到底,婚姻终究是自己的事。世俗的眼光不能理解他们,也没关系,他们相信时间总能证明一切。
婚后,翁帆随着杨振宁搬进了清华园的“大师邸”。
杨振宁称呼翁帆的父母为“翁先生”、“翁太太”,而翁帆的父母则称呼杨振宁为“杨教授”。
没有想象中的尴尬场面,大家都相敬如宾,十分和谐。
在翁帆看来,婚后的日子和寻常的夫妻也没什么不同。
有时,两人会相约一起看画展。各看各的,等全部看完再各自说说喜欢哪幅画,看看是不是喜欢的同一幅。
这是两人常玩的“小游戏”,带着生活的小情趣。
结婚前,翁帆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喝咖啡、习惯晚睡。
杨振宁却每天早早就躺在床上休息了,第二天起的也很早,两人的作息时间不同步。
有时杨振宁怕自己翻书的声音会吵醒了她,就一个人蹑手蹑脚的到卫生间看。
时间长了,翁帆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虽然家里有保姆,但她总想着亲力亲为,能够多照顾杨振宁一些。
婚后,翁帆戒掉了咖啡,跟着杨振宁的时间安排,早睡早起。
在香港的住处时,翁帆拒绝了学校安排的保姆,两个煎蛋,几片面包,就是两人的早餐。
每天早上,两个人简单用过早餐之后,就各自开启了自己的工作。直到下午,他们才有了独处时光。
翁帆像很多女孩一样喜欢追剧,杨振宁对于现在的一些明星是不清楚的。他喜欢的都是国外的一些老牌影星,这恰恰也是翁帆所不了解的。
不过,正因为两人的爱好不同,反而有了更多可以聊的。
翁帆说:“生活中这些细微的不同,反而是我们婚姻的粘合剂。”
经常杨振宁会陪着翁帆一起追剧,翁帆也从杨振宁的口中,了解了很多自己从未涉及过的老电影。
有时,两人就一人捧着一本书,一边看一边讨论,一个下午说说笑笑就过去了……
偶尔,翁帆也会学着做一些杨振宁爱吃的淮扬菜。不过,翁帆也坦言:“这方面我没什么天赋,做的不是很好。”
杨振宁也不强求,反而爱上了翁帆喜欢吃的粤菜。
老年的杨振宁患有心肌梗塞,翁帆对他的生活照料的更加仔细。吃的东西都由她亲自购买、清洗,也会做一些滋补的汤药给杨振宁喝。
晚饭后,翁帆会在花园里慢悠悠地陪杨振宁打一会太极,或者是散散步。
不疾不徐,岁月静好。
和翁帆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让杨振宁觉得惊喜,他直言:“翁帆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后一件礼物。”
“翁帆增加了我人生的厚度,透过她,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未来几十年的世界和我息息相关,尽管我活不到那个时候。”
2011年,翁帆在清华攻读建筑系博士,主修建筑历史专业。课余时间,她翻译了杨振宁的书《曙光集》。
而杨振宁以90多岁的高龄,仍然频繁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照常给学生上课。
他们无惧外界的狂风暴雨,兀自安宁。
无论在任何场合,杨振宁始终和翁帆十指紧扣。他总是说:“帆帆,牵着你的手,我觉得踏实。”
结婚这么多年,杨振宁几次因为身体不适入院。翁帆始终寸步不离的照料,直到他康复出院。
如今,杨振宁100岁了,46岁的翁帆过的依旧非常幸福。
翁帆和杨振宁的家人们相处的十分愉快,杨振宁的子女来看他,一家人还会一起出门游玩。
杨振宁的大儿子提起这个比自己小得多的“后妈”,也赞赏有加:“她是个善良的女孩,我要感谢她对爸爸的爱和照顾,让我们作为子女可以放心发展自己的事业。”
18年过去了,曾经那些说翁帆图名图利的人,都闭上了嘴巴。
其实,杨振宁带给翁帆的远远不是身外的世俗之物能比拟的。于翁帆而言,杨振宁是她人生的领路人。
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广阔渊博的学识,都深深地令翁帆着迷。
在采访时,翁帆说:“这些年,他给我营造了一个很纯净的世界。我一直觉得自己在象牙塔的象牙塔,这种生活非常平静,很稳定,我觉得非常享受。”
可就算翁帆把杨振宁照顾的再好,两人有着54岁的年龄差距是不争的事实。
在参加《杨澜访谈录》时,杨澜曾问了杨振宁一个敏感的话题:“如果你去世了,翁帆这么办?”
杨振宁表示:年老的他会对翁帆说,等我离开这个世界,将来你可以再婚。但年轻的杨振宁却不愿意。
这两句话,代表了他脑子里对翁帆的复杂感情。
他既希望翁帆能收获幸福,却也不希望她再婚。最终,年老的他还是战胜了年轻的他,表示:“等我将来离开这个世界,你可以再结婚,忘了我。”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这些事情,再努力也无力改变。
至于财产,网上有消息称,杨振宁也早就定下来给3个孩子,留给翁帆的只有居住别墅的使用权。
不知道消息的真实性,但可以确定的是,翁帆对生活的要求非常低。
和杨振宁结婚后,两人就把200多万美元的积蓄都捐赠给了清华大学。杨振宁在清华的百万年薪,也大部分都捐给了学校。
翁帆说:“人生有很多路可以走,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岁月带走了翁帆光鲜的容颜,也带走了那些不堪的流言蜚语。
清醒如翁帆,她在嫁给杨振宁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甘之如饴的享受属于他们的美好生活。
如果真说还有什么可惜,大概就是没能生下自己的孩子吧!
#娱评大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